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中国的民居建筑(一)

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水乡民居与桥梁

有水之地自然也有桥,桥既是连接交通的重要设施,也是水乡一景。在水乡的街河水面上,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座桥梁沟通两岸,甚至在池边和屋宇之间,也有各式小桥搭连,造型各个不同,生动灵巧,优美异常,显出了江南水乡的动人风韵。

水乡民居中的枕流建筑

“枕流”就是整栋建筑都建在河面上的形式。窄的河面可直接凌空架梁,宽的河面就要在水里竖立石柱,以支撑上面的建筑物了。有些人家因为近河两岸都是自家房屋,便用“枕流建筑”把两岸的房屋连接起来,形成通连的一体。当然,“枕流”只能建在没有水路交通的地方,而且河面也必须是自家的私产。

水乡民居中的吊脚楼

吊脚楼就是指原有民居建筑的一小部分伸出在水面上,此部分大多必须依靠木柱或石柱等来支撑。伸出的这一部分可以是房屋的二层,也就是楼房的上层,也可以作为阳台来使用。它的下边还可以设踏步通至水面,以方便家人洗涤和取水。

水乡民居中的出挑

出挑就是利用大型的悬臂将房屋挑出,这种挑出的方法叫作“出挑”,同时挑出的部分也叫作“出挑”。出挑大的可以成为房屋的一部分;出挑小的则可以作为檐廊,类似于阳台;最小的可以只挑出一根靠背栏杆到屋外,乘凉、晒太阳、观赏景色等,是个很好的所在。

四水归堂式的皖南民居

四水归堂是一种合院形式的民居。皖南民居中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四水归堂”。所谓“四水归堂”就是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并且坡面斜向院内,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四面屋顶上流入天井院中。之所以要建成这种四水归堂式,除了环境与地区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一种寓意,即表示“肥水不流外人田”,聚气敛财,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正相合。

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形式

“四水归堂”说的是皖南民居院落中天井与房间的形式和关系,而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则是另一个概念。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两个三合院、两个四合院、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相结合等形式。其中,最基本的院落形式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其他形式则是在三合院、四合院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在一条纵轴线上前后院落的排列俗称“步步升高”。每一个院落都有一个正堂,四层院落叫四进堂,五层院落叫五进堂,皖南甚至有九进堂的。每进一堂便升高一级,风水上谓“前低后高,子孙英豪”。

皖南民居中的三合院

三合院是一个正厅和左右厢房,围合一个天井。三合院多为一进两层民居,正屋面阔常为三开间。楼上明间作为祭祀祖先的祖堂,左右次间作为卧室;楼下明间作为客厅,左右次间作为住房。三合院是皖南民居中最简单、经济的院落形式,被广泛地采用。

皖南民居中的四合院

四合院比三合院前面多了一个倒座房,带有门厅,因而成了三间两进形式。第一进楼下明间为门厅,两边为厢房,楼上明间是正间,两边是卧室;第二进楼下明间是客厅,楼上明间是祖堂。两进之间是长方形的天井,两侧沿着墙壁是廊屋,里面设有楼梯。四合院的倒座房是为了增加天井的气势,并显示家庭的实力而设置的建筑元素,实用功能并不是很大,所以四合院多为较富有人家所建。

皖南民居中的两个三合院组合形式

两个三合院组合的形式,也就是由两个三合院前后相连的宅院,最前部和最后部是围墙而不是厅堂,只有两院结合处的中部是一座厅堂。这种院落组合形式,是将中间厅堂分为前后两个空间,供前后两个院落使用。两个院落就像是背对背,各有一个天井。这样仿佛是中间两个厅堂合一个屋脊的形式,所以当地俗称“一脊翻两堂”。

皖南民居中的两个四合院组合形式

两个四合院组合的形式,就是由两个四合院落前后相连的宅院。这种院落组合形式,共有上、中、下三个厅堂,两个天井。上厅堂是祭祀五代以内宗亲的地方;中厅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是家政中心;下厅堂即门厅,是为烘托气氛而设置的。

皖南民居中的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组合形式

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的组合,就是由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前后相连组成一座宅院。它与两个四合院的组合形式相比,只有中部、后部两个厅堂,而前部大门处没有前厅,也就是没有下厅堂,只是一道墙而已。也就是说,这种院落组合形式,一般都是三合院式的院落在前,而四合院式的院落在后。

窑洞式住宅

从中国民居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窑洞民居是由原始社会的穴居和半穴居形式发展演变而来。窑洞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民居的一种。窑洞民居大多分布在呈现多种地貌的黄土高原地区。从建筑布局与结构形式上分,窑洞民居大致有三种,并且是以窑洞为居住形式的各个地区都同时拥有的几种形式。这些形式主要包括有靠崖式、独立式、下沉式三种。这种分类方法的原因是:虽然同处于黄土高原,但不是每块地方的地势都相同,所以依据具体的位置与情况,便挖建了不同形式的窑洞。

