《延禧攻略》这个重臣不为乾隆所喜,却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延禧攻略》的开场有两条线,一条就是后宫,当然这是主线,另外一条就是朝政,是辅线,朝政上刚开始就出现了两大集团,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个集团都要扳倒对方,乾隆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对于后宫和大臣,乾隆都采用平衡的手段,让他们斗,这样自己的皇位能更稳固。

从《延禧攻略》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对于张廷玉是不待见的。当然不待见归不待见,乾隆对于他还是比较尊重的,首先张廷玉和鄂尔泰都是托孤重臣,其次张廷玉真的是有才能的人,第三,这两个人都不能少,少一个就变成乾隆独自面对群臣了。乾隆不待见张廷玉并不仅仅是为了这几点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请听鲁速娓娓道来。

张廷玉还是很厉害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厉害,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尤其是张廷玉,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且这三朝都受到了重用,尤其是在雍正朝,张廷玉受到的信任简直是无以复加。

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当时的张廷玉刚刚28岁,可以说是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而且如果不是其父亲曾经担任总考官,张廷玉26岁就中进士了。由于其父亲的关系,张廷玉逐渐司职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还多次随康熙南巡和巡行蒙古诸部,大概是因为这个秘书做的比较好吧,在康熙驾崩的前一年,张廷玉在吏部做的非常出色,刚刚涉政就崭露头角。

雍正上台以后,对张廷玉更是信任有加,慎选张廷玉作为辅佐他筹划军国大政的主要助手。一是他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有才干。二是他为自己恩师张英之子。有了这层关系,雍正不用张廷玉用谁呢?当然张廷玉也非常的争气,不仅帮助雍正出谋划策,还拟定了军机处的规章制度,军机处也是在张廷玉的协助下才建立起来的。张廷玉拟定的规制是:“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可以说张廷玉对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而且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按照这个安排,乾隆即位以后应该是对张廷玉非常的依仗,但事实并非如此,乾隆还是用张廷玉,但是对张廷玉不是很待见的。张廷玉是三朝重臣,手上的权力很大,让乾隆有所忌惮,还有就是雍正和乾隆的性格特点造成的。

众所周知,雍正是个工作狂,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所以雍正对于朝政的把控力度要比乾隆更加好,雍正设立军机处就是为了集权,刚刚诞生的军机处其实就是个秘书单位,所以张廷玉在雍正的眼里那就是秘书,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所以虽然张廷玉是内阁大学士,也是军机处大臣,还担任礼部尚书,这些对于雍正来说都不是事,雍正以勤政闻名,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情,就算有半点揽权之心也不能表现出来,军机处大臣完全就是雍正的助手而已。

而到了乾隆就不一样了,乾隆可不是工作狂,乾隆对于朝政也非常尽心,但是比起雍正差远了,所以对于朝政的掌控力度不如雍正,乾隆在位六十年,对于政权把握的很牢,但不是通过勤政把握的,乾隆在位期间曾经六下江南,还抽空写了四万多首诗,精力再旺盛也达不到雍正勤政的程度,所以很多朝政都是由大臣来完成,这种情况下,大臣就会有很多空子可钻,加上张廷玉又是三朝重臣,把工作都交给张廷玉去处理的话,很容易让张廷玉揽权,对于乾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乾隆要经常敲打下张廷玉。虽然在朝政上对张廷玉有所倚重,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对待其他大臣也是如此,乾隆就是靠这样的帝王术牢牢的掌控朝政的。

而年老的张廷玉又固执又倚老卖老,对于乾隆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张廷玉多次提出告老还乡,乾隆不允许,张廷玉却因为安排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谢恩惹恼了乾隆,而且旨意还没下达就提前知晓来谢恩,这让乾隆很不爽,最后乾隆剥夺了张廷玉的爵位,但依然按照雍正的旨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如果张廷玉能够更加知进退,或许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满门朱紫,封爵、配享太庙,而这一切因为张廷玉的固执和不当的行为只留下配享太庙,非常的可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