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x+1猜想的奇数体系构建及分析20210819
基于3x+1猜想的奇数体系构建及证明
张林峰2 吕智林1
(1、广西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华蓝设计(集团)公司,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通过分析奇数在3x+1猜想迭代过程中的特点,构造了奇数的表达式,建立了相关的定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奇数体系。假设存在不符合3x+1猜想的奇数,并构建相应的奇数体系。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不同的奇数系,可知任意大于1的奇数经有限次迭代后不会等于其自身,也不会趋于无穷大,即3x+1猜想是正确的。
关键词:3x+1猜想;数论函数;奇数系
中图分类号:O156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Proof of Odd System Based on 3x +1 Conjecture
ZHANG Lin-feng2,LU Zhi-lin1
(1.College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2.Guangxi Hualan Design & Consulting Group,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dd numbers in 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3x +1 conjecture, an odd number expression is constructed, and a related theorem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a corresponding odd number system is constructed. Assume that there are odd number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 3x +1 conjecture, and build the corresponding odd numbers system.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wo different odd number systems, we can know that any odd number greater than 1 will not equal itself and will not tend to infinity after finite iterations, that is, 3x+1 conjecture is correct.
Key words: 3x+1 conjecture; Arithmetical function; odd system
3x+1猜想流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称为科雷兹(Collatz)问题,其基本描述为:任给一自然数n,若n是偶数,则除以2,若n是奇数,则乘3加1。然后对得到的结果继续进行上述操作,经过有限次运算,最终的结果为1。
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
任给n∈N,定义数论函数C(n)为:
(1)
3x+1猜想形式上非常简单,因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但实际上解决起来却异常困难,迄今为止未被证明,成为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数论和数学分析两个角度出发。
把3x+1猜想的表述改变一下,设初始正整数是n,上述操作得到的数列中一定有个最小值S(n)。那么3x+1猜想就是说
。于是,很多数学家开始研究S(n)的性质,比如去寻找S(n)可能的上界f(n),即S(n)≤f(n)。基于概率和密度分布,人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1976和1977年,Terras、Everett相互独立地证明了,几乎对所有的正整数n(在自然密度意义下),有S(n)≤n。1979年,Allouche证明了,对任意a>0.869,几乎对所有的正整数n(在自然密度意义下),有
。1994年,Korec证明了,对任意a>ln3/ln4≈0.7924,几乎对所有的正整数n(在自然密度意义下),有
。2019年,陶哲轩利用偏微分方程对上述一些成果进行了改进,证明了只要{f(n)}是一个趋于正无穷的实数列,那么几乎对所有的正整数n(在对数密度意义下).有S(n)<f(n)。
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构建某种形式的奇数体系,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三个定理的提出及证明
3x+1猜想所考虑的是全体自然数,显然若所有的奇数(或偶数)都符合3x+1猜想,则全体自然数也符合3x+1猜想。下面,我们只考虑奇数。任取一个奇数n,作运算
,其中k是使偶数
能被
整除的最大自然数。则如(1)所示的Collatz函数可改写为
(2)
其中
表示自然数中全体奇数的集合。根据上述公式,每一次迭代都会得到一个奇数。
如果一个奇数n符合3x+1猜想,即经过有限次迭代运算后等于1,考虑把迭代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则该奇数可以表达为:
(3)
式中j,m,pi为正整数,且
,j为n迭代到1时乘3加1的次数,m为除以2的次数。比如7的迭代轨迹为:
,则:
为便于叙述,定义函数S,若奇数n经过有限次迭代得到1,即符合3x+1猜想,则
,否则
。提出定理如下:
定理1 对于奇数n,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证 若
,则奇数n可表示为
奇数4n+1可表示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且4n+1与n 需要相同的运算次数到达1,只是第一步运算时,n要除以
,而4n+1要除以
。
若
,则奇数4n+1可表示为
在上式中,需要确保
。由于
,又因为n是奇数,所以在对4n+1进行第一步运算时,除数必然不小于
,因此
。所以若
,则
,且n与4n+1 需要相同的运算次数到达1,只是第一步运算时,n要除以
,而4n+1要除以
。
定理2 对于奇数n,且
,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证 若n为奇数,且
,则n可表示为:
,其中k为自然数。由于
,则:
同时,
由上式可知
,
的第一次迭代运算为乘3加1除以4,剩余的迭代过程与奇数n相同。
由于
乘3加1除以4后,其值为n,显然如果
,则
定理3 对于奇数n,且
,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证 若n为奇数,且
,则n可表示为:
,其中k为自然数。由于
,则:
同时,
由上式可知
,
的第一次迭代运算为乘3加1除以2,剩余的迭代过程与奇数n相同。
由于
乘3加1除以2后,其值为n,显然如果
,则
2、基于3x+1猜想的奇数体系的构建
依据上一节提出的三个定理,本节基于3x+1猜想构建一个奇数体系。
先构建一个基础数列
,令
,
,即1,5,21,85,…。不难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根据定理1可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
,且只需一步运算就等于1。
从数列
的特点可知,其任意三个连续项除以3之后,余数必定是0、1、2,只是次序有所不同而已。若
,则令
,以
为首项,根据基础数列
的构建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数列;同样,若
,则令
,以
为首项,根据基础数列
的构建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数列。根据定理2、3可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
,且只需一步运算就等于
。
对于新构建的数列,重复上述步骤。
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奇数体系,体系中的每一个数n,都符合
。模仿Collatz树的形式,上述奇数体系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的形式。
图1 基于3x+1猜想的奇数树
Fig.1 The odd graph based of 3x+1 conjecture
对于上述奇数系或奇数树,继续证明两个问题:1,若
,则奇数n必包含于其中;2,按照上述法则构建的奇数系中不存在任意两个相等的元素,或者说,奇数树中任意两个不同位置的数不相等。
先证明第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奇数n,若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1,则可得等式:
,即
当k为偶数时,n属于基础数列
;当k为奇数时,容易证明n不是整数。由此可以进一步获知,式(3)中m与p的差为偶数,若
,则括号中的表达式含有因子3,可以约掉,所以为了保持表达式的唯一性,需要
。由此可知,任何一个奇数n,如果只经过一次迭代运算就得到
,则n必属于基础数列
。
基础数列中的任一元素
,若
,则可表示为
。若奇数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
,则可得等式:
,即
根据上一步的分析可知,k必须为偶数,否则n不是整数,而最小的偶数为2。结合定理2可知,若奇数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
,则n必属于以
为首项的数列,且
。
同样的道理,基础数列中的任一元素
,若
,则可表示为
。若奇数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
,则可得等式:
,即
根据前述的分析可知,k必须为奇数,否则n不是整数,而最小的奇数为1。结合定理3可知,若奇数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
,则n必属于以
为首项的数列,且
。
基础数列中的任一元素
,若
,则可表示为
。若奇数n经过一步运算就等于
,则可得等式:
,即
显然上式中的n不是整数,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奇数n。据此,我们可知:对任一奇数进行迭代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一元素
,满足
。
对于新得到的数列,可以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任何一个奇数n,若
,则n必属于上述奇数系,即必然位于图1 所示的奇数树中。例如,经过一次运算等于1的奇数必属于数列:5,21,85,…;经过一次运算等于5的奇数必属于数列:3,13,53,…;经过一次运算等于13的奇数必属于数列:17,69,277,…;等等。
