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郵訊 • 65︱中華集郵會 • 會 務 簡 報 (2020.6.20)
臺灣郵訊 · 64︱《集郵彙報》(精裝&平裝)+《窺郵管見》
會 務 簡 報
01
本會訂於7月4日(星期六)下午7.30在「寶藏談收藏」直播節目中,特請抗戰時期國父加蓋票研究專家唐訓聚先生撰稿講述<抗戰後期國父像劃線伍角實寄封與票>,這是唐先生繼去年4月在本會發表<劃線伍角郵票發行始末>之後續之作,此次增加不少資料,將國父像劃線伍角的郵品作更完整的論述,尤其實寄封方面,有不少補充,擴及貼票、郵資、郵路的多元內涵,顯現抗戰後期,此一系列郵票的使用情況;把過去資深集郵家的研究成果加以匯整歸納外,也有唐先生個人收藏研究的心得,是一次國父像郵票郵史的重要講述,為配合線上直播,將以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郵封票品陳現圖照,由唐先生清楚解說,請對抗戰國父郵票史事有興趣的郵友前輩,依時點閱直播節目。
02
六月份例會,由年輕一輩的集郵家吳奕德先生撰稿講述<台灣官製報值信封風華錄>,於6月6日(星期六)下午7.30假「寶藏談收藏」節目中現場直播,除了主講人以外,特請《台灣郵區官製報值封圖鑑》一書作者楊榮一前輩到現場共同討論。節目一開始由版主張景峻先生介紹兩位來賓的收藏研究範圍,接著由楊先生以其專著引導出報值封的歷史,他說台灣地區最早的報值封使用,源自日本治台初期的明治30年代,因內放現金,故一般人稱作「現金袋」,日本報值封型式一直未改變;台灣光復以後的民國36年1月交通部郵政總局開始辦理報值掛號函件業務,但不能裝寄紙幣;民國38年1月交通部採用便民措施,報值函件可裝寄紙幣,民國40年10月發行首版官製報值信封,但因封內大都寄遞現鈔,尺寸須以現鈔大小為準,首版只用一個月即因尺寸不符,馬上於40年11月改印第二版報值封,之後封幅隨法定紙幣大小而更動。接著吳先生選擇30件報值封來講述,包含(1)印量較少的版式(如50年1月版、47年12月版、72年12月版);(2)貼用古物古畫彩色票封,計算其郵資結構和郵路運遞過程;(3)銷蓋較少見的郵戳(如偏遠地區代辦所、支局、軍郵局、和迴轉…等戳);(4)特殊的退件報值封、監獄封、郵資調整封、快捷報值封、郵資票封等。把報值封的精彩多元內容提綱挈領的列舉出來。楊先生則分段適時補充一些特殊郵票(如龍蝦圖郵購生鮮票)的使用,監獄封不准郵寄現鈔避免流弊的規定,快捷開辦首日的寄遞方式,以及部隊士兵寄到台北某中藥房報值封的背後點滴趣聞…等,整個講述過程流暢有趣,近一小時論述中,有1100多人現場點閱,之後4天陸續點閱者已超過3000人,是一次成功的近代郵政用品郵史演講。有興趣的郵友仍可點閱存檔的記錄影片。
03
何會長依例書面介紹三本近期發行的郵刊:(1)文獻郵薈~八閩文獻郵會2015~2019(2019.12),(2)伊林郵刊發行二十週年紀念(2020.01),(3)文獻集郵總第87期(2020.02)。
八闽邮荟 · 11︱《文献邮荟——八闽文献邮会(2015-2019)》特刊三稿
第1本是福建八閩文獻郵會成立4年的特刊,全書16開本彩印32頁,該會會長楊順虎,秘書長是邱盛,書前有<題詞賀信>,內文包含<八閩文獻郵會大事記(2015~2019)>、<八閩文獻郵會成立典禮>、<八閩文獻郵會2017年會>、<八閩文獻郵會2018年會>…等。另有2017年的徵文攝影大賽得獎作品,此一比賽不設評審委員,以閱讀量、點贊數量、留言數量、投票得數等加總進行排名,結果有金獎3名:<八閩文獻啟新航>(王智靈)、<我眼中的八閩郵會(攝影)>(林國忠)、<我心目中的邱盛和八閩文獻郵會>(楊照東)等。銀獎5名:<宣傳文獻集郵普及文獻集郵知識>(宋冀平)、<莆田印象>(衡宏宇)、<莆田旅遊記>(周忠東)…等。銅獎8名:<難忘的“文獻集郵之旅”>(沈明)、<一次漂亮的空投>(鄭啟五)、<莆田與“文獻”有緣>(赫建)、<長谷丹清郵友家>(林啟賢)…等。
第2本和前述八閩特刊合刊,顛倒印刷,此刊由「郵刊與主編聯誼會」出版,全書16開本彩印16頁,內容除賀詞外,有<刊首語>、<慶祝“伊林郵刊”發行二十周年刊物封面圖匯總>、<“中國的世界遺產”七十枚封完美收官~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伊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美術封>、<中國的世界遺產~絲綢之路22處原地大全套>、<2009“中國郵政”改版最早日山東郵資片大全>…等,本刊文章以近期為主,主要以收藏角度介紹中國世界遺產、郵資片等郵品。
