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如斯

如今的世界,与其说感于内容,不如说惑于包装。铺天盖地的传它为人类最后的净土,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对之披上“圣洁”袈裟,进行“信仰”灌顶后,西藏二字便着了魔似的,让多少人仰视、膜拜、执着、莫名泪目,初时,我也心向往之趋之若鹜,确也经历过“身在地域,眼在天堂”的分分秒秒,斯美已,不过,西藏终究只是一处暂寄身心的客栈,摆脱不了供人流浪和消遣的底色,能把“诗和远方”永久变现的只是少数人,余下的人,哭过笑过也就回来了,凭添一段春梦秋云的经历而已,遑论什么精神寄托和追求呢?或许有太多人,只是被灌输久了,就把幻有当成了实在,把冲动看成了感动,把感动活成了生活,并自诩品味了人生。一人一藏,有趣的灵魂不应被带着走,生活不是眼前的感动和苟且,而是找寻久久的心安“理”得,从来“此心安处是吾乡”,灵山只在汝心头,须知真善美之只在心上,不在别处。

在藏期间,三返拉萨城,三至八廓街。首次一行八人,于十八日参观了小昭寺、大昭寺,在玛吉阿米用午餐。再去时三人同行,于二十七日午后绕行大昭寺。二十八日夜再次前往,两人,安坐于大昭寺前,至夜深,仍有磕长头者和绕行者,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虔诚叩拜于门前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深以为撼。

十九日:八廓街 - 小昭寺 - 大昭寺 

进藏次日,游拉萨城八廓街,小昭寺、清衙门、大昭寺、玛吉阿米都聚集在此。小昭寺为入藏拜访的首座藏传佛教寺庙,而后至大昭寺,才知它不似大昭寺那么“繁华”宏大。小昭寺整个建筑呈回字行结构,门口有磕长头的人,进入寺内,从左到右转了一圈出来,见了八岁等身释迦牟尼像,又绕了一圈嵌在外墙的转经筒,聚齐朋友前去大昭寺。在大昭寺,一行八人请了一个导游讲解,花费100元,一边参观,一边听她讲解大昭寺历史和藏传佛教,西藏佛教亦经汉地传入,由上可知,大乘精髓汉藏同气,并无本质冲突,因地域和变迁之故,如今的藏地佛教,相对于与时俱进的汉地佛教,显得更“原生态”一些。现存的大昭寺是吐蕃时期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已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昭寺和小昭寺分别为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建,分别供奉两位公主所带的十二岁和八岁佛祖等身像,经查资料,金城公主给两尊十二岁和八岁佛互换寺庙应是讹传,比较客观的是文成公主的十二岁等身佛像(觉阿释迦像)一开始就在大昭寺,而尺尊公主带去的八岁等身佛(不动金刚像)一直在小昭寺,据导游所说,八岁佛有损毁,是以大昭寺十二岁佛显得珍贵。

参观布达拉宫要提前一天预订门票,参观时间大概半小时左右,布宫并未全面开放,许多地方禁入,加上偌大宫殿半小时游览时间太过仓促,因此略过不入。布达拉宫是政教合一的中心,或许并非不去不可,从文脉和史脉上说,更值得一去的是大昭寺,谚语说,没到大昭寺等于没到拉萨,足见大昭寺历史地位之重。大昭寺原为一片沼泽地,建寺后,朝拜者为修行方便在周围盖房结舍,逐渐形成聚居区,最后有了拉萨城,可以说没有大昭寺,就没有八廓街,也没有拉萨城(拉萨之义便是佛祖所居之所),由此可知,这里才真正是收藏藏民族初心的地方。

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围绕其周,是拉萨名声最著的步行街,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可见成群结队的藏民和朝圣者,沿着八廓街绕行,拜谒大、小昭寺。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东南角的一栋叫玛吉阿米(makye ame)餐厅,是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此地传为中仓央嘉措邂逅情人之所。出大昭寺后,来此用膳,该餐厅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经改良趋于西化;吃饭要排队,食物贵且不见得好吃,估计大家多为仓央嘉措之名来这里,但我认为这个故事多半是杜撰出来的。

