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向成都知府上书为百姓陈情,本意是为了推销自己?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5期)

上文说到苏轼凭借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拿了个全国第二,一夜间名动京师,得到诸多名家的点赞。尤其是欧阳修,视苏轼如稀世珍宝,当做接班人来培养。

然而,还没等到父子三人从进士及第的喜悦中平静下来,四川却传来了一个噩耗,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因病去世。父子三人立即放下一切,回到眉山奔丧。

古代规定,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丧三年(实际是27个月)。守丧期间,子女不得出仕,不得婚嫁,不得娱乐,夫妻不得同房。

在为母亲守丧期间,苏轼兄弟俩又回到了几年前寒窗苦读的状态。这对于年少成名的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压一压心中的浮躁之气。

但是,年轻气盛的苏轼是闲不住的,他的出世之心也是如此的强烈。所以,当他听说成都来了一位新知府时,忍不住给这位新知府写了一封信。

新知府名叫王素,是真宗朝名相王旦之子,以直言敢谏著称。公元1059年春,王素从定州转知成都,苏轼久仰其大名,怀着极大的热情上书为百姓陈情。

这篇名为《上知府王龙图书》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治理蜀地,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苏轼认为,王素想要治理好蜀地,有两易和两难。

第一易是,王素出身名门之后,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思考的都是治国理政的大问题,现在治理一个小小的四川,自然是不在话下。(有拍马屁之嫌)

第二易是,之前几任知府不体恤百姓,官声不佳,老百姓受过不好苦。这就好比一个饿得要死的人,你给他一碗饭比千两黄金还要好。王知府只要稍微体谅一下百姓,百姓就欢喜得要死。百姓所求不多,治理也就不难了。

客观来说,苏轼所指出的这两易其实都很肤浅,甚至有些低情商,第二条更是把前任得罪完了。那么,他所说的两难能说到点子上吗?

第一难是,苏轼认为,养兵和爱民是治理地方的两大关键,需要平衡好。不给兵吃好穿暖,祸患马上就会出现,但容易解决;向百姓肆无忌惮的征税,一时不会发生祸乱,但隐患却很深远。一般的官员只知道安抚士兵,而不爱护百姓,这是为政短视的表现。

第二难是,四川人自古胆小,有了冤屈不敢申诉,就是申诉了,也不见得能得到公平处理。然而,天下的官员贪污残暴的居多,主动关心民情的少,被动的百姓遇上不主动的官员,官民之间的不信任和对立感就会越严重,治理也就越来越难。

苏轼所说的这两难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作为地方父母官,不应只看重维稳,而应该爱护百姓,主动的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处理,一切为时已晚。

上书的最后,苏轼还顺便推荐了一下自己的文章,说道:“旧所为文十五篇,政事之余,凭几一笑,亦或有可观耳。”希望王素能抽出时间看看自己写的文章。

有人说,苏轼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推销自己,好让王素以后能多提携自己。甚至还有人批评道,苏轼在守丧期间,就如此汲汲于功名,有亏孝道。

在我看来,这有些过于求全责备了。上书时,距离苏轼母亲去世已有两年,守丧即将结束,苏轼敢于仗义执言为百姓陈情,足见他的赤子之心,虽有拍马屁嫌疑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当时的苏轼只有二十四岁,正是一个人最为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年纪,在守丧即将结束时,为了自己的前程有所作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惜的是,王素收到苏轼的这道上书后,没有任何反应。对于一个已经进士及第的读书人来说,苏轼只能等到守丧结束后,再到京城寻找入仕的机会。现在的问题是,过了三年,朝廷还会记得他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