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

20

       三、逐藏(官)设流(官)

由於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西藏地方当局将手伸到了康区的一些地方。在没有外人图我藏地的时候,这也算不了什么大问题,因为这毕竟只是中华大家庭中兄弟间的事,还到不了危及国家安危的地步。可到了世界列强为瓜分中国你争我夺,英帝国主义已盯紧我西藏,欲将其分裂出去的时候,问题就不一样了。因此,逐藏(官)设流(官)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安康固藏的大事。有清末干臣美誉的赵尔丰,对此没有半点含糊。

瞻对逐藏(官)设流(官  “三瞻”问题已是个老问题。问题的由来,前面已作交待。在此之前,川督鹿传霖、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等,几欲解决都未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赵尔丰由打箭炉出关赴德格,沿途土司、百姓纷纷向他呈诉:瞻对藏官不仅夺他们的土地,每年索要军费,而且带来的千多藏兵四处做生意也令百姓支差,不给差费不说,还要向百姓索取供给;更可恶的是常找借口诬支差的损坏了他们的货物,勒令其赔偿。百姓差民苦不堪言,恳求赵大帅保护。

赵“悯其苦”,檄饬藏官,令其“但管瞻对,不得骚扰土司、百姓”。可那藏官不仅不听,反以“历述藏中势力”来“回禀”赵尔丰;甚至暗中筹划,欲率兵攻赵。赵尔丰得知这一情况后,迅作布署,一面派傅嵩炑率兵到昌泰(今名昌台,属白玉县)扼守,一面电告上方拟逐藏官,收回瞻对。此时,力主收瞻的前川督鹿传霖虽在枢密,可他一人势单力薄,也无能为力,不想惹事的大人们,以“缓议”二字便将“收瞻”之事搁置起来。宣统元年(1909年)春,赵尔丰又电请收瞻,这回朝廷已不好再“缓议”,提出以十几万两银子从西藏地方政府手中赎瞻,令驻藏大臣联豫、温宗尧将这个意思告诉西藏地方当局,哪知一说就被顶了回来,亲英的藏官不仅不同意,且藉英帝势力吓唬朝廷,充分暴露了亲英份子欲以瞻对为跳板,进而吞灭康区的野心。精明的赵尔丰非常清楚,不将瞻对收回,终为大患,接着在宣统二年(1910年)春,他又电中央,再提收瞻之事。朝中那些被洋人吓破了胆的大人们,怕因收瞻触怒英国人而引起交涉,还是拿不定主意。此时,驻瞻藏官愈加猖狂,受害百姓更是呜冤不已。

 

宣统三年(1911年)夏,已调任四川总督的赵尔丰,为康之安,川之福,决意在离边赴任之前解决收瞻问题,他同代理边务大臣傅嵩炑一道率兵入瞻,于六月亲自逐走藏官,铁腕收瞻。不管西藏地方当局通过驻藏大臣联豫如何争辩,赵、傅二公毫不退让,“三瞻”终由西康设官治理。

 江卡、贡觉、桑昂、杂瑜逐藏(官)设流(官)  这四块相连的地方,广袤千里,位於巴塘、盐进之东,昌都、八宿、波密之西,南连云南怒江,北接三岩、乍丫。其中杂瑜(今称察隅)地方还与英属印度交界。江卡、贡觉居民主要为元代进藏后留下的蒙古人,而桑昂和杂瑜则为登人等部族(当年赵氏称之为“野番”)的主要居住地。清初,部队入藏多取道桑昂,在此设有台站,后归并乍丫。当时清廷将这一带地方“赏”西藏地方当局管理,任其征粮收税,只在设有驿站的江卡派驻守备、把总、外委等武官率兵戍守。宣统元年(1909年),川军入藏,藏官即调数千兵马到江卡阻拦,赵大臣派员前去开导也不听。川军只好改走德格、昌都以避开江卡藏兵。为保川军入藏,还派边军开道,将其护送到江达。而藏兵则趁边军远征之机,欲乘虚进犯巴塘,气焰十分嚣张,赵即分兵以对,将其击溃。宣统二年(1910年)春,赵氏提出康藏以江达划界,将江卡等地从藏官手中收回。朝廷要外务部拿出个意见,外务部则问驻藏大臣联豫咱办。联豫认为不可,因西藏地方当局多次呈请将江卡等处留给他们。于是赵尔丰即率兵赴贡觉,由傅嵩木集头人、百姓询问:愿归何处?都说藏官苛虐,甘愿改流。於是江卡等地便改流设官,从藏官手中收回了治权。宣统三年(1911年)春,赵又向朝廷奏报江卡等地改流之事,得旨准照办。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即分为四区,归康设治。

