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有这3个特质,你有一两个,就不会差

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古今中外,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往往是那些有“大格局”的人。比如:张良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视野宽广,故赢得汉高祖刘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志向远大、胸襟开阔、宽厚仁慈,故能开创大唐盛世,令四夷宾服,成为旷古少有的真正英雄;林肯宽容豁达、品格高尚、幽默风趣,兢兢业业地为美国人民的自由、公正、幸福而工作,所以在美国人民的心里,他是分量最重的一位总统……那么,如何才算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呢?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有这4个特质,你有一两个,就不会差
一、心中一定要有宏图大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长期拘泥于一个小圈子中,就会盲目自大,但若走出去看一看,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此,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心中就一定要有宏图大略,而不要仅拘泥于琐碎的日常经营事务之中,更不要沉迷于那些雕虫小技。只有把战略问题中的大的方面抓准了、抓住了,才能够有的放矢,保证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去考虑问题。因而他的《曾氏家书》中的许多信条被后人奉为圭臬;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十年积蓄,一朝灭吴,最终成就了立国的大事。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爱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褴褛,提出了相对论……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成功。
二、眼界宽广,境界高大李嘉诚曾说:“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在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了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谈好的价钱是30美元。这位农民高兴地答应了。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竿拧柿子,下面的人就负责把草丛里的柿子捡到竹筐里。一旁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全都拍了下来,又拍了他们储存柿子的过程。美国人付了钱不拿柿子就离开了,农民在背后摇摇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那位农民不知道,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的钱;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更值钱的是独特有趣的采摘、储存柿子的过程。记得还有一则寓言,说得更有意思: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到处跟着主人拉货,驴子则在屋里没完没了地转圈子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这个老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涛……”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神往惊叹:“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马说:“你的眼界就围绕着这座破磨,而我的眼界则是五湖四海啊!”读了这两个故事,我深有感触,眼界不同,境界的差异竟是如此之大!
三、谋事当先谋势曾有一位朋友,他的手机待机屏保上有这几个字:“风物长宜放眼量”,我问他为什么打上这几个字。他说:它是为了经常提醒自己,不要为暂时的得到而欣喜,不要为暂时的失去而懊恼,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何时候能够从容淡泊,保持身心愉快。这也算是“座右铭”了。其实,他说的这几句话有很深的道理:暂时的得失是“事”的问题,“放眼量”则是“势”的问题。谋事,就是做一项具体工作,达成一个具体目标,讲究的是战术。谋势,就是认清事物发展规律,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研究的是战略。“势”影响“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我认为就是“势”。所以,谋事必先谋势,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为什么大格局很重要呢?因为局太小,你才跳不出去。局限局限,局小则限,局大则避限。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格局足够大,追求足够高远,才能从心理上摆脱俗世的羁绊,才能在视角上摆脱狭隘,掌握全局,才能真正做到无争而争,从而有所大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