下面分析第二个问题,即同一个奇数不会出现在两个不同的数列中,或者说,奇数树中任意两个不同位置的数不相等。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奇数树中,除起始位置的元素为1外,不存在其它值为1 的元素。由于整个奇数体系中的每一个数列都是从一个不等于1且模3不为0的数衍生出来的。由于1经过一次迭代后其值仍为1,上述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存在两个奇数a=b,位于奇数树上不同的位置。当对a和b进行迭代运算时,如果经过相同的迭代次数其值为1,由于运算规则相同,则每一次的迭代结果也相同,根据数列的生成和奇数树的生成过程,显然a、b不可能位于奇数树上不同的位置。如果经过不同的迭代次数其值为1,则迭代次数多的数会首先等于1,这与前述结论相矛盾。所以,上述奇数系中不会出现相同的元素,或者说,奇数树中任意两个不同位置的数不相等。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知我们基于3x+1猜想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奇数系,即对于自然数中任意一个奇数
,若n经过有限次迭代运算后等于1,即
,则n必属于该奇数系,位于图1所示的奇数树上。同时,该奇数系中的任一元素n,满足
。
根据上述论证,为便于后续分析,继续引入两个定理。
唯一性定理:对一个奇数进行迭代运算时,其每一步的结果都是唯一的。
根据算术基本定理,每个整数的素因子分解形式是唯一的,上述唯一性原理显然成立。
紧凑性定理:在奇数n和4n+1之间,不存在任何整数,其经过一次迭代后的值与n和4n+1经过一次迭代后的值相等。
根据定理1可知,奇数n和4n+1经过一次迭代运算后,其值相等,只是在迭代运算中若n除以
,则4n+1需除以
。
不妨令
,则
,
假设存在奇数m,
,经过一次迭代运算后,其值也是g,则
。对比n和4n+1的迭代值,h的取值应满足
,由于h为正整数,则
所以
,根据前述分析,由于
,m不是整数,显然紧凑性定理成立。
3、不存在其它的迭代循环或趋于无穷的情形
根据定理1、2、3,提出三个新的定理:
定理4 对于奇数n,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定理5 对于奇数n,且
,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定理6 对于奇数n,且
,若
,则
;反之亦然,即若
,则
。
由于定理4、5、6与定理1、2、3互为逆否命题,显然成立。
假设在自然数中存在奇数n,满足
,z是其中的最小值。利用与上一节相类似的方法,构建一个新的奇数系。
先构建一个基础数列
,令
,
。根据定理4可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
。
从数列
的特点可知,其任意三个连续项除以3之后,余数必定是0、1、2,只是次序有所不同而已。若
,则令
,以
为首项,根据基础数列
的构建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数列;同样,若
,则令
,以
为首项,根据基础数列
的构建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数列。根据定理5、6可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满足
。
对于新构建的数列,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就构建了一个新的奇数系,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最小值z的奇数树
Fig.2 The odd graph based of z
一个大于1的奇数经多次迭代后,如果不等于1,则存在两种情况:等于其自身或趋于无穷大。
假设存在大于1的奇数z,经过i次迭代后,等于其自身,则:
(4)
由上式可得:
由于z 是大于1的奇数,显然可得:
假设在图1所示的奇数系中存在两个数 x和y,y经过与式(4)相同的迭代过程后等于x,则:
(5)
由式(4)、(5)可得:
(6)
可得:
,即
(7)
同时,由式(6)可得:
(8)
由式(7)、(8)可得:
上式表明:如果存在大于1的奇数z,经过i次迭代后,等于其自身,且在图1所示的奇数系中存在两个数 x和y,y经过相同的迭代过程后等于x,则
。
下面讨论如何在图1所示的奇数系中求得 x和y。
式(5)经k-1次迭代后可得:
不妨令x取图1所示的奇数系中的基础数列,则
,只需一次迭代就等于1。根据前述分析可知,任意三个连续的
,模3的值分别为0、1、2,只是顺序有所不同。不妨令
,
的值为0、1或2。为保证方程的解为整数,根据定理1和定理3,式(5)中,若
为奇数或偶数,则可选取不同的
的值,使得
的值模3的值为2或1(若
为奇数,则选取
,使
的值模3的值为2;若
为偶数,则选取
,使
的值模3的值为1)。
根据定理(2)、(3),可得
为:
现证明上式中,任意三个连续的
的值,其模3的值必为0、1、2。
不妨设
,
根据上述两个表达式可知,若
为奇数,则:
若
为偶数,则:
。
分析以上各式,可知结论成立。
式(5)经k-2次迭代后可得:
因为
是由
经一步迭代所得,
,所以根据
为奇数或偶数,则可选取不同的
的值,使得
的值模3的值为2或1。不妨令
,
的值为0、1或2。根据定理(2)、(3),可令
为:
。同样可以证明,任意三个连续的
的值,其模3的值必为0、1、2。
上述过程假设进行到第j 步时,依然成立,则:
对于上式,需要证明任意三个连续的
的值,其模3的值必为0、1、2。
为证明上述结论,先证明如下引理:
引理1:对于任意正整数n,
为整数,且
。
当n=1时,显然成立。假设n=i时成立,讨论n=i+1时的情况。
根据假设
,可得
,其中k为自然数。对上式只需讨论
即可。
综上所述,可知引理1成立。
设
,则
。根据引理1,若
为奇数,则
;若
为偶数,则
。由此可知,任意三个连续的
的值,其模3的值必为0、1、2。因此,可以继续构造
最终,可得:
(9)
经过与式(5)相同的迭代步骤,可得
为说明上述过程,不妨设
,以此为例构造相应的y和x。
上式经一次迭代后,可得:
。根据前述分析可知,若
,则
也为正整数,根据基础数列的性质,可令
,即
,相应的可得:
上式中若i=0,
。由于4为偶数,根据相应数列的性质,可得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不定方程
中的x若属于图1所示奇数系中的基础数列,则其解的序列为:
根据上述分析和式(9)可知,对于任意一个式(4)所示的形式,都可以求得数列
,使得
经过相同的迭代过程后等于
,且
属于图1所示的奇数系。根据式(9)可知,随着i的增大,
将逐步增大,i趋于无穷大时,
也将趋于无穷大。但是根据式(8)可知,若式(4)成立,则