沿沟窑洞

沿沟窑洞属于靠崖式,它是在冲沟两岸壁面上的黄土层中开挖的窑洞。沿沟窑洞因为对着相对狭窄的沟谷,所以没有靠山式窑洞的开阔外部空间。但也正因为其外部的空间狭窄,才有避风沙的优点,可以调节小气候,窑洞内能够冬暖夏凉。

下沉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是在地面上向下开挖出的窑洞。因为在黄土高原上,有些地方也会是一望无际的平地,而没有天然的山崖或沟壑可以利用来开挖靠崖式窑洞,人们便开挖向下发展的地下窑洞。挖掘下沉式窑洞时,要在地面上先挖一个方形、凹陷的大坑,并使其四面垂直作为开挖窑洞的崖体,然后再像开挖靠崖式窑洞一样,在四面垂直的洞壁上向里水平地掏出若干口窑洞,形成一个由四面窑洞组成的位于地下的院落。

下沉式窑洞的院落大小

下沉式窑洞院落的深度,即院落内陆面到上面天然地面的高度,一般以10米左右为宜。太深出入不便,太浅窑顶不结实。院落的大小以长宽各9米或长12米宽9米两种形式最为常见。其院落的四面墙壁上都可以开挖两到三口窑洞,分别作为厅堂、卧室、厨房、储藏室、牲口房等。

下沉式窑洞的出入口形式

位于地下的下沉式窑洞必然要有一个出入口,经坡道或台阶上下。而出入口的形式略有不同,大致有四种,分别为直通式、通道式、斜坡式和台阶式。如果窑洞院落外面有一侧地形较低,可以通向外部,就可设直通式出入口;斜坡式是只有坡道没有台阶,可以通车辆;通道式出入口是最常见的,有台阶可上下;而台阶式出入口与其他不同,它不开在院落外,而在院内,挖院洞时顺势在一面墙上斜挖出阶梯即可,比较省工,但是却不方便设大门。

因为出入口形式的不同,台阶也有不同的安排。有整个台阶都在院内的,占用院落的空间;有院内院外各占一部分的;也有全部位于院外的,不占院落一点空间,此种较多见。

下沉式窑洞中的渗井

下沉式窑洞中的渗井下沉式窑洞院内除了各个窑洞外,还有一个向下开挖的渗井,深度一般在10米以上。平时可在井内放置蔬菜、瓜果等,可以保持其新鲜度。万一遇到罕见的暴雨,窑院内不能承受时,渗井就成了排水的好管道。下沉院内渗井的位置安排,还要依据风水,一般位于院落的西南方向。

独立式窑洞

独立式窑洞是在地面上用砖砌的房子,做成窑洞式的洞门,实际上就是现代建筑中的覆土建筑。独立式窑洞是三种窑洞中最高级的一种形式,也是造价最高的一种。在传统的独立式窑洞中,建筑最好的要数山西省平遥县。平遥民居一般是院落的形式,在这个院落中一般只有最重要的正房才是窑洞的形式,厢房和倒座房往往不是窑洞,只是单坡房顶的房子。这种窑洞式的正房就是独立式窑洞,并且多为三开间,当地人称之为“一明两暗”。也有少数为五开间。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它是老北京人最主要的住宅形式。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在元代时已成为北京地区的主要居住建筑形式。北京四合院是一四面围合的疏朗院落或院落组合,内部开敞而富亲和力,对外封闭有高度的私密性。依据主次与作用的不同,北京四合院主要有大门、倒座房、垂花门、屏门、正房、厢房、后罩房等个体建筑。北京四合院建筑的装饰装修丰富多样而雅致精美,尤其是砖雕最为突出。

傣族住宅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住宅,主要是干栏形式,即住宅的底层是架空的,一般不住人。其架空的高矮有别,矮的称为矮干栏,高的称为高干栏。傣族主要使用高干栏。又因为西双版纳盛产竹、木,所以傣族干栏民居主要以竹、木为建筑材料,其中竹子搭建的称为竹楼。竹楼大多建在坝区,也就是丘陵地带低洼的平地处,因而在每年雨水集中的时候,常会遇到洪水袭击。不过,因为竹楼的竹篾之间有很多空隙,利于洪水通过,所以不会发生水灾。如果洪水过大的话,还可以将绑在梁架上的竹篾拆除,以减低房屋的阻力,避免被水冲走。可见,竹楼是与当地的气候与环境非常适应的住宅形式。现在,傣族民居大都使用木材,而且木柱使用方柱。

