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源流

施,郡望为吴兴郡(三国时置此郡,其地约为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即今天的浙江省吴兴区),源出姬姓。春秋时期诸侯国鲁国君主鲁惠公之子名施父,他的第五代孙施伯,以高祖字为氏。春秋时期的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位施子常,就是施伯的后裔。

附:家族名人简介

西施本是越国一名普通的浣纱女子。据说她五官端正、粉面胜似桃花,美丽过人。有一次她在河边浣纱,清澈的河水映出她那俊俏婀娜的身影,水中的鱼儿看见了她美丽的容颜,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了河底。从此,西施浣纱,艳影沉鱼的故事流传开去, “沉鱼”就成了西施的代称。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西施姓“西”,并把她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不过,这是一种误会。其实,西施并不姓“西”,她本姓施,名叫施夷光,是春秋末期的越国人,为苎萝(今浙江省诸暨以南)浣纱村的一名卖薪之女。她虽出身寒微却生得花容月貌。《太平寰宇记》一书中明确写道: “施,其姓也。是时有东施家西施家。”唐人李白《郊古》一诗中写道: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宋人黄庭坚在诗中写道: “世有捧心学,取笑如东施。”梅尧臣也在诗中说: “曲眉不想西家样,馁腹还思二子清。”都从东施效颦西施这“东” “西”相对的角度显示出问题的实质:西施姓“施”而不姓“西”。春秋之时,吴越两国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退守会稽。越王勾践知道吴王夫差是好色之徒,所以一方面卧薪尝胆,准备东山再起;另一方面在国中由范蠡遍求美女,献给吴王,以便惑其心,乱其政,后来终于在若耶溪边发现了正在流纱的绝色美人西施。不仅教她宫廷礼仪,又为她精心梳妆打扮,从而越发光彩照人,美丽非凡。吴王夫差一见到越国送来的这位美若天仙的绝代佳人,开始时简直惊呆了,进而神魂颠倒,从此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国力日衰,最后被越国灭亡。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耐庵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生平事迹多不可考,传说虽多,但是相互矛盾。《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说他原籍是苏州,后来迁到淮安。在元代至顺年间中进士。于明洪武初去世,享年七十五。不过,一些研究者对这一说法深表怀疑。同时在《水浒传》一书的作者问题上,也说法不一:高儒《百川书志》: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郎瑛《七修类稿》与此大体相同。而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门人;王圻《续文献通考》中则说《水浒》为罗贯中所著。然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施耐庵是《义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类小说的里程碑,虽然在它之后相继有《说唐》 《杨家将》 《说岳》等英雄传奇小说出现,并目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但它们的总体成就却不能与《水浒传》相比。应该说, 《水浒传》一书是古代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最高峰。《水浒传》又简称《水浒》,它是以宋江等三十六人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为依据创作出来的。有关宋江等三十六人的事迹,史书有下列零星的记载。

《宋史·徽宗本纪》: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樱其锋。”至“擒其副贼,江乃降”。《东都事略·侯蒙传》: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有过人。” 《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有折公墓志铭》:宣和初年,折可存擒方腊,之后“奉御笔, '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这些记载虽不完整,但从中可以看出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义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气势之盛。“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更表明其战斗力之强。但其结局则众说不一:前面有说被张叔夜招降,有说被折可存灭定,此外还有说招降后宋江等人去征方腊,被封为节度使,莫衷一是。

