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来信:口粮级的水仙和肉桂,是不是都口味重?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很多茶客觉得,岩茶的特点是重口味。
比起绿茶、白茶、茉莉花茶,岩茶的性子火辣,无数茶友见到它的第一眼,态度立刻鲜明的两极分化。
有人很爱,有人避之不及。
除了刚入门的新手外,我还接触过不少老茶客,他们笃定的口味重是岩茶的最大魅力,这在别的茶那都喝不到。
那股子焙火后,如焦似炭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甚者,有人以能够征服一泡很凶的重口味岩茶为荣。
一门心思的钻进重口味的怪圈,曲高和寡的觉得没几个人很喝得懂岩茶。
按他们的想法是,“连重口味都hold不住,算什么懂岩茶。”
这天下午,刚私信接触了一位茶友。
他不久前从厦门买了罐口粮水仙,百元级黄罐装的那款,据说很受老茶客欢迎。
然后,他泡来试喝觉得还不错,比马肉还凶,还霸道,还有滋味!
最后他留下一个问题,“口粮级的水仙和肉桂,是不是都口味重?”
我握着手机纠结半天,不知该如何斟酌语句作答。
第一,我不觉得岩茶的独有魅力,是一种重口味。
第二,正在被重口味岩茶吸引的你们,可能陷进了喝茶误区。
第三,便宜的口粮水仙肉桂,肯定比不过正岩的马肉!
《2》
岩茶的魅力, 不是重口味。
而是活甘清香,岩骨花香,气味清和兼骨鲠。
总之,不论从哪方面的经典评价看,武夷岩茶都不是重口味的代名词。
尤其是结合近几年的岩茶村的各家做茶趋势看,大家都不再像过去那样,将火功做得特别高。
相反,按市场的主流看,接受度高的岩茶,火功不提倡焙高。
走清新路线的中轻火岩茶,花式多样的小品种岩茶,在新手茶友里盛行。
哪怕对懂茶的老饕而言,中足火,足火已经能够尽兴。
显然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高火,那些已经将条索焙成接近焦炭的病火茶,早已不符合主流的喝岩茶需要。
不过,对于这样的转变,显然有不少茶客没有转过弯。
还在坚定的认为,过去高火焦味发黑的岩茶才是正统。这种焦味明显的高火茶,才是岩茶的最大魅力。
但这高火带焦味,干茶炭化,汤色像酱油的岩茶,长期喝下去不仅对身体不好。
并且,还不能代表岩茶的真正面貌。
实际上,汤感活泛,带有鲜爽灵动感。
喝完茶后,回甘清晰,持久明显,喉咙处一直带有甘甘的感觉。
茶汤清透干净,茶香不失去清新,花香,果香,桂皮香,药香,乳香,粽叶香,丛香等,一概清清楚楚,而非是被焦味糊味掩饰。
唯有符合这样活甘清香特色,才算好岩茶。
而一款只有“重口味”特点的岩茶,根本不入流。
《3》
岩茶,并不重口味。
想喝懂岩茶,更不能追求重口味。
圈内部分茶客对岩茶的重滋味理解,陷进了怪圈。
认为喝茶是口感越浓,苦涩感越强,茶味越凶,那这样的茶就越好。
事实上,“浓”不能代表“厚”。
往白开水里洒入大量盐巴和味精,味道也是浓的,但它根本没内涵。
而一锅真正有益,可补身的河田鸡汤,就算不放味精,炖出来的汤也是鲜甜醇厚。
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根本没法比。
对这些盲目追求“重口味”的茶客而言,理解清这层简单的道理,才不会“味精式”重口岩茶泥泞里越陷越深。
尤其是,对长期喝茶追求重口味的茶客而言,长年累月的喝浓茶重汤,味蕾感知越喝越钝。
现在,为满足部分茶客痴迷的岩茶重口味,不少茶商在每泡茶的克数上花心思。
单泡茶的克重,蹭蹭蹭往上涨。
从最早的8克,到8.3克,再到9克,10克。
质量不足,数量来凑。
而许多看不清这层本质的人,还会觉得茶商慷慨,多包了两三克。
但其实,这喝茶以重口味作为“追求”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
偏执的追求重口味,完全是中了高火茶的毒,觉得喝到满口焦味才有被虐的快感。
越喝茶,越重口味。
非苦的浓的涩的茶汤,一概视为没滋味。
按这样的趋势往下喝岩茶,根本喝不懂好茶的精髓所在。
《4》
便宜的口粮级水仙肉桂,是不是口味偏重?
将前面这两点捋清,这点就更好理解了。
口粮茶,口味更重的说法。
说对,确实也对。
因为那位茶友发来的那款黄罐口粮水仙,来自某宝大牌。
他们焙茶的主打火功,就是上文提到的,接近炭化的高火。
这类型火功的茶,山场比较外围。(好岩茶舍不得焙高火)
更何况,对一家建址在武夷山外的牌子,当然原料不能奢求它够正。
武夷岩茶,非岩不茶。
从岩茶本身的存在而言,它很注重山场出身论。
脱离正岩独特的小山场,小气候环境,许多外山连片种植的茶树,它们的产区环境相对光照强,日照长,茶树内部的苦涩物质积累更多。
更何况,便宜口粮茶的加工,更容易遇到走水不透,涩感大量保留的问题。
最后,直接将茶焙成高火后,苦涩滋味更是在一泡茶里迎来大爆发。
冲泡这样的高火口粮茶,想要滋味不重都难!
但它们的苦涩重,刺激煞口,苦涩感化不开,喝起来特别“凶”等等表现,都属于武夷岩茶品质的扣分项。
因为好的岩茶,苦涩感不重,茶汤内质丰沛,但韵味持久。
像很多三坑两涧里的好茶,如牛栏坑肉桂,慧苑坑水仙这类的茶, 它们不是外行人想象中的霸气浓烈。
反而像是太极高手,内力深厚,绵而有力,香气清幽雅致,滋味绵柔醇滑。
但喝完后,强劲的回韵却从喉部翻涌而来,让你满口甘甜,久久怀念。
总之,对喝茶喜欢喝滋味感足一些的茶友,可以选择正岩向阳面,岗上的茶。当然,像是马头岩这样的核心山场更好。
当这些茶焙到足火后,香气张扬,滋味带有烈性,口感带有舒服的刺激。
论真实的喝茶享受看,便宜大罐的高火口粮茶,肯定不如正岩优质好茶。
这一点,是原生产区环境决定的,谁也改不了。
《5》
深扒岩茶的重口味,它不是好事。
很多外省的新茶友说,岩茶带有一股糊味,喝不惯。
很多武夷山的老友回忆,在2006、2007年那会,岩茶真的不好卖,喝到的人总觉得这茶是烧焦了。
很多岩茶村的坑主聊起,他们现在做茶,火功一般不焙高。
可见, 如今正统主流的武夷岩茶,压根不走重口味路线。
SO,别被岩茶所谓的“重口味”,带虐感觉的味蕾体验吸引。
多喝活甘清香,香清甘活的优质茶,才能帮你走入正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