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汤,闹钟和零钱罐——2017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的观察┃周末雅趣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在家宴请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他拿出一大盘腰果,让大家休闲,没几分钟,装腰果的盘子就快见底了,他担心大家光吃腰果就吃饱了,于是立即把盘子拿起来,拿到厨房去。

当塞勒返回客厅,众宾客都显得十分高兴,感谢他的理智,让大家得以留出肚子,享受美食。正在享用的腰果被拿走,宾客们不生气反而高兴,真是让人奇怪?

依据经济学原理,这群宾客表现,被称为“动态矛盾”。人们一开始喜欢A,喜欢的强度也远胜于B,到最后B却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这种动态矛盾,似乎随处可见。例如,在周六的早上,你打算去运动,而不是看电视,最终却还是窝在沙发里看足球比赛。要如何理解这种矛盾的行为呢?

▍「计划者」与「行动者」的拉锯战

人们的激发状态,会随着时间变动。当你肚子正饿,厨房里正好有盘腰果,我们就可以说,你正被腰果所激发,处于热状态;而当你在遥想周六晚餐前吃多少腰果时,同样被腰果激发,处于冷状态。一件事物,若让我们在热状态的消耗大于冷状态,该事物就「具诱惑性」。

多数人知道诱惑的存在,也都会采取行动,努力抗拒诱惑,但大多数人,往往低估了激发状态的影响。我们处在冷状态时,往往会高估我们处在热状态的自制力,此时人们的行为被欲望所支配。于是,我们常常会低估周遭环境,对选择施加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正在节食的你,应朋友邀约出席一个饭局,你自认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嘴,最多只喝一杯酒,绝对不碰甜点,但当服务生推来一车诱人的甜点时,你会觉得尝两口也不会怎样;在大甩卖时只准备买打折货的你,最后却买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只是因为它是正价的3折。

自制力是个复杂的问题,一个人的内心,同时住了两个“我”:一个是审慎理智的「计划者」;一个是短视冲动的「行动者」。计划者追求长远利益,行动者追求眼前享乐,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计划者就必须不断应对行动者的“捣乱”,但是行动者的神经敏感,稍微受点刺激,便经不住诱惑。这两个“我”常常会发生严重的冲突,但最后,总会有一方败下阵来。

▍「一不小心」就吃多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将自己,设定为「自动驾驶」模式,不太注意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周六早上,你开车去超市,却不自觉地往上班方向的那条路上开去;周日早上,你和往常一样,边喝咖啡边看报纸,却突然想起和朋友的约定:早上一起吃早餐。吃是最容易让人心不在焉的事情,很多人会眼前摆着什么,就往肚子里塞下什么,这就是一大碗腰果很容易被吃光的原因,即使人们知道,接下来还会有更为丰富的美食上桌。另一个容易吃多的零食,非爆米花莫属。每个看电影的人,都免不了买一大桶爆米花,即使爆米花的味道并不算好。

汤也是如此。汪辛克做过一项实验,他请实验者坐下来,喝一大碗西红柿汤,并要求他们尽量喝。实验者不知道汤碗经过特殊处理,会自动加汤,不论实验者喝多少,都见不着汤碗的底。很多人心不在焉,就一直不停地喝。这个实验说明:大盘子,大包装,会让人们吃下更多,这是一种充满恶意的设计,你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 胖个十斤。

▍会“躲起来”的闹钟

人们为此想了很多提高自制力的办法,比如在购物前,会列出清单作为提醒;用闹钟提醒自己与朋友的约定;或让伴侣阻止自己吃甜点…… 但很不幸,这样的计划往往还是以失败告终。

行动者通常很难控制,不论计划者多么努力。乐观的计划者将闹钟设定在6点15分,预计时间一到,就起床开始充实的一天;一心想睡觉的行动者,却会把闹钟按掉,放任自己睡到9点。有些计划者,甚至会把闹钟,放到房间的另一端,这样行动者就必须起床,才能关掉闹钟,但是行动者在关掉闹钟之后,又爬回了床,一切前功尽弃。

难道我们就对自己的懒惰,毫无办法了吗?所幸,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决定伸手帮助计划者。

你听说过「克拉奇」(Clocky)吗?它是一种「会躲起来的闹钟」,你只有起床才能把它找出来。机器会设定几分钟,让你赖床,但时间一到,克拉奇便从床头柜跳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并发出恼人的声音。唯一能把这东西关掉的方法,就是下床把它找出来。届时,不论多么困倦的人,脑子也一定清醒了。

 ▍不妨为计划下赌注

还有很多策略,可以控制住难以驾驭的“行动者”,场外的协助就很有用。最派得上用场的,就是为自己制定的计划下赌注。

Romalis与Karlan这两位经济学家,就为自己的减重计划,在对方那下了赌注。他们达成协议,计划在9个月之内,减重30磅,若其中一人没有做到,就必须付给对方一万美元。

结果可想而知,两个人都达成了目标,因为谁也不想损失这一万美金。接着,他们又设定了更困难的目标──维持体重不反弹。任何一人只要提前一日告知对方,就可以随时请对方去测体重,超过目标体重的一方,就必须像上个赌那样,付给对方1万美元。最后的结果是,只有一次有一方体重超标。

若将类似的做法正规化,也许可以强化人们在某些方面的自制力。人们希望政府可以起到强制的作用,明令禁止如吸毒、嫖妓、酒驾等一系列行为。另外,美国有些州,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赌徒自制,那就是可以让赌徒自己,把自己列为赌场的黑名单,这不是强制规定,符合我们对自由主义的定义。

▍圣诞储蓄俱乐部,存钱比取钱简单

很多情况下,市场自身就可以提供强化自制力的服务,无须政府介入。事实上,企业在协助人们提高自制力的同时,也能赚一笔。

曾风行一时的金融服务──圣诞储蓄俱乐部,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11月时(感恩节前后),客户到银行开户,同意一年内每周往账户存入固定金额(如10美元),过程中不可提现,期满领出时,正好赶上圣诞节购物季,而账户的利息通常接近于0。

这就奇怪了!这种账户既没有流动性(一年内不可领出)、成本又高(每周必须存钱)、报酬率还几乎为0,这种机构竟然还能风行一时?

实际上,对于那些因为缺钱,而无法开心过圣诞节的家庭来说,他们的解决之道就是加入俱乐部。定期存款的麻烦,利息的损失,和没有钱购买圣诞礼物相比,不值一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服务的设计思路是存钱比拿钱方便,很难将钱取出,是整个设计的精髓。圣诞储蓄俱乐部到现在还存在,但有了信用卡之后,很多家庭已经没有这样的需要了。购物可以提前消费,人们不必再为圣诞节存钱。

这当然不意味着,信用卡比俱乐部服务好。信用卡既没有利息可领,又不能动用现金,听起来似乎更差,但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刷刷刷。

所以你这个月的信用卡,还完了吗?我想最能激起人们自制力的办法,还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账单吧。

编辑:Joy 格式:黄牛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