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圣洁母亲、或纯洁少女之意,或可引申为美丽的梦。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此处成为他的秘宫,他曾为她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走出餐厅时,朋友让我拍下下面这张照片,告诉我《见与不见》就是仓央在此为情人所写的诗,数年前,我考察过仓央的诗作,知其误传,《见与不见》原名《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我认为《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并非写于此处,但美好的传说经文化商人挪用,为八廓街增添一些人文和人情不也挺好吗?想来一座城不应只有神的味道。人多追求圣境,也向往情爱,安得双全法,不负卿如来?有人的地方就有“堕落”,就吟咏风月,这座供人仰望的高原有时也把美酒换了浅斟低唱,无论高僧大德也好,达赖喇嘛也罢,没有绝对的谁不会落入感情舒适区,对于绝大多数人,佛的智慧几乎等同于意志,需要“时时勤拂拭”,于念念自律间,打磨出一片清辉。

十九日至二十二日:米拉山口 - 巴松错 - 结巴村

十九日拉萨出发,前往林芝地区巴松措,翻越米拉山口,自入藏时经唐古拉山以来,又一次到达海拔超越5000米的高度,路途颠簸,寒风料峭,天色阴沉,夹杂着雨点,似乎预示着这一路不会顺利。沿途尼洋河相伴而行,不离左右,林芝美景隐匿于迷漫的雨雾之中,憾不能亲见,天气越变越差,至巴松措时,竟自飘起雨来,云峰雾罩,大地齐暗,天不衬山,雪不映湖,山水失真,一时乏色,匆匆绕了一圈湖心岛(扎西岛),看过桃抱松、水葬台、生宵树和错宗工巴寺,便驱车往结巴村而去。

结巴村为巴松措所绕,未料春所归,转入此中来,毕竟六月中,油菜花盛开的恰到好处,既装点了寂寂的雨季,也惊艳了默默的我们,算是对“湿”落心情的补偿吧。这里的藏民被称为“工布人”(意为生活在凹地里的人),小村子尚在营建中,只有百来户人家,但生活条件不错。傍晚入住多布杰旺久家庭旅馆,从阳台可以看见绿水环绕的大片油菜花田和远山雪色,犹如身置世外桃源,晚饭时,主人用放养的藏香猪和自家的青稞酒迎接我们。夜晚宁静,睡的很熟,次日六时起床,爬上后山观景台,依山带水,苍翠清静,俯瞰彩色的“江南”,墟烟迟滞,远眺缭绕的云山,白雪皑皑,忽隐忽现。七时回来,匆匆吃完主人家备的早饭,驱车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接着几天皆阴雨,未见南迦巴瓦峰。

二十日,本计划入住索松村,因高速封道,改宿林芝;次日(二十一日)改变行程去了鲁朗景区,无耐又是雨天,没入景区,下午不够时间返回拉萨,回八一(林芝)住下。大伙商量决定弃用导游,二十二日回拉萨后,结清费用,另找了位司机兼导游,接下来的行程自行安排,天气亦转好,费用又省,不亦乐乎。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地处拉萨市到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分界上,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川藏公路南线经山口翻过米拉山口,就踏进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因此,这里是拉萨 - 林芝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林芝八一镇原名“拉日嘎”,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此建设,故得名,1960年之后逐渐声名鹊起。

秀巴古堡位于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秀巴村,也叫"戎堡",距八一镇75公里。"秀巴"藏语意为"剥皮",古堡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西藏年代最古老、历史最悠久、古堡群最密集、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古堡群,内设有整个西藏最大的转经筒,还能欣赏到格萨尔点将台、经帆塔、蓝孔雀等文化自然奇观;关于古堡的修建年代及其用途至今众说纷纭,是难解的千年建筑之谜。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湖中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小岛上有唐末建筑“错宗工巴寺”(意为湖中城堡),是西藏有名的宁玛派寺庙,供奉莲花生大师,距今1500多年历史。

