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是晚明书坛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之一。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草书名世, 并且在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书学主张,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晚明书坛甚至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沙孟海先生曾评: “明季书家,可夺王铎之席的,只有黄道周。”
黄道周的楷书多为小楷,画短意长,质朴精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王铎对黄道周的小楷就十分赞赏,在收到黄道周的两卷书法礼物后,王铎回信道: “二卷病中得之,爱而起舞。字画精良,太傅右军,骎骎逼人,诗则古今罕有其俪,文苑中独有黄公,横行千古而。”清初宋荦在《漫堂书画跋》中亦云: “石 斋 (黄道周) 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黄道周的楷书代表作主要有《孝经》、《张溥墓志铭》、《石斋逸诗》等,虽然他的楷书在其流传下来的所有书迹中所占份额不多,但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却给当世人以及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道周楷书主要学习钟繇,因此他的用笔既吸收了钟繇以隶入真的用笔方法,但又不像钟繇的用笔那样圆浑,而是用笔中还吸收了王羲之楷书的笔法,尤其是方折用得较多,故比起钟繇楷书的古拙厚重,他的楷书则更显清秀、飘逸。另外从点画特征方面分析,黄道周小楷用笔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其小楷代表作《孝经》为例,他对于钟繇字中隶意较为明显的横划收笔处作夸张性的上挑,并多取右上斜势,如“圭”、“三”等字;
上点和短竖多取右斜势转而迅速下挑,如“亢”、“丘”等字;
折笔处多重按向左下逆行,棱角方整,显得冷峻清刚,如“德”、“媪”等字;
勾法多至竖的末端稍顿而迅速向左上挑出,既简洁又明快,如“顶”、“孝”等字;
捺画取隶书中上挑的“波磔”用笔,有时舒展劲挺,如“夫”、“又”等字;
此外黄道周用笔还常常中、侧锋并用,方圆兼备,中锋行笔能使点画充实圆满,侧锋则使字生姿妍,故他的小楷给人以浑融含蓄而又不失姿妍的美感特征,这恰恰也符合他“以遒媚为宗,加之浑深”的审美主张。
黄道周小楷的结体主要继承了钟繇的结体方法,字形多呈扁方,偏旁部首的安排也不死守平均,而是因字赋形,笔画大小参差不同,与唐楷笔画匀称、大小一致的特点迥然不同。当然黄道周楷书与钟书的结体也有不同之处。钟体楷书虽欹侧但总体呈平势,而黄体楷书则是左低右高,向右上倾斜;钟体楷书左右伸展,上松下紧,结字较散落,而黄体楷书则中宫收紧,左右收敛,结字更显紧结。此外黄道周小楷结体的另一显著特征就是上宽下窄,细观之如高山坠石,奇崛而险劲。
黄道周的小楷以手札、册页居多,章法上也主要受钟繇楷书的影响,采用横无列,竖有行的形式,字与字间隔较大,且拉开了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通篇布局显得十分疏朗。
金笺,16.5×50.5cm,崇祯九年(1636)单看其竖行,整体显得较为宽列,上字与下字之间随形就矩,因势生姿,与唐楷整饬秀丽的风格相比显得较为率意。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黄道周楷书(小楷)在风格上具有遒媚、古拙、率意的美感特征,形式上则既有对钟繇小楷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造,尤其是独具魅力的 “折笔”的运用,使其楷书更具劲峭之势。黄道周楷书中的这些审美特征,实际上在其行、草书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不仅遒媚朴拙的风格与其楷书较为相近,行笔的转折方健,结字的欹侧多姿,行与行间的宽阔距离,以及向右上倾斜的体势也大略其楷书。可以说黄道周行、草书风格特征的形成是受其楷书的影响,并且与其楷书共同成为黄道周书法名于后世的代表。
原题:黄道周楷书艺术特征探析
作者:闫冬雪
原载:《书法赏评》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