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上海)巴金故居、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这6座老建筑的故事--细说 2024-05-21 09:55:40 在上海这座从不缺少温度的城市里漫步,我们会发现“可阅读”的建筑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故事,更是上海的生命与记忆。一起来看看巴金故居、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这6座老建筑的传奇故事。武康路113号 高高的院墙,一扇大铁门,一幢为树木环抱着的小洋楼。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是中外文学爱好者向往的圣地。“我站在一个油漆得崭新的大门前。这是一条幽静的街道,完全摆脱了这个城市的喧嚣。我仔细端详着那崭新的电铃,忽然发现庭院里那棵棕榈树已经长得那样高大了,一扇扇大叶向墙外探身,仿佛在告诉路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默默地承受着风暴,却不曾被摧毁,一如庭院内它的主人。”(杨苡:《坚强的人——访问巴金》)很多人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推开这扇大门的。从建筑本身看,它只是普通的花园洋房。它建于1923年,最初的主人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巴金是1955年7月22日从中间人手里租这座房子,一住就是五十年。在这里,他创作了小说《团圆》(后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完成晚年巨著《随想录》,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这里还是中外著名作家聚集之地,谈笑间,书写不少文学史的重要篇章。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现场,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建筑本身。巴金故居,还完整地保存了巴金一家的生活形态和珍贵的家庭记忆。进入巴金故居主楼的门厅,右转进去的一个小间,是巴金家的饭厅,这里的一架钢琴,是萧珊用自己的第一部译作的稿费买来送给女儿的礼物。巴金故居坐落于一座大花园里,绿树掩映。花园曾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的地方,也是巴金散步、沉思的地方,它储存了这个家庭不同时代的记忆。巴金在作品中也提到过:“我家里有一块草地,上面常有落叶,有时刮起大风,广玉兰的大片落叶仿佛要'飞满天’。”(巴金:《〈真话集〉后记》)萧珊在时,曾经写信给出差的丈夫报告花的消息:“今天桂花开始开了,金桂、银桂都绽出几朵小花来,只是靠秋千的那枝依然故我。你回来之时,当然满园芳香了。”(萧珊1957年9月18日致巴金)而今,花木依旧,人却远去。武康路113号,作为开放的故居,迎接着来自各地的巴金的读者们。巴金故居开放时间:10:00-16:30(目前正在维修调整中,暂停开放)地址:徐汇区武康路113号美琪大戏院石门二路街道的南汇路旧名大华路,又名麦吉司梯克路,是以相邻的“大华饭店”得名的。大华饭店约于20世纪30年代初歇业,地块被分割后出让,其中位于西北角的地块于1941年由上海亚洲影院公司投资建设为“美琪大戏院”,对应的中文名称可以取为“大华大戏院”。可是,相近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742号)的原夏令配克大戏院在1937年已经改名为“大华大戏院”,于是,亚洲影院公司通过社会征求影院名称。据说,从1941年6月25日至30日,影院公司收到应征信二千余封,其中不少来信根据发声,取谐音为“美琪”。于是,该影戏院取中文名为“美琪大戏院”,影院公司也将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出品的五彩歌舞片,取中文名为《美月琪花》,作为美琪大戏院的首映片。美琪大戏院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美国近现代主义建筑,有明显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入口设计在现在的江宁路与奉贤路转角处,两翼对称直角展开;入口处的前厅设计为宽敞的圆形门厅和休息室、售票厅,建筑主立面以直线条长窗为主,休息厅宽敞明亮,门厅、楼厅、楼梯、穿堂功能明确,布局合理。楼梯与地坪采用当时流行的磨石子材料,柱子、壁面色彩新颖,观众席设计为楼、底两层,共1597席,座位宽敞舒适,音响设备先进,冷暖气设备齐全,是当时上海一流的影戏院。大戏院以大型歌剧、舞剧、音乐、舞蹈为主,兼放映电影,后改名为“北京影剧院”。1985年,恢复使用美琪大戏院名称。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址为江宁路66号。衡山路811号“百代小红楼”位于衡山路811号徐家汇公园内,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约192㎡,建筑面积480㎡,是带有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曾为百代唱片公司中国总部。这幢花园住宅由于其坡顶红瓦和周身红砖墙面,在沪上被称之为“小红楼”。200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小红楼当年是百代公司办公楼,底楼设录音棚,楼上为办公室和歌手休息室。