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下,你是一名理智的玩家,最近刚刚购入了一台全新的、性价比与口碑都还不错的中高端手机,或是攒了一台“甜品级”的电脑,在喜滋滋的完成了系统初始设定,打开自认为靠谱的那几个跑分软件,准备见证一下爱机性能。然后没过多久,你就陷入了震惊、怀疑,甚至是自闭之中。因为你发现,自己费心费力选出的,本应代表了当今中高端水准、具备绝对足够性能配置的爱机,在跑分软件看来却是“末流性能”。不仅进不了性能榜前列,甚至还会被告知,“仅优于所有(跑分)成绩的10%。”为什么明明应该是中高端的硬件设备,在如今的性能测试软件中却如此不受待见?难道是如今的玩家都那么有钱了?Emmmm……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跑分软件“歧视”中端甚至是中高端设备,早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但这种歧视却并无恶意。事实上,它可以说是由包含市场、技术、消费者习惯在内的三条因素,而导致的一个“杯具”。
最顶级的硬件设备和最主流的硬件设备,在性能上究竟有多大差距?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因时而异的。28核CPU,96GB内存和双路Titan RTX的PC遥想当年PC DIY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都是单核处理器,奔腾2的最高主频也就只比赛扬高个50%而已,超超频就能赶上。而如今,顶级的AMD锐龙2990WX(32核64线程、4通道内存)、顶级的Intel至强W3175X(28核56线程、6通道内存) CPU的综合规格和性能,已经达到了主流i5-9400F(6核心6线程,2通道内存)的起码四五倍有余。而在显卡方面,外媒STH的相关测试也揭示,只有超级玩家才能消费得起的Titan RTX NVLink(双卡),其光追性能已经达到了主流(实际上还偏高了一些)RTX2060的将近五倍。换句话说,如今的顶级电脑与主流消费水平的差距,已然是越来越大了。当然,同样的差距也发生在手机上。以大家熟悉的高通骁龙系列为例,同属一代的骁龙855 Plus和骁龙730,前者的理论GPU性能(1097GFlops)是后者(422.4GFlops)的两倍多。与此同时,由于在CPU和内存带宽上也存在差距,因此在实际的性能测试中,骁龙855 Plus的3D游戏性能更可以达到骁龙730的三倍左右。这也就是说尽管名义上一个是“旗舰”,一个是“中高端次旗舰”,但实际上的性能差距却几乎就是两个世界。
什么叫做性能测试软件?通俗来说,就是通过特定的模拟测试,考察硬件性能,对其进行打分和便于相互比较的自动化软件工具。因为要充分考察硬件性能,所以这意味着性测试软件必须保证充分兼容所有的硬件设备,特别是要及时针对最新、最强的硬件所增添的新功能进行适配。比如说,最新的正版3DMARK测试就增添了对光线追踪,对可变渲染率的针对性测试;比如说手机上的安兔兔V8版本,就对高刷新率(90Hz、120Hz)屏幕及Vulkan图形API等做了专门优化,以适配最新的机型。安兔兔V8的兵马俑场景,使用最新的Vulkan API更进一步地来说,测试软件必须要能够客观、直观地对不同级别的硬件给出对应的分数评价,而这就意味着,测试软件的测试项目、难度,或者说对硬件的压力,就必须超过当今最强最强的那一种配置才有意义。否则就会出现有一小部分顶级电脑因为成绩“爆表”,而得不到客观性能评价的结果。但是我们前面也说到了,如今的消费电子市场不比以往,顶级设备和主流设备之间的性能差距比过去其实是远远扩大了。而这也就意味着如今的测试软件,其压力也必须“水涨船高”才能保证测试结果客观公正。于是乎对于那些最强的电脑和手机来说,最新版跑分测试的压力或许是它们极限性能的一倍多或者数倍,但对于大多数主流设备,这就意味着跑分软件的压力是它们性能的可能十几倍到几十倍了——如此一来,低分自然在所难免。
我们相信能够点进来看这篇文章的读者,多半都是对自己所购买的电脑/手机性能比较在意,同时也熟知一部分性能测试软件的玩家。你们平时大概是会习惯于用各式各样的跑分软件来检验自己的爱机,也或许会在每一次超频/每一次更换硬件/每一次系统或者驱动大更新之后,习惯性地“跑个分”评估一下性能的提升幅度。但是,除了性能发烧友、除了深度数码玩家、除了喜欢炫耀自己设备的朋友之外,如今还有什么人会习惯于使用性能测试软件,特别是懂得使用最新版的性能测试软件呢?而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手机上的安兔兔、某大师,还是电脑上的PCMARK、3DMARK,他们服务器每天记录下来的,多半都是来自全球各地高端玩家的跑分成绩,多半都是大家公认的高端甚至顶级设备的跑分数据。相较之下,市面上的那些“高性价比”、“主流中高端”设备,反而就成为了跑分软件的“稀客”。因为懂得跑分的人多半不会购买这样的设备,而会购买此类设备的消费者,也多半不会去主动进行跑分测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6400万的高像素,三星GW1并非这么简单。
刚刚启用认证标准的WiFi6,要求变得已经愈发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