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派大星学习欣赏交响曲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认真做普及。欣赏古典音乐确实有所谓“门槛”,但走进古典音乐世界并不难。找到好听的旋律,保持对旋律背后的好奇心,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学习作品相关的知识,一步一步慢慢来,很快可以成为古典音乐达人。从歌剧、交响曲中的音乐密码到各时期作曲家的创作趣闻,再到各种乐器的代表作品,通过这一系列微信,欣赏音乐最实用的知识点将直达你面前。希望在这里,你能迈出古典音乐的第一步。

“一首绝妙的曲目,创意十足的音乐能够提供心灵抚慰,协助你构建起健康的心智。“

你以为这句话来自哪位伟大的作曲家?它其实是著名卡通角色、海绵宝宝的挚友派大星听到自己十分熟悉的悉尼流失泡泡鱼的《第六十七交响曲“忧郁的海洋”》时,发表的真知灼见。

悉尼流失泡泡鱼热衷交响曲创作

大概1680年代,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们在创作歌剧的序曲开始采用“意大利序曲”这一体裁,意大利序曲通常采用三种演奏速度来区分乐章,“交响曲”的前身由此形成。

此后,德国作曲家也爱上了“交响曲”。其中最热衷创作这一体裁的作曲家们当属“曼海姆乐派”,在这个小团体的努力下,交响曲的形制得以完善。

再经过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加持,交响曲由此登上音乐巅峰,成为了最受作曲家喜爱的体裁之一。

作曲家悉尼流失泡泡鱼一定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

从巴洛克时期出现,到古典时期交响曲这种音乐体裁成熟至今,能够创作六十余部交响曲的作曲家并不多,大概只有“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能与之媲美。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也是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创作领域的奠基人。

海顿一生创作了104首交响曲作品,与他同样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巨匠的“神童”莫扎特创作过41部交响曲。

从贝多芬开始,交响曲的规模被扩大,作品时长增加,织体更复杂,此后音乐史上能够创作几十部交响曲的作曲名家已经很少了。

到底是《第六十七交响曲》还是“忧郁的海洋”?

虽然没有查到太多关于作曲家悉尼流失泡泡鱼的资料,但能够推断它应该活跃在浪漫主义时期。

这位作曲家为自己的《第六十七交响曲》拟定了标题“忧郁的海洋”。

在浪漫主义时期,以勃拉姆斯、汉斯立克为代表的纯音乐派与以柏辽兹、瓦格纳为代表的标题音乐派在艺术理念上尖锐对立。悉尼流失泡泡鱼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柏辽兹的支持。

“标题音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是给音乐起个标题那么简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是作品的主标题。

这部作品还有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

由此这部作品就与作曲家本人的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当我们在听柏辽兹的作品时,其实是在阅读他的自传。

作曲家悉尼流失泡泡鱼所创作的《第六十七交响曲》既然被命名为“忧郁的海洋“。

那么作品一定在用细腻、丰富的音乐笔触去刻画海洋的深邃与忧郁,又用充满想象力的旋律去塑造忧郁这种情绪如同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的心理感受。

那么,“忧郁的海洋”到底听起来如何?

一个标准的交响曲由四个乐章构成。

通常,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为整部作品定下基调。这种基调不仅体现在调式层面,更体现在情绪层面。

比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从第一乐章中,与“命运”抗争的意味遍无处不在。

I. Allegro con brio (第一乐章 有活力的快板)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Georg Solti - Beethoven: Symphony No. 5

根据胖大星的讲述,在《第六十七交响曲》中,第一乐章应该是以快板的速度来演奏的奏鸣曲,作曲家大概会在这个乐章中去描述大海的大浪滔天,赞颂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章鱼哥的演奏,我们能了解到单簧管在这一乐章中处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也与我们之前提到的“曼海姆乐派”有关。

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们在完善交响曲结构的同时,挖掘了不少乐器的新音色,单簧管就是从那时起,由伴奏乐器变成了独奏乐器。

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通常是“慢乐章”。对于作曲家们而言,“慢乐章”是他们发挥旋律写作的才能,尽可能抒情的好机会。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一段为英雄送行的葬礼进行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一首充满民族特色的优美歌谣。

第二乐章:广板中国爱乐乐团 - HD-HALL2018-2019乐季中国爱乐乐团-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悉尼流失泡泡鱼的《第六十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一定会紧贴“忧郁的海洋"这一主题,相必也是一段情感浓郁,旋律悠扬的音乐。

慢乐章过后的第三乐章一般是谐谑曲或者小步舞曲,总之这一乐章与“舞蹈”关系密切。在悉尼流失泡泡鱼的这部交响曲作品中的第三乐章大概也会是海绵宝宝与派大星格外熟悉的舞曲旋律。

Symphony No. 7 in A Minor, Op. 92: III. Presto, Assai meno presto, Presto (第三乐章 急板)Arturo Toscanini;NBC Symphony Orchestra;Ludwig van Beethoven -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第四乐章通常是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大部分作曲家选用回旋曲式或者奏鸣曲式。

第四乐章通常是全曲最激烈的乐章,这种激烈往往有非常外在的表现形式。

比如马勒《第六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一把巨大的木槌猛然敲击大木箱的声响,经常令前排演奏员心头一颤。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6 In A-Minor - IV. Finale - Allegro ModeratoIván Fischer - Mahler: Symphony No. 6 in A minor

在《第六十七交响曲》的这一乐章中,忧郁的情绪将于大海猛烈对抗,至于孰强孰弱,恐怕还需要在作品中寻找答案。

撰稿 / 孙海杰

排版 / 智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