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武刚强的岳飞,那夜无比痛心写首词,读来悲凉悱恻令人落泪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而又传承不绝,因为有无数仁义忠勇的英雄豪杰,铸成了民族脊梁,所以华夏这朵璀璨的文明之花,屡次遭受风雪雨霜,却依旧盛开天地之间,美丽而又灿烂。

众多的民族英雄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忠岳飞了。即便后世王朝兴衰,风云变幻,岳飞的故事,一直在世间流传。评书、小说、戏曲,到现在的影视剧……岳飞的忠骨虽然湮灭,但他的精神,永远不散。

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天生神力,武艺高强,曾拜周同、陈广为师,据说“一县无敌”,是难得的将才。并且他熟读兵书,《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谙熟于心,更是罕有的帅才。

关于岳飞的“武”,无需赘言,他的“文”,也为人称道,曾留下几首经典的词作。其《满江红》慷慨悲歌,其中的爱国之情、忠肝义胆,读来令人动容。

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满江红》是伪作,比如余嘉锡,夏承焘更是明确指出,是明朝的名将王越所作。不过最近有学者考证,这首《满江红》是岳飞所写,只是原版与流传的有所不同。

而且如此慷慨激昂的风格,与岳飞其他的诗词的风格非常相似。

不过,再刚强的人,心中也有柔软的地方,有苦闷的时候。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岳飞想到之前的梦境,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一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起用主和派秦桧,并积极准备与金军谈判议和,而岳飞也被勒令不准开战。岳飞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可对于朝廷的决断,他却没有半点办法,所以心中苦闷。

这种苦闷、担忧他无法向下属讲述,恐怕打击士气,故只能以词遣怀。

上阙:

秋意渐深,昨夜寒风瑟瑟,蟋蟀在凄清的夜色中不断哀鸣。哀鸣声,惊醒了词人的梦,梦中的岳飞,回到了故乡。然而警醒之后,词人才发现身在军营,北伐未定,何以为家,岳飞或许隐隐有预料,此生恐怕没有功成身退、解甲归田的机会了。

所有的努力,甚至会付诸东流。

军营中,响起三更的梆子声,心忧家国,如何睡得着?岳飞起床一个人绕着台阶散步。四周悄然无声,大家都进入了梦乡,这些将士,或许也在梦中回到了家乡,见到了亲人吧。

想着参军入伍,已近二十年,青丝已成白发,殚精竭力、出生入死,只为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下阙:

本来二十余年的努力,可以收复故土,然而朝廷中,却一片议和的声音,机会稍纵即逝,这么一耽误,给了敌军喘息的机会,再想乘胜追击,就难了。如此一来,与将士们功成名就凯旋的时候,更遥遥无期了,家乡的松竹都已经衰老。

花白的鬓发,是因主和派而愤懑,因皇帝不明事理而心痛,因北伐功亏一篑而遗恨。所谓的旧山松竹,其实都是家乡百姓,自己的亲人。

一腔心事,无处诉说,想付于瑶琴弹一曲排遣忧虑,然而周围谙熟音律的人没有多少,即便弹断了琴弦,又有谁听呢?

岳飞反用“高水流水”的典故,惋惜朝廷没有强有力的有识者,能够力排众议支持他,他向朝廷力陈主和的弊端,也无人重视,孤掌难鸣,回天无力。千百年前,那个秋夜,岳飞的心,该有多么冰冷啊!

白了少年头,依旧是空悲切,最终,岳飞还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冤死风波亭,就连尸首,都是一位狱卒冒着生命危险背到外面,让其入土为安的。联想到岳飞的结局,这首词,更觉悲凉悱恻,令人落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