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长的成就
一个退伍老兵、伤残军人,乡巴佬,30岁那年来到上海讨生活,然后就成为工部局火政处虹口救火会的小队长,10月后升为队长级督察,主要工作是白天在工厂中检查防火,晚上值班,出火警。
当年,他到上海码头下船时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没有海关,没有边防检查,然后在街上惊恐的发现,大街两侧路灯上,木笼子里挂着都是人头。那一年是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反共的大屠杀刚刚开始。
这个一战的退伍老兵叫路易·艾黎,新西兰人,在上海租界的工部局工作了10年。
在路易·艾黎与消防员的合影后有一台特号自动帮浦救火车。
这种车是由上海亨大灭火机厂生产。最大功率每秒出水可达32升,射程可以达到53米。
虽然震旦改装了中国第一台消防车,但是从1932年到1949年解放,一共才生产了12台,且只有两个品种。而亨大灭火机厂生产的救火车要比震旦多,共有八个品种,此外,亨大灭火机厂还生产两种规格的灭火汽轮,也就是消防艇。
(路易·艾黎)
当年,上海滩工厂林立,上海的大亨们主要以蚕丝、金融、船运发家的多,而生产救火车、灭火器这类公司根本入不了资本市场的法眼。
亨大救火车制造厂生产的“金兰牌”救火车功率与射程等技术参数高于震旦所生产的救火车,有资料说亨大救火车制造厂上世纪四十年代已倒闭,事实上五十年代初,这个厂还存在,财务运行正常,也许是在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与其他厂合并而更名。
1928年2月,一个叫吴明之的人创办了普球消防实验厂,这个吴明之是加拿大商务机构的高级职员。初创的厂子也就几个人,吴明之在办这个厂时,并没有从加拿大的商务机构辞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辞职一心办厂,工厂有所扩大,购置了机床,主要生产灭火器、水枪、水带结口,1945年的时候,开始收购军队淘汰的吉普车,然后拆下发动机,改装消防拖泵,1947年的时候改装过两台救火车。
1934年10月,明昌铁工厂成立,利用报废的旧发动机改装成船用发动机,后来,明昌铁工厂制作的炭代油装置获得成功,于是名声大振。
(炭代油车辆)
当年,中国公路上跑的汽车所用的汽油全靠进口,国内生产不出一滴油。所以油价极高,有“一滴油一滴血”之说。木炭代油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过滤后,用风机将一氧化碳吹入汽车发动机,然后火花塞点火产生推力,带动发动机运转。与现在烧天然气的车辆性质一样,只是需要在车上加装一个一氧化碳产生的装置。加一次木炭可以行驶4小时。发明这个装置的人叫汤仲明,曾在法国留学,当取得“木炭代油炉”专利技术后,汤仲明将此项技术性能和图纸公布,供社会各界无偿使用。而明昌铁工厂制造的这种一氧化碳产生器水准高,所以工厂发展很快,之后为当地改装过几台拖拉消防车,也利用吉普车加装消防泵改装过消防车。
(炭代油原理图)
1949年,上海已拥有188台消防汽车时,北京只有14台。
北京的第一台消防汽车是用张勋的官车加了一台消防泵喷成红色改装的。
1917年,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入北京,然后找到康有为等人,拥护溥仪复辟称帝,宣布取销共和,但是12天之后,被段祺瑞的“讨逆军”赶跑。
张勋的家在北京东安门内,前临古运河,那天早上共和军架起机枪和火炮,炮击张勋的府邸,先是东安门起火,接着一炮命中张府的客厅,另一炮击中戏台,张府燃起大火,张勋的汽车也中弹起火,被人推到了运河中。当时,救火会出人灭了张勋家的火,后来张勋的车让救火会打捞上来,归救火会所有,就变成了消防车。
张勋仓皇逃亡,藏到了荷兰驻华公使馆避难。辛亥革命后,“清室优待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原本溥仪还可以在紫禁城内居住,民国政府每年给一大笔生活费,这一瞎胡闹连紫禁城也住不成了,逃到天津德租界躲了起来。
中国最早的消防车修理业也产生于上海,因为救火车的增多,维修、保养成为难题,于是在191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在虹口救火会建立了一个铜匠间,设有机器、马达、板金等12个工间,由英国人管理,招收了一些技术工人,可以加工一部分车辆配件,也生产灭火器之类常用消防装备,这个修理工场后来改称为消防处修理厂,解放后成为了上海消防器材总厂。
当时的消防车数量少质量差,而且烧不起油,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谁家失火由谁家付救火车油钱的事。国内生产的消防车多是用二手车或报废车维修后改装而成,故障率极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新西兰远征军的退伍老兵,消防队长路易·艾黎是位伟大的人,在工厂检查防火时,发现上海童工的悲惨生存状况,于是,开始研究《资本论》,他的家成为共产党的秘密聚点和情报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艾黎放弃工部局的高薪离开上海,到武汉找到国民党上层,倡议国民政府创办中国工业合作社,在敌后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并为中国抗战争取外援资金。
利用赈灾的机会,给新四军送去粮食。
后来,路易·艾黎在甘肃的山丹建立培黎工艺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现在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
1954年后,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为对外宣传新中国的成就写就了60部著作。90岁那年,病逝于北京。
邓小平同志这样评价路易·艾黎:“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力的国际朋友有千千万万,像艾黎同志那样六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
路易·艾黎有一位英国朋友叫李约瑟写就了24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路易·艾黎还有一位美国朋友叫诶德加·斯诺,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了一本书叫《红星照耀中国》。在这本书中,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