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险
平险——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平”与“险”相对。平,平正:险、险绝。即书体结体、章法、分布中平正与险绝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书过程,宜先从平正开始,再追求险绝,最后达到平中寓险。晋代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此“平正安稳”指字的结体的雅致,平稳、安详。要求宇的结体有平正安稳、具横平竖直,有偃仰得宜、歆正合体、大小长短适度的一种中和之美。唐代孙过庭《书谱》云: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是孙过庭关于“平险”辩证关系的最著名的书法三阶段论。即平正一险绝一平正三阶段,实际上概括了学书从临摹到创新的全过程。最后阶段的“平正”不是第一阶段“平正”的重复,也不是第二阶段“险绝”的倒退,是经过“险绝”以后的归真返朴的“平正”,是将平正与险绝融会贯通的书艺的更高境地。宋代姜夔《续书谱》云:“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这指出楷书不宜拘于平正,认为唐楷应规入矩,以写得平正为好,这是世人俗见,是唐代书家过失。即“平正”非指点画之间的搭配平直相似,了无变化,而是指体势之平正,重心之平稳。凡一字之主笔,横画其势欲平,竖画其势欲直,能横平竖直,其体势自然端正,凡一字之次笔,欲其俯仰向背,参差不齐,其体势自然富有变化。故楷法应在平正之中寓险绝之姿。楷书之险其变化亦只在毫厘之间,故以匀称协调为主。明代曾启《论学书》云:“大抵,作书须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伸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则任心随意,皆合规矩矣。”此讲结体与用笔要先求平正,符合三人法度后,再进而求变化,求奇崛险绝。在平正与险绝相融后,再进而求变化,求奇崛险绝。在平正与险绝相融后,随心所欲,挥写自如。明代董其昌《容台集》云:“古人书皆以奇宕为主,绝无平正等匀态。”此指出作书以奇险纵放为主,绝不把字写成四平八稳和位置均等之态,即以奇为正。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云:“始自平整而追秀拔,终自险绝而归中和。”此指出初学书法先要把字写得平正整齐,进而追求写得秀丽挺拔,达到奇险峻绝后,复归中和之道,认为“中和”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清代王文治《快雨堂题·宋拓酸泉铭》云:“欧阳书以险绝为平,以奇极为正,徒赏其端凝,乃形骸之论也。”指出书法取势的着眼点,以险处奇处取代平正处。清代梁巘《评书帖》云:“须知始之平正,结构死法,终之平正,融会变通而出者也。”梁氏前后两个“平正”,前者是指把握字的结构章法,后者是指将平正寓于险绝,融为一体而变化出的境界。清代刘熙载《书概》云:“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拔转机关者也。”此指出写字结构以平正为尚,古人作书中的以偏斜取胜,当为追求“险绝”。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作书从平正一路作基,则结体深稳,不致流于空滑。《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险绝之后,复归平正’盖非板滞之谓,仍要衔接有气势,起旋有顿挫,写真一如写行草,方不类'算子书’耳。虽古人书皆以奇宕为主,不取平正,然为初学说法,不敢超乘而上也。”指出书法在结体、风格上主要分平正、险绝两路,要求平正之中寓险绝之态,险绝须从平正规律中出,于规矩之间寓迷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