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师级艺术家,奠定了《沙丘》、《银翼杀手》等众多科幻片的视觉风格
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近期在国内热映了,这部被称为影史最难改编的电影之一,终于来到观众的面前,呈现原著中庞大的奇异世界。
一望无尽的荒芜沙漠、从地下冒出的悚然巨物、拟态成蜻蜓的扑翼飞机,以及人与巨大沉默物的对比,组成了一曲太空史诗。
作为同时也是银翼杀手系列第二部《银翼杀手2049》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需要横越的是两座科幻片的大山——佐杜洛夫斯基版《沙丘》和创建赛博朋克风格的1982 年版《银翼杀手》。
这两部开创性的科幻片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位大师级人物——墨比斯,他永远改变了科幻,一直影响其视觉语言至今。
在丹尼斯·维伦纽瓦版本的《沙丘》之前,曾有过两个失败的版本。一个是导演大卫·林奇 1984 年上映的《沙丘》,不仅票房惨淡,而且由于失去剪辑权,大卫·林奇后来直接否认了这部电影。
另一个就是还没拍就夭折,却被人们津津乐道到现在的佐杜洛夫斯基版《沙丘》。
佐杜洛夫斯基的目标非常远大,野心勃勃,他想要制作的是一部艺术和电影领域的神级之作,能让观众能完全体验到 LSD 致幻剂所产生的心灵效果,却完全不需要服食 LSD。
©️ 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的海报,选用了墨比斯的概念图
为了这部“伟大”的电影,佐杜洛夫斯基设想了华丽的阵容:Dan O'Bannon 负责视觉特效;HR Giger 负责制作反派人物的母星;英国摇滚乐队 Pink Floyd 负责音乐;皇帝则由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出演,片酬是一小时 10万美元。
负责分镜和角色设计的法国漫画家墨比斯(Mœbius) 是佐杜洛夫斯基找的第一个人。
佐杜洛夫斯基说:“我需要一个精确的剧本,我想在拍摄之前在纸上进行电影。现在所有的特效电影都是这样拍的,但当时没有使用这种技术。我想要一个同时具有才华和速度的绘图员,可以当相机使用,同时漫画又能给人一种视觉风格。”
于是墨比斯成为首选。
墨比斯是 Jean Giraud 的化名。他的作品充满迷幻的视觉效果和异国风情的未来景观,融合超现实主义,最终形成了现代科幻的审美蓝图。
佐杜洛夫斯基找到墨比斯后,邀请他一同前去洛杉矶,如果他不来,佐杜洛夫斯基就会去找 Douglas Trumbull(《2001:太空漫游》的特效监督)。墨比斯答应前去。
然后疯狂的合作就开始了。天色刚亮时,墨比斯和佐杜洛夫斯基就在咖啡馆谈工作,彼此充满激情。墨比斯以被称为”“机器人”的节奏工作,一共画了 3000 幅画,组成分镜脚本。
©️ 《沙丘》故事板,保罗与邓肯正在击剑
在他的画里,可以看到人物的生活,一个人跟随镜头的运动,以及剪裁,装饰,服装......佐杜洛夫斯基向墨比斯询问各种观点,想要通过将“演员”等放在场景中来拍摄。
©️ 墨比斯的角色设定:哈克南男爵(左),雷托公爵(右)
©️ 墨比斯的角色设定:杰西卡(左),保罗(右)
©️ 墨比斯的角色设定:岳医生(左),真言师(右)
©️ 墨比斯的角色设定:银河系皇帝(左),皇帝军团(右)
墨比斯选择用一个无剪辑长镜头作为开始,这个长镜头会穿越整个宇宙,最后以保罗遇刺的画面结束。然后镜头一转,是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向宇宙传递生命的乐章。
©️ 《沙丘》故事板(部分)
这部电影被投入如此多的心血,以至制作费一路飙升,加上佐杜洛夫斯基始终坚持电影时长在 10 小时左右,它最终无缘与观众见面。
从这部电影流产的角度,它无疑是失败的,但从这部电影的后续影响来说,它又非常成功。帶有插图的《沙丘》剧本传遍了好莱坞,其所探索的美学风格与主题直接影响了之后科幻片的视觉设计。
墨比斯参与了更多科幻片的制作,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不断打造深受喜爱的科幻史诗的外观。
佐版《沙丘》之后的几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电影《银翼杀手》在 1982 年上映了。这部奠定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影,其实与佐版《沙丘》有着不可撇清的关系。
©️ 1982 年版《银翼杀手》剧照
或许我们还记得佐版电影团队中的特效负责人 Dan O'Bannon(下文简称丹)。丹的另一身份是一名出色的编剧和漫画家。
在佐版《沙丘》拍摄之前,他无事可做,为了消磨时间,他画了点东西,并拿给墨比斯看。这是一个发生在遥远的科幻未来的故事,受到黑色电影和硬核犯罪小说的启发。
由于故事性非常强烈,墨比斯请求丹自己能否以图像方式再度呈现,不限制于传统叙事。
然后,便有了漫画《漫长的明天》。
主角——一个私人侦探,穿梭在充满机器人、喧闹酒吧、刺客和飞行汽车的密集垂直地下城市,在平常的一天,杀死了一个与他同床共枕的外星怪物,并找回了总统的失踪脑。
这听起来很《银翼杀手》,事实上,这部漫画正是《银翼杀手》的关键视觉参考。
它融合了霓虹灯闪烁的混韩街道、狭窄高耸的城市街区、空中的交通堵塞和角色不修边幅的外观。在当时,这样的东西第一次被画出来。科幻小说第一次接受了现实城市环境的脏乱。
其他科幻电影也留下了墨比斯元素。
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电影《星球大战:新希望》中充满金属面板的帝国歼星舰、塔图因稀疏的沙漠沙滩、散落着巨型生物的骨头和发出隆隆声的机器,乔治·卢卡斯从墨比斯那里借用了大部分的视觉语言。
©️ 《星球大战:新希望》剧照
©️ 《帝国反击战》中的机器人用了墨比斯原始设计
雷德利·斯科特 1979 年的太空电影《异形》中,墨比斯贡献了宇航服与飞行器的设计。
吕克·贝松 1997 年执导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也请来墨比斯做电影中的概念艺术家。电影中的车辆和布景设计以及服装都与墨比斯的经典之作<The Incal>非常相似。
就连远至日本的宫崎骏,也曾直接受到过墨比斯的影响——《风之谷》中到处都有漫画《阿扎克》的影子。
墨比斯不仅影响科幻电影,还影响了文学。《神经漫游者》的作者威廉·吉布森把墨比斯视为灵感来源,“《神经漫游者》小说的“外观”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在《重金属》(墨比斯与他人共同创立的杂志)中看到的一些艺术作品的影响。”
从 20 世纪下半叶到今天,墨比斯的标志性风格被广泛模仿,正如雷德利·斯科特在 2010 年指出的那样,“你可以看到他的影响无处不在,它贯穿始终,你无法摆脱它。”
墨比斯,Jean Giraud,这位法国国宝级漫画家最终于 2012 年去世。但我们会记得,他永远改变了科幻,他在科幻小说视觉语言上留下的印记将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