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四个人和四种人生
最近看到了四篇文章,写了四个人,以及他们的生活。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一位曾经参加过《半边天》节目的农村妇女,我没看过她的那个访谈。早先是在《人物》的另一篇文章自由之路,《半边天》往事中看到过她的片段,印象深刻,这次完整地了解了她的过去和现状,百感交集,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太多影子。
她是一位在农村生活却有精神追求的妇女,让我想到了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里那位追求艺术的农民老杜,想起了《立春》里的小镇音乐老师王彩玲,想起以前在某个网站上看到打扮和居所都像欧洲田园女孩却从来没去过的一个女孩,也想起了我自己的妈妈,还有此刻的我。
妈妈在农村,有时候也显得格格不入,她喜欢一切美却的事物,爱买衣服,爱种花,和刘小样一样,去田里回家也会采一束花。我想到自己,如果不是上了大学走出乡村,也许也会过上和刘小样一样的生活,被其他人当做“怪人”,想要追求精神世界,却又受困于固有的生活。
刘小样想要去外面的世界,最终也没能出去。其实都市的人也是如此,只是反其道行之,向往乡村生活,最后还是待在格子间中。可能都市人还不如刘小样,刘小样有一颗柔软的心,她能感知到美,而且会为此苦恼。她和世界格格不入,在矛盾中没有堕落,而是坚韧地活着。她是一群人孤独人的缩影。
外面的世界也并不一定就很美好,她必须亲眼看到这种破碎才好,但是大概没什么勇气了。多希望她能和50多岁独自自驾那位阿姨一样,人生还有机会啊。也希望她看到网上的人对她的理解,她是个正常人,即使周围的人都说她奇怪,这样也许孤独就能少一点。
他是《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的哥哥,不,不该这么介绍,他是一位钢琴家,是《四个春天》中那对夫妇的孩子,是一位北漂,一位网球爱好者,一位前清华教师。
人的一生,真短,好像哗地一下就过去了。这是读完这篇访谈后的感觉。
陆庆松放弃了清华的教职工作,选择不婚不育,靠着零星的收入维持着在京郊居住的生活。“闲散”地活着,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有人会说,他真有勇气,但是这种生活的选择,是不需要勇气的,他是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这条路。只有一次人生,再无回头之路。怎样活都会有缺憾的,如果当初他选择继续留在高校,一样会有缺憾。
“ 院子里的植物跟陆庆松一样,松弛地活着。”
人如果能像植物一样生活着,该多好,这是我小时候偶尔有的想法,如今真的遇到了一个这样生活的人。
“ 有人问这位老师,当初那么坚持,帮陆庆松争取上了大学,结果他也没跟着你学小提琴,这是不是辜负了你、背叛了师门?
老人头发全白了,他的回答是,不是只有小提琴才是音乐,我教他喜欢音乐,他做的一切都是音乐。”
他做的一切都是音乐,这句话掷地有声。
想再看一遍《四个春天》,有那样的父母,才会有这样的孩子,那就是我理想中的父母的样子。(当然,我也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是一位女性半生的自述,她在很多城市做过很多工作,在读她的经历时,我被这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打动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为职场发展感到焦虑,担忧自己40岁、59岁时要做什么,当时看到了这篇文章,瞬间就觉得,过于追求稳定不是这个年龄该考虑的事情。
人生一定会有很多变数的,关键在于做好准备随时应对这种变化,而不是选择一条平稳的道路。
这篇文章吸引我的是,这位女性坚韧的生命力,她像是一颗草,在哪里都能扎根,风吹日晒都压不垮她。
我也应该这样,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像这位女性说的,“ 无论世道如何变化,我总能找到一口饭吃。”我也是这样的,我有一颗在思考的头脑,不怕吃苦的身躯,和一支能写字的笔,总能活下去的。
有时候我很讨厌人类,但是看到努力生活的人时,又觉得人也不错啊。
他们寻找江绪林,就是在寻找自己
五年前江绪林去世时,看到刘擎为他写的悼文,印象深刻——"他渴求的理想之光如此夺目,以至于自己被屡屡灼伤。他为自己确立的标准,无论是道德的、学术的还是信仰的标准,都如此之高,而对自己的反省又太过真诚,以至于苛刻。"
很可惜在他去世时,我才了解到这个人。五年后,再看到他的朋友仍在整理他的遗作,就在想,还好有人记得他。社会人物中有两个人的去世对我的影响深刻,一个是他,一个是孙仲旭。在日常生活中,我时不时回想起他们。他们都是主动选择了死亡这条道路。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要对抗无意义,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只是有的人用琐碎的事填满了虚无。
我不会说自杀是懦弱的,我羡慕那些自杀的人,一个人主动选择了结束生命,这是莫大的勇气。活着很难,去死的过程也很难。
想起一种说法,抑郁症患者在严重时是不会自杀的,在稍有好转时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需要执行力的。
我发现在生活中,敏感脆弱的人很容易吸引到我,有旺盛生命力的人也会吸引到我。我关注每个人的宿命,因为从他们身上,都隐约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