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一天时间游览京都,我要选择哪里

研修完池坊总部的花道特别讲习会后,我的京都之行只剩一天了。

京都在一千多年间一直是日本的首都,时间淬炼下,韵味悠长。不是总听说,要想看唐朝,就去日本嘛。也许,日本的京都最像,因为这里就是效仿唐时长安而建。

京都的古迹建筑和神社庙堂那么多,京都御所、二条城、清水寺、金阁寺、琉璃光院、三十三间堂……?一天时间,去哪里,去几处,这是个问题。

做了点功课,京都御所(皇宫)需要预约,清水寺赏红枫,琉璃光院看倒影……而二条城整个四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日本是如何走向明治维新的,相较之下,我决定去寻访二条城。

寻访那天,下着微雨,我步行从主干道上随意折进一条小路,一家卖古着饰品的店铺门口贴地摆放着一团花簇,在阴雨天格外明妍。

行走在京都,总发现不管是现代化的公寓,还是传统的日式町屋,门口都会腾出地方摆放修饰打理过的花草树木。好像没有花就显得无礼一般,钢筋水泥也变得柔软、温暖。

去二条城的路上,一家墙壁涂成米黄色的町屋门口摆放了盆红枫,那姿态,就像直接插制好的一盆生花,热情待着客。不管是屋主人,还是我,都被这些花草愉悦到了。

【二条城来龙去脉】

二条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位于京都市中心,因为对周围建筑有高度和风格的要求,所以二条城在现代化的都市森林中,依然醒目。

这就是二条城的正门——东大手门,梯形的城墙,下部是石块,上为白色,至于为什么涂成白色,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白墙映衬下的黑门,再加上金色,相当有气势。

熟悉日本历史的人一定对这三个人不陌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而他们都与二条城有紧密的关联。

二条城最早是织田信长所建,后为丰臣秀吉继承,毁于战乱后,德川家康重建了它,并一直保存至今。

“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大名鼎鼎,在日本历史上,他结束了一个时代(漫长的战国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时代(繁华的德川时代,也就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又名江户时代)。

今天看见的二条城就是江户时代(1603-1867年,相当于明末到清末)的建筑遗迹。1601年,德川家康出于双重目的重建了二条城,一是为保卫京都御所,二是为德川家族在京都建设一个据点,方便他们从江户(东京)来京都拜见天皇时下榻。

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持续了十五代,一直到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在二条城宣布将政权交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在大门的左边有一个女士照相,身后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今年是纪念大政奉还150周年)

“大政奉还”也宣告了德川幕府时代的终结,日本历史进入了明治维新时代。那时正是清同治年间,慈禧、慈安垂帘听政,日本这个从隋唐时就开始跟随、学习中华文明的国家开始追随西方,自此走上了近代社会的舞台。

此后不久,二条城隶属皇宫,成为了皇室的别墅——元离宫二条城。

【二条城唐风建筑】

从东大手门进入,不见青砖,全部是砂石铺地,有一种柔软的舒适脚感。

路过瞭望和防御的东南角楼,会看到这个堂皇的唐门,这是二之丸御殿的大门。因为有明显的唐风,故称唐门。不同于中国屋顶覆瓦,唐门上铺设了多层的桧柏树皮,因为自然风雨的冲击侵蚀,每三十年要更换一次,造价不菲。

柱子用铜板装饰,錾刻有和风花纹,黄色部分是金箔,黑色部分用墨涂染。

细细看来,华丽气派的立体透雕有象征长寿的松鹤、松竹梅以及牡丹和狮子,还有龙纹,这也体现了德川家族凌驾皇族的野心,这个大门也是同时代最大的唐门了。

仙鹤上下都有一种金黄色的菊花徽章,那是天皇家的皇徽。二条城中有两种家徽,一个是德川家的葵花家徽,一种是天皇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的菊花。

当时,天皇下令,在二条城中凡是比天皇徽章高的德川家徽必须卸下,或者是把皇徽架设到比德川家徽高的地方。不过据说,有一处屋梁上的德川家徽因为太高,无法取下,而成为二条城中唯一家徽高于皇徽的特例。

也不知道是哪一处的屋梁,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度的原因。

唐门内就是日本的国宝——二之丸御殿,德川家的将军们就在这里接见大名以及朝臣。这里被指定为国宝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殿内的障壁画(日本一种极具特点的室内装饰壁画)。

当时年轻的幕府画师狩野探幽风头正健,以他领衔的狩野派在御殿金色华丽的障壁上,画上国宝松、老鹰、老虎、仙鹤与四季花卉,甚至还有杭州西湖的景色。

基于文物保护的关系,殿内不允许拍照,我从网上找了张照片,这就是二之丸御殿中的主室,壁上全画着姿态遒劲的松。看过《大奥》的也可以脑补那个场景。

(图片来自网络)