    类伍齐、硕搬多、洛隆宗、边坝归康设官  这四个部落在昌都以西,丹达山以东。康藏原以丹达山分界,他们本属康地。因紧连西藏,清廷曾将这四个部落“赏”给西藏地方当局管理,只在入藏通衢硕搬多、边坝等处设驿站,派千总、把总、外委等武官率兵驻扎。宣统元年(1909年)冬,川兵入藏,西藏地方当局令四部落阻挡。川兵绕道三十九族地方,赵尔丰即派边军直向大道转战前进。四部落一触即溃,很快投诚赵大帅,转而极积为边军购运粮秣。时值隆冬,雪深草枯,牛马乏食,大量倒毙,赵即於宣统二年(1910年)春奏拨款项,派昌都粮员刘廷灏前往清查,按价赔偿。赵拟待奏请康藏以江达划界后,再正式设官治理。哪知西藏地方由驻藏大臣联豫出面,就在边军收复四部落之时,派员到硕搬多当理事官,与之相争。赵不相让,以朝廷虽曾将四部落“赏”给西藏,此时却阻我川兵入藏,已成叛逆,边务大臣既以兵戡定,理应归康为由相拒。接着在硕搬多、边坝设官,由康治理。

三十九族归康  康、青结合部有百余个部族,清廷把数十部族拨归西宁管辖,将三十九族交给了驻藏大臣管理。这三十九族地方,本不属西藏。宣统元年(1909年)春,边务大臣赵尔丰驻德格时,三十九族地方即遣人来投;这年冬天,赵在昌都,他们又来请归。于是赵尔丰电奏朝廷,三十九族归康设官治理。

(0)

相关推荐

  • 清朝七次派兵征伐,二百年未曾融化的“铁疙瘩”(下)

    原创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2020-12-18 08:00:00 上一篇(清朝七次派兵征伐,二百年未曾融化的"铁疙瘩"(上) )里我们讲到,瞻对的最强王者贡布朗杰在20多年时间里,北征 ...

  • 辛亥革命中唯一被杀的清朝总督,曾率军收复西藏,功绩堪比左宗棠

    文/格瓦拉同志 与以往改朝换代往往会带来大规模的流血战争不同,辛亥革命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终结清朝的统治,期间并未发生伤亡惨重的内战.不仅如此,清朝的官员在革命期间及民国建立后,大都能以体面的方式谢幕 ...

  • 亡国之际的狂怒——收复西藏

    众所周知清朝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是苟延残喘了,在1912正式宣布退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也随着清朝的和平退位而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清朝退位前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打击和灾难,领土被列强蚕食,中国从 ...

  • 藏人丁真为何是四川人?川藏咽喉理塘的三百年归属史

    藏人小伙丁真一夜走红后,很多人感到奇怪,丁真居然不是西藏人,而是四川人.其后,家在甘孜州理塘县的丁真特别强调了其四川身份,并开始为家乡代言.据说,理塘的旅游市场因之而迅速火爆. 来源:丁真微博 西藏之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

                  10 "改土归流"的施行 "改土归流"是赵氏七年"经边"的重中之重,实属可圈可点的一笔. 其实这"改土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四)

    14 据傅嵩炑在<西康建省记>中的记述,可以看出,其"改土归流"是依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的. 一.废"土"设"流"  改巴塘土司 平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五)

             15 改孔撒.麻书土司 这两家土司是姻亲.麻书土司早为下属头人所杀,其妻又无生育,已绝嗣:孔撒土司无子有一女名央机,招一德格的头人上门,生了两个儿子.这女人又与下属一头人私通,她丈夫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六)

    16 改鱼科土司  鱼科是与单东.卓斯相连的一个游牧部落.改这个小土司,还费了点不大不小的周折.宣统三年(1911年)夏,赵尔丰.傅嵩木檄令其向灵葱.白利一样缴印改流,他却支支吾吾,迟迟不缴,还上书赵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八)

    18 改明正土司 明正土司即打箭炉土司,是康区四大土司之一.辖地纵横千里,驻所在"炉关"以内,即折多山以东的打箭炉,所以朝廷将之归为"内土司"."明正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九)

             19 二.收回喇嘛治权设流官      收改春科.高日地方  春科.高日在德格土司疆域之内,是分别只有百来户.百多户百姓的两个小部落,原为两个土司管辖.因春科土司绝嗣,先由土司妻子的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

                      2 赵尔丰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四川总督锡良进川的. 赵氏祖籍山东莱州,汉军正蓝旗人.其父文颖,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到阳谷当知县上任才五天,就城陷而死.兄弟四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一)

    21 四.争归设治 在康区,一些游牧部落和边远地方历史上连土司制度也未实行,不羁不治,俗称"野番".争取这些部落归顺就抚,设官治理,是全面完成改土归流不可不做的大事.赵氏抓住有利时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二)

                                22 三岩归服设治  三岩在巴塘之西,德格之南,江卡之北,贡觉.乍丫之东,地悬金沙江两岸,由东到西两百余里,从南到北四百余里.因有上岩.中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