由于拥有中国最早的录音室,这里曾聚集了上世纪初众多艺术家和明星。任光、聂耳、冼星海、黎锦光、陈歌辛等这些著名作曲家都在百代工作过。他们工作在百代,创作和灌录的作品也留在了百代。首先留下声音的是一批享誉菊坛的戏曲大师。谭鑫培、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袁雪芬等戏曲表演艺术家都曾在百代录音。上世纪30年代,歌曲和乐曲在唱片出版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黎明晖、周璇、周小燕、郎毓秀、赵丹、胡蝶、王人美、金焰等电影明星都曾来到百代公司的录音室一展歌喉。聂耳、冼星海、任光、吕骥等著名作曲家都曾在百代公司工作。大量歌曲的唱片都是在百代小楼里诞生的。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在此成立了上海唱片厂。《解放区的天》《我的祖国》《梁祝》等优秀音乐作品在这里面世。1980年代初,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在此成立。小红楼见证了中国百年唱片业的发展,堪称中国的音乐圣地。1990年代,该建筑改建为西餐厅,楼上保留了音像制品陈列馆,向人们介绍中国音像制品工业的发展历程。蒲西路166号最早的徐家汇天文台台址设在肇嘉浜西侧,就在新楼东侧。1908年,建设有轨电车通到了徐家汇,电磁部为避免电磁波影响,迁到了昆山陆家浜,后归到佘山。徐家汇观象台大楼,是亚洲最早的天文、气象、地磁研究机构“徐家汇天文台”于1901年建造的中心大楼。大楼建造时,徐家汇天文台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已经建立起庞大的事业体系。徐家汇的天文、气象除了研究之外,还提供社会服务,得到上海工部局、轮船企业的资金支持,实力充足后需要一个新总部。新楼是一幢罗马教会风格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立面北向、南对称的双阶梯连接门厅,大楼主体向两翼伸展,东西两端凸出,给人以扎实、稳固、向上的印象。门厅上面筑有钟楼,钟楼上面再安置砖木钢混合结构的测风塔,用以天文、气象的观察和测量。测风塔总高40米,在1910年徐家汇大教堂落成之前,这里与三里之外的龙华宝塔相呼应,望之高耸入云,登临则可远眺全上海。汾阳路45号在上海音乐学院对面的汾阳45号,有一座充满音乐感的西班牙风格老洋房。该建筑建由协澄洋行莫里森亨特里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承建,最早为海关税务司官邸。解放后一度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现为上海汾阳花园酒店用房,公众由此可一睹建筑的华美外观。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屋顶为红色筒瓦,正立面竖三段划分,一层和三层山墙上均有三扇圆拱帕拉第奥式长窗,阳台的铸铁栅栏,墙壁的壁灯,门窗纤细精巧的水泥砂浆雕饰,窗间的螺旋形柱,都呈现出精致的特点。底层是开敞式露台,三个连续的半圆拱形券门形成秀丽的门廊,以四根圆柱支撑。室内装饰十分雅致,底层的东侧是会客室,西边是餐厅,中间是大客厅,向南有落地门窗通往廊台。墙壁壁龛里有精致的朦胧浪漫的壁灯。门框和窗套是雕花红木的。所有这些设计充分体现了西班牙建筑的特点,蕴含着欧式建筑宁静和高雅的气质。华山路849号1号楼丁香花园是近代上海第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也是上海现存花园洋房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完好的顶级花园洋房之一。丁香花园始建于1862年,又在园内遍植丁香,以“丁香”命名该园。丁香花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和建筑风格。园内40亩土地上三分之二为西式园林,三分之一为中式园林。西式园林中有巨大的草坪,四周围以高大的香樟树。花园之东的1号楼为主楼,是上海第一幢西式花园住宅。这是一幢面向宽阔草坪的英国乡村式假三层小楼,红的木柱与白的栏杆错落有致,使洋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花木之中。楼前是英国式草坪花园,并恰如其名,种上了许多丁香树。东面有圆形荷花池和喷泉,南部则有大片草坪和一处中式园林。西式花园别墅的基调,融进了中国南方园林建筑的特色,结合得天衣无缝。 来源:上海发布、市文旅局 赞 (0) 相关推荐 上海漫游•⑥武康路及周边随拍 慵懒七月 06-25 阅读 613 关注 来自话题 #城市印象 2.6万篇 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在这里能免费索取到很多有关上海的旅游地图和介绍资料,还有免费的明信片赠送哦. 武康路278号的'思贤楼' ... 玩法‖5条全新微游线路!不可错过的静安11个打卡点位 值得一品的经典建筑 留下峥嵘岁月的红色场馆 文艺气息浓厚的小马路 岁月流淌下的人文底蕴馈赠 让人对静安这片土地好奇又向往 或许这就是你恋上TA的理由 5条微游线路 11个打卡点位 让大家闲暇时光足不出 ...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3) 苏杭日记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 ... 故事汇回顾 ‖ Vol3:欧陆绿廊,夏日武康 活动回顾 本活动回顾根据徒友炜玮的pyq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建于1907年,1943年更名武康路,德清旧名武康,有山叫莫干,山顶卧虎藏龙,汪精卫改福开森为武康源于此. 