殿中要脱鞋参观,走在书院风格的大殿内,还可以体验这里独特的“黄莺走廊” 。走在这样的地板上,会有像黄莺鸣叫的声音传来,据说是为了防范刺客设计出来的。估计是人太多的缘故,我没太听到地板的莺声。

印象深刻的还有为了把钉眼掩盖起来的“钉隐”,上图中两张柱子之间横着的铜制装置就是钉隐。

以我对日本建筑有限的认知,既有丰臣秀吉喜欢的黄金屋般的奢华,也有千利休中意的素朴草庵,二条城外覆白墙素纸,房间中却金黄满眼,上下左右皆有图案,色色不同,这其中透露出来的等级观念和审美意趣值得琢磨。

【二条城内日式庭园】

二条城中有三处庭园,都精心设计修饰过,这是第一处——二之丸庭园。

有泉自一角流出,大小不一的石头按照自然之姿摆放,看似随性,实则有意,各色树木于其间高低错落,这也是高于自然的妙处。中有小岛,岛上有三块大石,据说是为了模仿我们的蓬莱胜境。

当年德川家康重建二条城只有二之丸的部分,也就是到这里的庭园部分就结束了。规模不大,护城河很窄,庭院也不是很阔,有说是因为德川家康刻意为之,这样就没有办法使长刀,不易行舟,还正好可以提高火枪的命中率。

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为了迎接水尾天皇的到访,对二条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装修,加筑了本丸和天守阁,二条城才有了今天的样貌。本丸可以理解为二条城里又套了一个内城,上图这条河就是城内的护城河。

里面便是二条城第二处庭园——本丸庭园,一棵红枫在绿色中脱颖而出。

这就是整个二条城中年资最浅的庭园——清流园,在1965年,京都市从豪商角仓家宅收集建筑材料、点景石、古树等建造的。

清流园西边有一个茶室,叫“和乐庵”,是仿日本茶道流派表千家茶室——“残月亭”建造的,这里提供午餐和抹茶。就着窗外美景和榻榻米下的电热毯吃饭,舒坦,我保证。

清流园东边是一大片西式草坪,正好有对日本新人在举办婚礼。

这是清流园中的西式草坪,草坪上点景石很像一个带着脸谱的狮子,在树影中慵懒地休憩。

城中巨大的银杏树叶飘落下来,天地玄黄,我于其间。

穿过桃山门,还有一株银杏孤寂地立在城墙边,因为周围没有其他树木映衬(我猜,城墙周围因为安保原因不能种植太多高大树木)。

走远了,再回头,那景象,就像湖中心只长着一树银杏,飘落下一圈黄叶,日本文化中的侘寂美学顿时有了注脚。

【二条城中“红叶狩”】

这里也是日本赏樱的胜地,此时樱花当然是没开,但恰有一株枫叶正红。

日本人把红叶比作只在秋季出现的华丽小兽,而且稍纵即逝,人们要像猎人那样追寻红叶的足迹,这就是日本“红叶狩”的由来。

为了辅助人们进行“红叶狩”,各大电台、报纸、景点还会发布“红叶情报表”,告知人们红叶今天奔跑到哪里了,变红的程度和时间如何等。

我幸运地等到了这头小兽。

【登高遇见二条城的夕阳】

二条城内的西南角有一处制高点,这就是防御瞭望的天守阁,目前,天守阁只剩了一片遗址平台。

从石阶爬上天守阁,等候了一会,想看看一整天的阴雨天气,会不会在夕阳有变化。果然,夕阳下染着金光的二条城和远处的京都景色让我遇到了。

【夜晚的二条城】

虽然我已经在二条城中逛到了闭园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响起,拍到二之丸御殿前空无一人的照片,但看到晚间还有庆祝“大政奉还”150周年的金鱼展时,我又重新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购票,来看夜间的二条城。

队伍很长,从城外排到城内,但极有秩序。每次迂回到唐门前,我都拍一张。

日本人对于鲤鱼有特殊的好感。中国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传入日本后,江户时代的武士为了孩子可以立身出头,每到端午节,就会升起鲤鱼形象的旗子(鱼帜);明治时代以后,四民平等,一般家庭也普及了这一习惯。

排队看金鱼展的人非常多,我在想,不知和他们喜欢鲤鱼有没有关系。

我对金鱼的兴趣没那么浓厚,只是想感受下夜晚的二条城。从城中走出来,东南角楼映在护城河中,与二条城的历史、建筑、绘画、园林、红叶、金鱼……融合在一起,我想,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读者赞赏,请点开这里,长按识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