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特殊教育的推动和发展需要多方齐发力
特殊教育的推动和发展需要多方齐发力
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杨鹏举
七部委联合制定《2014-2016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还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特殊教育提升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水平,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它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从政府层面来讲,需要建立一个深度整合资源的机制,把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心、关爱力度,共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和利用社区的作用,把社会力量、慈善力量尽可能吸收利用起来,形成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
针对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其是一所为县域内残障儿童少年提供义务教育的寄宿制公办学校,应充分发扬“大爱”精神,努力使智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心理上得到特殊关爱,在生活上得到特殊照顾,在学习上得到特殊培养,帮助他们学会基本生活技能,让他们自信、自强、自立地成长,并能够融入社会。
在国内特殊教育融合理念的体现,更多是随班就读和巡回送教两种主要形式。为着力深化特殊教育,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我认为:
1、应积极争取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特殊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2、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县域特教中心和残联的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建设。
3、充分发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引领作用,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功能。
4、加强随班就读各项工作,促使义务教育学校接受随班就读学生,使义务教育阶段有能力的残疾儿童均能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建立双学籍管理制度,适当拓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年限。
5、区域推行随班就读模式,逐步开设相关的残健融合课程和学生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等,特别注重随班就读学生在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等能力的培养,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就学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
6、依托特教中心加大对融合资源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选派教师出去培训,特教学校委派巡回教师上门指导、各随班就读学校之间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7、逐步建成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添置必须的康复器械和游戏道具,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8、逐步建立随班就读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巡回指导教师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师的培训和定期考核,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的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训练计划,让融合教育有更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认真履行巡回指导工作职责的教师争取特教教师的津贴。
9、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发展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做好医教结合、实施回访和跟踪服务等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根据21世纪的发展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特殊教育理论,如:把特殊儿童看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强调:“个别化教育”、“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等,使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总之,现代特殊教育应把残疾儿童作为人类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他们应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因此,特殊教育的推动和发展需要多方齐发力,为残疾儿童融入社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2、《第一财经日报》邵海鹏《推动特殊教育需多方合力》;
3、《人民政协报》:《合力推进特殊教育改革新发展》;
4、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满生《对加强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
5、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