莲花生大师是现巴基斯坦人,公元八世纪入藏,帮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传播的基础,为藏密的开基之祖,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沿顺时针方向转岛,还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挥剑于石头上留下的剑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树叶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

二十三日:岗巴拉山口 - 羊卓雍措 - 卡拉冰川 - 斯米拉山 - 日喀则

早起绕布宫一圈,回酒店附近吃饭毕,出发前往羊湖,岗巴拉山口是去羊湖的必经之地(岗巴拉山海拔5030米,位于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车行七绕八拐,登上4990米的达岗巴拉山口,只见山脉连绵舒卷,自然界的开阔气象震撼着人的微不足道;天气逐渐转好,已经离羊湖很近了,到达山顶,羊湖上雾色濛濛,游龙时隐时现,几分钟后云气散去,崭露湖面、湖身,渐成一条碧丝带,随风飘向远方,蓝天映着白云,经幡迎着山川,雄奇而壮丽。

羊卓雍错(YamdrokTso)藏语意为"碧玉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羊湖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凌驾于圣湖之上的,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宁金抗沙峰,拉轨岗日山是一条延绵约360多千米的山脉,它把雅鲁藏布江和羊卓雍湖隔开,藏族人民把它的主峰叫做“宁金抗沙”,意思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宁金抗沙峰海拔7206米,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顶部尖锥突兀,坡岭沟壑间的终年积雪发育了条条冰川,著名的卡若拉冰川就在它的南麓。

离开羊卓雍错,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斯米拉山位于江孜县龙马乡境内307省道沿线,满拉水库作为斯米拉山独到的风景,如绿宝石一般嵌于苍茫山体之中,与羊湖的蓝色不同,这里的湖水颜色泛着通透碧绿色,湖中也可以观赏到龙马宗正府遗址。

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就是卡若拉冰川,仅三百多米,在海拔5020米的省道307边上,卡若拉冰川背就靠着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如有蓝天,雪白冰川必成大观,怎奈天气随时变换,不要指望那里都有美丽的遇见,好心情比好风景更重要。夜宿日喀则荷西青旅。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卡若拉冰川的融水就是雅江上游重要支流年楚河的东部源头;卡若拉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乃钦康桑雪山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属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

二十四日:扎什伦布寺 — 珠穆朗玛峰

前往珠峰途中,经扎什伦布寺,只半小时左右参观时间,并没逛完整个寺庙。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洲”,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到达珠峰大本营时,已近傍晚八点,赶着末班车去珠峰登山营地,正是珠峰日落时分,自林芝不愉快经历之后,珠峰日落权当弥补未见南迦巴瓦峰的缺憾。入住14号营地,写了几张明信片,乏胃,高反,头疼,难眠,次日八点半离去。

触手可及的世界之巅,身体正遭受着地狱般的折磨,可灵魂却飞翔在梦幻的天堂,稀薄空气也是毒品,可促发幻觉,造成思想和躯体的分离感,是珠峰神奇所在。傍晚八时许抵达,在最后半小时里,赶上末班车,和这一日的落日作别。

I'mJack,公众号:斯人记走近珠穆朗玛峰

二十六日:纳木错

一日劳累奔波,一路绝世风光,一帧帧切换于眼前,从荒凉戈壁到青青草地,从崇山峻岭到平原丘陵,经历春夏天秋冬,天上、人间、地域,不停的变幻呈现,时不时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司机师傅说,旅游大巴车是不会走此路的,当然也就不会有如此起伏澎湃的心潮了。因路上贪玩,到达纳木措已近八点,来不及入住,就爬上环湖的半岛,日落基本看不到了,想是错过了最美的风景。即便如此,夜幕前折射出最后的光芒也足以让人醉生梦死。次日六点起床,爬到山顶等待日出,只惜乌云蔽日,绕行岛屿,途中竟下起阵雨,等转到岛的另一边,阳光从云间穿越,散落开来,在不远处的雨湖里形成两条短短的彩虹,远处雾厚似幕,依旧遮着雪山,有幸遇到一双彩虹,也该满足了。要允许人生不完美,许多事可遇而不可求,活的通透,更多时候在于悦纳自已的无奈,和解他人的错误。匆匆赶回“基地”吃早饭,回拉萨。