贵州石板房

贵州地区的石板房是极为特别的一种中国传统民居形式,它也是贵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贵州石板房非常有特色,它的特色之处主要就在材料的使用上。它的材料就是石头,石头砌墙、石片作瓦,从外面看几乎全是石头材料。不过,里面的构架还是木材料。贵州石板房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周围的郊县和安顺地区的几个县。典型的贵州石板房为三开间,中央开间为堂屋,只有一层,而两端的房间各为一楼一底形式,这与一般地方民居突出堂屋的做法非常不同。这是因为早期的石板房,其两端的底层是用来圈牲畜的,人住在上层看护牲畜。

梅县围拢屋

广东等沿海地区,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很多的民居形式都以防御功能为主,广东省梅县的围拢屋即是其中之一。围拢屋的平面多为马蹄形,建筑前方有半月形的水塘,在房屋与水塘之间有一块较大的露天场地,是用来晒粮食的禾坪。禾坪与屋宇之间的大门是建筑物的正门,位于住宅的中轴线上。大门做得非常牢固,门扇的木料很厚实,并且多设置两个以上的门闩。两扇门板还带有企口,一扇凸起,一扇凹进,对应关紧以后,丝毫没有透空门缝,从外边无法将门闩挑开。围拢屋后部有个半月形的院落,称为龟背,象征长生不老、金汤永固。龟背后部外围建筑是围屋,也称枕屋或围拢。

围拢屋的组合形式

围拢屋的基本形式是三堂四横加围屋,另有三堂两横加围屋、二堂两横加围屋、三堂六横加围屋、二堂四横加围屋等变化形式。堂就是厅堂,分上堂、中堂、下堂,分别作为门厅、祭祀和待客厅、后厅。横屋是位于厅堂两厢、与中轴线平行的长形屋子。因为围拢屋后部的半圆形围拢,和前部的堂屋与横屋一样,也可以有数量多少的变化,一圈或两圈、三圈,所以,又有三堂四横一围、三堂四横二围、三堂四横三围,或三堂两横一围、三堂两横二围,或二堂两横一围、二堂两横二围,或三堂六横一围、三堂六横二围等不同的组合形式。

一颗印

一颗印形式的民居,主要为云南省昆明市附近的彝族人民居住。昆明附近的彝族历来与汉族交往频繁,生活的区域也较接近,所以在风俗习惯上与汉族相仿,他们所使用的一颗印式的住宅形式也是受到汉族的影响而形成的。一颗印住宅主要由正房、厢房和前部的大门、围墙组成,平面方方正正,就如一颗方印,所以称为“一颗印”。一颗印民居的正房一般多是三间,上下两层,前带廊或抱厦,屋顶较高,并且是两面坡硬山式。厢房又称耳房,也是上下两层。厢房虽然也是双面坡硬山式,但其朝向院内的一面坡较长,而朝外的一面坡则短。一颗印民居的外墙非常高,就连前方大门处的墙也颇高,并且前围墙上没有侧门和小门,既安全、独立,又显示出一颗印民居的外观特色。

(0)

相关推荐

  • 应可军 | 安居知乐万事足

    安居知乐万事足 文/应可军 宁海俗谚道:"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本地风俗,对砌屋是十分注重的,一般家庭重大投资以建屋为优先考虑.过去相亲,往往先了解男方有没有房屋,嫁人也嫁长子为 ...

  • 院落设计效果图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民居的一种复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合院或长方形的院落,是典型的汉族民居形式.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的民居.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四合院的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其中以山西.陕西 ...

  • 山西传统民居探析

    杨 平 颜纪臣 作为中国民居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西传统民居以其类型丰富.独具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固有的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山西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逐步形 ...

  • 说起陕西民居, 你可别说只有窑洞!

    说起陕西民居, 你可别说只有窑洞! 你见过什么样的陕西,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还是巍峨绵延的秦岭山脉:是漫天飞扬的茫茫黄沙,还是风情无限的长安飞絮:是厚重朴实的窑洞,还是-- 每每提到陕西特色的传统民 ...

  • 民居|中国的民居建筑(二)

    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三坊一照壁 坊是 ...

  • 马头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的重要特色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的重要特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从外形看颇具风格, ...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闽南古厝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 ...

  • 中国四川民居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四川,简称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 ...

  • 汇总|中国各地民居建筑

    中国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内外环境,还是它的装饰.形制.格局布置,都反映了及其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 本文就以"江南民居.徽州民居.西北民居.晋中民居.北京民居.客家民居.少数民族民居"这 ...

  • 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砖雕装饰的形成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民居建筑中的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在艺术上,砖雕远近 ...

  • 中国北方民居建筑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民居建筑中的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在艺术上,砖雕远近 ...

  • 中国的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水乡民居与桥梁 ...

  •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

    中国古代民居建筑 民居概述 如果说哪一种建筑最多.分布最广,那自然要属老百姓的住房了.古民居建筑近年来不但引起有关专业人员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前往参观.访问.安徽徽州西递古村.水乡周庄.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