初次记载宋江等三十六人姓名与绰号的是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其中赞语如: '呼保义宋江: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 “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与小说中形象颇有出人。龚开在《字》中说: “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说明当时民间早已流传宋江等三十六人故事,并且已非盗贼形象,而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为人们所喜爱了。同时文人也开始注意宋江等人故事,如李嵩便已传写了。本赞语所记宋江三十六人名号,近于三十六天罡,只是有的名号音近而字异,如“尺八腿刘唐”,而有些人如公孙胜、林冲又没被列入。宋元杂剧与说话艺术中“水浒”故事十分流行,成为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说话艺术的名目中已有“朴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尚、武行者”、“公案类石头孙立”等等。朱末元初之《大宋宣和遗事》虽内容比较简单,但却展示出《水浒传》之原始情况,是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其中着重描述的是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与宋江杀惜等情节,末尾又提及受张叔夜“招诱”一事,还说“后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今天看来,其中写得最具体、最详细的是“智取生辰纲”那一节,应该说,这一节是后来《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初型。元代出了一批“水浒戏,从而使原来“水浒”的人物故事不断丰富、发展。元杂剧中“水浒”剧目有三十三种,仅写李逵的就有十一种。如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等等,已与后来《水浒传》中李達的故事情节有相当的联系,总体的故事情节更靠近后来的《水浒传》。“水浒”英雄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又发展到一百零八人。“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起义英雄的根据地也由太行山变为“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的梁山泊。李逵、燕青、武松、杨雄、张顺之事迹更丰富动人。

到了明代,施耐庵、罗贯中在宋元以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综合,进行艺术再创造,最后完成了这部英雄传奇小说的写作,创造了英雄传奇一类小说的高峰。

(0)

相关推荐

  • 【396】且看这般水浒

    非常感谢张镇楠妈妈和王雨欣妈妈的编辑整理. 23班 潘杰煜播报 23班学生点评: 潘杰煜播报点评 冯钰然 林冲的两捌胡,翩然风度在你的讲述中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听众眼前,原来,文武双全的林冲也并不全是好的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明代文学之五:《水浒传》

    中国明代文学之五:<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写的是宋江等被逼上梁山,起义造反,后来招安投降的故事.而水浒故事,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宋史.徽宗本纪> ...

  • “安”姓源流

    安,武陵郡(西汉高祖皇帝改黔中郡置武陵郡,治所一说在索县,即今湖南常德市东断港头乡城址村;一说治义陵县,即今溆浦县南马田坪乡梁家坡村西北).源出有熊氏.远古黄帝的第二个儿子叫昌意,被封于西戎,后来建立 ...

  • 简姓源流

    #简姓源流#这个姓氏虽然源流复杂,但大多数来自姬氏,对于考察姬周起源很有帮助,大家见过没有?[是黄帝子孙,姬族后裔.周朝春秋时期只有周大夫简师父.鲁大夫简叔二人.后有晋大夫狐鞫居,封给他的供养地名叫续 ...

  • “常”姓源流

    常,郡望为平原郡,西汉初置郡,治所在古平原郡城,即在今山东平原县南二十里.<汉书·地理志>记载: '平原郡,高帝(前201)置.莽曰河平,属青州.户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 ...

  • “乐”姓源流

    乐,南阳郡(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置郡,治所在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源出子姓.周朝诸侯国--宋国第十一任君主宋戴公,其子衍,字乐父,其后人以王父字为氏,故为乐氏.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有名将 ...

  • “郝”姓源流

    郝,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即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即大原市西南汾水东岸,汉代废止又重设,多次反复.但是,设置此郡时,治所多在晋阳).源出上古太昊氏(又称太昊伏羲氏).太昊的弟弟郝省封于郝,其 ...

  • “毕”姓源流

    毕,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到了西汉高祖二年,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即今河南洛阳).源出姬姓.周文王有一子名毕公高,周武王把他封到毕地,即今陕西西安西南,为毕国始祖,其后人以国 ...

  • “罗”姓源流

    罗,豫章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源系出祝融氏.春秋时期,诸侯国中有罗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唐代有武将罗艺.

  • “傅”姓源流

    傅,清河郡(汉高祖四年,即公元前203年置郡,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治所在清阳县,即今河北清河东南).殷商王武丁时期,有位地位很高的重臣傅说,古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 ...

  • “皮”姓源流

    皮,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即前114年,拆分陇西郡地置郡,治所在平襄县,即今通渭县平襄镇.东汉永平十七年,即74年,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即今甘谷县东.三国魏复名为天水郡,治所仍在冀县.唐武德元年,即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