第3本是大陸文獻集郵研究會會刊,會長兼主編是葛建亞先生,全書16開本黑白印刷60頁,內含a.卷首語,b.特稿,c.會員園地,d.深切緬懷台灣集郵家林光照先生,e.研究探討,f.文獻論壇,g.郵界文緣,h.圖書賞析,i.我與文苑,j.刊林報海,k.資料薈萃,l.詩風詞韵,m.文史鈎沈,n.新書推介…等項目,本期特闢懷念台灣郵友林光照文章(林先生於1月24日往生),有劍雅、馬佑璋、葛建亞等人報導及懷念文;另有<孫傳哲究竟設計了多少郵票>(吳鑫發)、<改革開放初期的山東郵刊~山東郵刊“四小龍”探討>(陰法正)、<“首都郵學沙龍”的四個“亮點”>(葛建亞)、<文獻是集郵活動鏡子>(李靖)、<郵文寫作“五講究”>(楊照東)、<李國慶談文獻集郵>(徐永勝)、<“中國珍郵辭典”評介>(嚴克昌)、<我收藏了三本中國歷史明信片畫冊>(汪海清)、<編組文獻類展品,緬懷郭潤康先生>(束建德)、<“中學生”的集郵故事>(方立武)、<漫話德州郵刊>(齊建輝)、<2019年鑒版中國郵票年冊>(孫守鑾)、<“民信局與信客史料考略”出版發行>(張建偉)…等文章值得參閱。
04
感謝臺灣生肖集郵研究會王忠振會長惠贈該會六月六日出版的91期會刊,全刊16開本彩印4頁,內有<「人」字郵票>(傘兵)、<十二生肖由來傳說紛云>(天祥)、<臺北郵花>(武昌)、<七律‧庚子咏鼠>(孫玉珍)、<抗戰後期馬家溝寄台灣信件>(何輝慶)等文章值得參閱。其中臺北郵花報導5月11日大陸發行的多種抗疫雙連票首日封和郵資機戳;專題集郵協會新任邱世鑫理事長交接典禮;王忠振老師5月底到台大集郵筆友社上課之情形及入校訪客證(因防疫對校外人士進校之核准證明)…等。
05
台大集郵筆友社因受校方防疫封校影響,3月以後所有活動幾乎停擺,但社員仍積極籌劃社刊《台大郵刊第32期》的出刊,在眾多郵友前輩的贊助及社員、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社刊於6月15日出版,全刊16開本彩印80頁,內有郵文10多篇,包含同學習作及師長文章,其中有報導社員學長何沐源先生榮獲世界集郵家殊榮,2020新冠肺炎封片戳,台灣珍貴的3枚紀念郵資片,跨洲的國際郵路,總統副總統就職定點實寄封;而同學上通識課的一篇台灣風景郵票設計內涵研究論文,顯現台大同學的智慧和功力;另有阿波羅11號登月、海底生物、疫情之外的江城(武漢)…等文章,本期社刊內容頗具特色,值得參閱;七月份在郵政博物館舉行的「郵博譚郵」現場將會贈送出席郵友。
06
停頓二個月現場開講的「郵博譚郵」,終於在6月13日上午10時重新舉行,郵博館2F視聽室一下子來了近60位郵友,主講人余俊諺講述近10年的中華郵政免資郵件史事,內容相當豐富,主講人採用問答和來賓互動,贈送春遊逾時寄遞退件補資片;郵博館王君如館長及職員多人出席,鄭文政前總局長也參加,對“免資”的定義也提供郵政法規觀點;林茂興理事長、何輝慶主委前後主持演講及摸彩之進行,此次出席者人人有禮物,而新近由郵文聯誼會出版的郵學專著《窺郵管見》則提供1本(定價台幣3500元)作為現場重點摸彩,幸運得主異常興奮。此次演講除了贈送出席者1枚主講人的紀念圖文明信片外,4月份楊敏寬撰述<郵資票組集各類郵品之選用>及5月份陳友安撰述<大清郵政用品>兩次圖文紀念明信片之講者簽名及貼票銷戳片各40份,也於現場贈送,被索贈一空。
07
由於新冠肺炎影響,上半年之世界郵壇活動,除了台灣少數拍賣進行外,幾乎全部停止,下半年有些地方計劃逐漸有限度的解封,但大家仍然小心翼翼的應付。大陸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準備11月11日開始在廣東珠海舉辦世界航空郵票展覽,邀集各地集郵家參展。台灣有幾部高水平的航空郵集,甚至本地郵友有興趣前去觀展,但前題是政府何時對大陸地區解除疫情管制?甚至希望到年底疫情能控制,病毒不要再捲土重來,才能成行。
08
郵文聯誼會的年度《集郵彙報》和郵學叢書《窺郵管見》,已於6月初寄發助印戶,本年郵學叢書作者趙岳先生要求嚴謹,用紙、湯金字、格式均斟酌再三,有些紙張還直接由國外進口,讓整個外觀或內涵看來十分典雅,據說趙先生未來要出版簡體字版及全英文版,三冊成一個套書,另印精緻的藏書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