。所以满足式(4)的最小正奇数z不存在。因此可得结论:任意大于1的奇数经有限次迭代后不会等于其自身。
根据上述结论可知,图2所示的奇数系中,不存在任意两个相等的元素。假设存在两个相等的元素p、q,二者分别是由
、
衍生而得,其中
。则p、q经有限次迭代后都等于
,根据唯一性原理,如果二者的迭代次数不相等,则迭代次数多的元素的迭代过程中会出现与
相等的值,与上述结论相悖,如果迭代次数相等,则二者应该出现在相同的位置。
下面讨论是否存在大于1的奇数,经过多次迭代后趋于无穷大。假设存在这样的最小的奇数z,经过i次迭代后等于
。每一次迭代后
未必大于
,但是随着i的逐渐增大,
将趋向无穷大。则:
(10)
对上式中m和i的大小,有如下结论:对于任意有限大的正奇数迭代到一定的次数时,必存在
。
由于对一个奇数乘3加1后,必为偶数,因此迭代一次至少要除以2,即
。
任意一个正奇数n都可表示为二进制形式:
,
。由于n为奇数,显然
。下面证明:若
为上述表达式中自右起第一个为0的数,则对n迭代到第w次除以
时,其中的
。
若
,则
,结论显然成立。
若
,则可令
,
,可见经过一次乘3加1除以2的迭代运算后,迭代结果的二进制形式中
成为了表达式中自右起第一个为0的数。以此类推,可知每经过一次同样的迭代运算,第一个为0的数就向右移动一位,迭代到第w次时,
,结论成立。
若
的所有位数都为1,则
,
,显然经一次迭代后,迭代结果的二进制式中
。
综上所述,结论成立。
式(10)可改写为:
令
,则
。
显然,
、
为不定方程
的一个解。由于
,可知该方程有无穷多整数解。其解可表示为:
,其中t为整数。
由于x,y为正奇数,上式可改写为:
,其中 k为整数。
不妨假设
为不定方程
的最小正奇数解,则:
,其中 k为非负整数。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迭代次数i的增加,m也不断增大。当i足够大时,
,
,上式中k只能为0。由此可知,式(10)所示的迭代过程中,当i足够大时,
、
为不定方程
的最小正奇数解。
另外,对于不定方程
,若
为方程的一组特解解,则其通解为:
,其中 k为整数。
由上式可知不定方程
必存在正整数解,不妨设
为其一组正整数解,则
为不定方程
的一组正整数解。由此可得:
由式(12)可得:
。由于z是一个固定的数,
,则
。
把k的值带入式(11),可得:
,即
。
由上述结论可得:
,即
。
但是根据
、
为不定方程
的一个解,可得
,由于z是一个固定的正奇数,显然
。上述结论相互矛盾的,由此可知:不存在大于1的奇数,经过多次迭代后趋于无穷大。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任意大于1的奇数经有限次迭代后不会等于其自身,也不会趋于无穷大,即图2所示的奇数系是不存在的。进而可知3x+1猜想是正确的。
5、进一步的讨论
根据上述的讨论可知,我们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奇数体系,且对于任一奇数,
,满足
。数的体系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诸如二进制、十进制、六十进制、罗马数系等等,每种数系展现不同的特点。用本文的方法建立的数系能够顺利地解释3x+1猜想。
在对3x+1猜想进行讨论时,人们往往会考虑是否存在迭代的最小停止次数K和最小上界M,即对任意自然数进行迭代运算时,最多K次就等于1,迭代过程中出现的值都不大于M。这样的K和M是不存在的。
假设存在这样的K和M,令
,其迭代过程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只要令
,则n的停止次数大于K、迭代过程中出现的值大于M。
基于3x+1猜想,人们进而会考虑nx+1问题,比如5x+1或7x+1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以5x+1或7x+1问题为例,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奇数:
对于前者可以用
的模式产生数列,后者可以用
的模式产生数列,具体细节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中曾假设存在不符合3x+1猜想的最小的正奇数z,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则构建了图2所示的奇数系。比较图1、图2两个不同的奇数系,如果采用解析数论等方法,在自然密度意义上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
参 考 文 献 :
[1] Lagarias J C. The 3x+1Problem and Its Generalizations. Amer. Math. Monthly,1985,(92):3~23.
[2] Terrs R. A Stopping Time Problem on the Positive Integers.Acta Arith. 1976,(30):241~252.
[3] Everett C J. Iteration of the Number-Theoretic Function f(2n)=n,f(2n+1)=3n+2. Advances in Math.,1977,(25):42~45.
[4] Lagarias J C. The Ultimate Challenge: the 3x+1 problem[M].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2010.
[5] Collatz L. 关于(3n+1)问题的起因[J],任志平,译。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9~11.
[6] CHEN Tieling.Discoveries on Collatz Conjecture.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Jan.2020, Vol. 46 No.1:11~18.
基于3x+1猜想的奇数体系构建及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