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知县为民造福,感动地府阎罗,阎罗为他续命二十年

本文为《民间故事》之938章,如果您喜欢看民间故事,记得常来!

明朝万历年间,刘诚德领命前去曹州赴任知县一职。刘知县到任后的第五日,忽有衙役前来报告,说乡民们集体写了一封状子,跪请刘大人速速出手帮忙。

刘知县赶忙起身,跟随衙役来到衙门外。此时,衙门外跪着许多乡民,刘知县吃惊不已,赶忙拱手施礼,并吩咐乡民们起身。

乡民们不肯,都哀嚎着诉苦,刘知县又吩咐左右,将众乡民们扶起后,送他们回了家。

回到书房,刘知县将状子打开,片刻后他狠狠地将状子扔在地上。

“岂有此理!国税如此繁重,乡民们都已缴纳不起,怎么还会有如此的陋俗?还要向阴司纳税,真是可笑至极!”

原来,在当地有一个流传几百年的习俗。在曹州北面,有一口枯井,按着这个习俗,百姓们每年都要向那口枯井里面进奉银两,如果不进奉,那么来年就会闹水灾、旱灾。

乡民们已经进奉了多年,一直没有敢断过。只是近几年,庄稼收成不好,百姓赋税过重,除了缴纳国税外,再无能力向阴司进奉银两,乡民们这才写了联名诉状,跪请刘知县出手解决此事。

翌日一早,刘知县携带左右衙役,来到城北那口枯井处,为民请愿。乡民们得知此事后兴奋不已,都聚集到枯井处。

有些乡民担心刘知县的安危,劝说刘知县不要下井。刘知县不惧怕,势必要下井为众乡民解决此事。

刘知县吩咐左右,拿来粗绳子,系在腰间,他慢慢下到井底,几位衙役欲要跟随他下井,却被刘知县婉拒了。

大约下了七八丈,刘知县双脚终于落地,地面上干燥无比,没有一点水迹。

他朝前方望去,却见不远处高墙林立,一座巍峨的城池屹立在前方。这里虽说是在井底,但城池上方却泛着些许亮光。

刘知县抬起步子朝城池走去,临近城门处,有许多人在此游逛。刘知县赶忙上前打招呼,那些人见到他是吃惊不已,问道:“你是何人?怎敢私闯地府?”

“在下是本县新上任的刘知县,今日前来是为纳税一事而来,还请通融一下。”刘知县拱手言道。

“原来是阳间的刘知县,纳税之事我们帮不了你,你要和地府张阎罗商议。”

“张阎罗身在何处?”

“就在城内的大殿之内!”说完,那鬼朝着前方指了指。刘知县谢过后大步朝着大殿走去。

很快,两位鬼差带着刘知县进到大殿之内,他们禀告给了张阎罗,张阎罗闻得此言后赶忙出来迎接。

刘知县抬头望去,一位身穿墨绿色官服、头戴琉璃官帽的男人正在向他走来。刘知县赶忙上前拱手行礼,张阎罗走到刘知县面前后躬身回礼了。

“阴阳本就相隔,刘知县到这里来,所为何事呢?”张阎罗询问道。

刘知县顿了顿,说道:“本官特意为进奉银两之事而来,听闻乡民们说,每年都要为地府进奉钱财。可这几年来,百姓赋税过重,连国税都不能按时交齐,哪有能力再给地府进奉?在下希望张阎罗能够废除此规定,造福一方百姓吧!”

刘知县说完后,张阎罗哈哈大笑起来。少顷,张阎罗微笑着说道:“本官在此掌管几百年,并无一位阳间官员敢来此处,刘知县肯冒险前来为民请愿、造福,真乃好官,本官佩服至极!”

“张阎罗夸赞了,还请高抬贵手,废除此规定!”刘知县拱了拱说道。

张阎罗摇了摇头,说道:“本官并未发布过此令,只是阳间有些佛道中人,打着为民消灾、行善的旗号,骗取百姓钱财罢了。刘知县返回阳间,严整那些佛道之人便可!还有,本官佩服你为民造福的勇气,特此为你续命二十载,刘知县放心回去吧!”言罢,张阎罗拱手施礼。

刘知县闻得此言是恍然大悟,赶忙说道:“在下多谢张阎罗,那水灾、旱灾本是天灾人祸,岂是进奉银两就可以避免的事?在下这就返回阳间严整佛道中人!”说完后,刘知县躬身回礼,转身向着城池之外走去。

过了半晌,刘知县从枯井里爬了出来,他拍了拍身上的土,朝着乡民们说道:“本官已为乡民们请愿,即日起,乡民们不必再为地府阎罗进奉钱财。还有,水灾、旱灾是天灾,勿信佛道人的口中之言!”

乡民们闻得此话,都跪倒在地,不停地感谢刘知县。刘知县带着左右衙役返回了衙门。

此后,他颁布了法令,严整佛道中人。此后,曹州百姓再也没有向那口枯井进奉过钱财,此地也一直没有出现过水灾、旱灾。百姓们安居乐业,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

刘知县一心为民造福,在曹州做了一辈子知县,深受百姓爱戴。刘知县一直活到九十九岁才寿终正寝!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向世人阐述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