武康路1号 ... (34)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 武康路113号这幢独门独户的花园洋房是1955年经陈毅市长特批给巴金的别墅,建筑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后曾是前苏联商务代表处,它由一栋主楼.两栋小辅楼和一 ... 【上海老建筑-外滩:外滩信号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是上海市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建筑物.1884年, 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 ... 【记忆】建筑可阅读:这座闹中取静的老建筑,有着绚烂的彩绘玻璃 在静安区的陕西北路近南京西路处,有一幢闹中取静的老式花园建筑,它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十分吸引路人的目光,正面立柱古典挺拔,窗户玻璃色彩多变,南面大草坪映衬下,建筑更显得庄重典雅--这说的就是荣宅.它经 ... 人物|章明:爬上脚手架,听老建筑的“耳语” 章明主持了百余幢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在她看来,对待老建筑,不仅要修旧如故,还要对未来负责. (郭新洋 摄) 没想到90岁的女建筑师章明先生在天目西路上的公司,竟如此朴实无华.办公室里码得整整齐齐 ... 【记忆】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这6座老建筑的故事一一细说 在上海这座从不缺少温度的城市里漫步,我们会发现"可阅读"的建筑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故事,更是上海的生命与记忆.一起来看看巴金故居.美琪大戏院.徐家汇观象台 ... 【记忆】建筑可阅读:徐家汇这座老建筑里,记录着上海的百年温度 如今,在夏秋等天气多变的时节,经常会在手机.电台等多个媒介收到天气预警信息,方便大家生活.你可知道?早在1879年的夏天,徐家汇这座绿荫环抱的古朴建筑里,就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台风警报.那这座老建筑 ... 听听这些上海老建筑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老建筑的故事! 老电影咖啡馆 在文艺气息扑面而来的多伦路上有这样一幢西式小洋楼.它坐西朝东,砖混结构,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筑.1999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筹建期间改建为老电影咖啡馆,并 ... 上海最特别的路口,四角分别由四座老建筑坐镇,曾是上海的CBD 马路就像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它们纵横交错,与整座城市的运行息息相关.在人来人往的上海外滩,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在浦江两岸的风光上:很少有人会留意,外滩的背后,有一处堪称上海最特别的路口.十字路口的四个街 ... 走读上海 | 吴玥《 巴金故居》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寒假走读上海-14 巴金故居 新安江实验小学 四(3)班 吴玥 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主楼建于1923年.1955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此.在这里,巴金先 ... 走读上海 | 裘煜茜《走读大上海——巴金故居》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寒假走读上海-5 走读大上海--巴金故居 富春七小 四(6)班 裘煜茜 车窗外所有的事物都在倒退,而我的心情澎湃,一直在前进着.我期待已久的上海我来了. 这次参加活动的都是新朋友,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上海中山故居 故居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欧式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上海市区香山路.1918年,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后,由广东到上海,1919年底,加拿大华侨集资为孙中山购置此 ... 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的上海的故居 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的上海的故居从1922年8月到1924年初,李大钊接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进行会谈,促成以国共合作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图为孙中山上海故居,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