二十八日:西藏博物院–罗布林卡

天气晴好,博物馆和夏宫对街相望,上午游出博物院,下午游览罗布林卡。俗称夏宫的罗布林卡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墙外火辣是艳阳,转入墙内便成了清凉世界,这里植被覆盖率高,游走于其间,仿佛置身于孔林,这处“皇家园林”和孔林在自然环境上确有某些神似之处。罗布林卡占地颇大,估计步行可游玩大半天时间,所以同行买了车票,乘车游览,车带我们至每一处宫殿,下车游览毕,复又上车赶去一处宫殿。园林的精要在于营建人文氛围和历史气息,这是一处好地方,殿内饰物不准拍照。

一、西藏博物馆<隋唐藏史>    二、西藏博物馆<元代藏史>  三、西藏博物馆<明代藏史>  四、西藏博物馆<清代藏史>  五、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民国以降>   六、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山西文物>  七、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 <藏族房舍>   八、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 <藏族服饰>  九、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 <唐卡艺术>   十、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生活 器皿>  十一、西行路上之 西藏博物馆 <叶星生收藏馆>

I'mJack,公众号:斯人记记西藏博物馆

七世达赖喇嘛首建于公元一七五年,成为是布罗林卡最早宫殿。经历代达赖喇嘛扩建,内设贡布护法神殿、集合大殿、卧室以阅览室,罗布林卡由此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夏天办公的场所。

I'mJack,公众号:斯人记罗布林卡

二十九日:哲蚌寺

哲蚌寺是此行之终点。二十九日,拉萨大雨至中午方歇,从思家客栈出发,滴滴前往。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山是一座沙石荒山,四周草木不长,来此的游人少,环境颇显宁静。寺内有几处树木繁盛的院场,便是哲蚌寺的辩经场,每个札仓(即僧院)都有两个这样的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辩经的时候喇嘛依次就坐,原则上全寺喇嘛都可辩经,但实际上能够凭着足够佛学知识而登上辩经台的,只有少数能够逐级在札仓和全院性的大辩论中获胜,最终取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的喇嘛。哲蚌寺不定期的辩经不如色拉寺那么有名,想看辨经却需要好运气。下午三时左右离去。

哲蚌寺系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它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其原名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公元1416年,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创寺,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 更多链接·MoreLinks ——

峰峦 Hiking 

走近珠穆朗玛峰五台山游记大美黄山九华山游记

徒步天堂武功山登清凉峰重登清凉峰徒步仙华山小记

醉美华山沉默的远山徒步日记二则

随想  Reading & Feeling

此心安处是故乡元旦·2019无题闲来山中寻桂子

法语课有感罗纨绮绩盛文章访雪定格

霜叶红于二月花未若柳絮因风起

旅途 South & North

茶卡盐湖青海湖日记丽江 · 玉龙雪山 · 大理

我的丝绸之路磁器口古镇随记山城夜游

寻古 Historic Memory

宝顶山大足石刻晋祠游记记西藏博物馆明十三陵

乾陵探密万园之园圆明园故宫天安门

走进故宫不到长城非好汉|韩美林艺术馆

江南 Old Days & Buildings

春之记湘湖日记那些花儿龙井寻古姑苏行

遗忘的角落西兴古镇安昌古镇游记一生痴绝处

不堪幽梦太匆匆最忆是杭州|郭庄小记|锦溪古镇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