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行迹(二)——亚琛、布吕尔
看完科隆大教堂,前往亚琛大教堂。都是教堂,却很不同。
从科隆到亚琛70公里,并不远,但第一天一个人自驾,我谨慎地有点过头,取车查车费了半天劲,导航找路又搞了很久,开上高速被无数飞驰而过的车超越,紧张到满手是汗。下午一点才到亚琛,比预想整整晚了两小时,时间紧迫,直奔大教堂而去。
亚琛大教堂,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极高,是皇帝加冕之地,即便雄伟的科隆大教堂,也不过是皇帝加冕路上停留的一站而已。一切皆拜查理大帝所赐,这位加洛林王朝的皇帝深喜亚琛的温泉,选择此处建立国都。他挑起了保卫基督教世界的重任,被教皇称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由来。如今的亚琛只是德比荷边境上的小城,可放在查理大帝雄踞西欧的国土上,算是比较中心的位置。他死后,帝国被一分为三,成为德、法、意的雏形,其深远影响延续至今。在教堂边遇到一群中学生,两人一组,用手机录着小视频,想来正在讲述大教堂的故事。
亚琛大教堂被周围建筑团团围住,并不特别巍峨,但拜占庭的穹顶加哥特式的塔楼依然使它看起来很壮美。走进去更为耀眼,马赛克嵌满穹顶,大理石铺遍地面,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游客只能在八角中庭游览,转一圈十分钟足矣,很不过瘾;而要进入神坛和二楼,必须报名参团。来一次不容易,下定决心参团,结果还是个德语团。第二次进入教堂,虽然听不懂导游说什么,但跟着走到特定的位置,仔细观察,结合之前查过的资料,依然能学到很多。门厅中陈设母狼铜像,象征着罗马的传承。八角中庭是整组建筑的核心,也是最古老的部分,源于拉韦纳的圣维塔莱教堂,那里是东罗马帝国在亚平宁半岛的统治飞地,很可能查理大帝去过拉韦纳,并被圣维塔莱教堂所吸引。同为拜占庭式建筑,亚琛大教堂远不如圣索非亚大教堂宏伟,这是建筑能力的问题,可见神圣罗马帝国虽然继承了罗马的名字,其文明程度还是远逊于东罗马帝国。神坛区域为后增加的唱诗班大厅,纯粹的哥特式建筑,有极高的花窗和穹顶,还有斑驳的壁画,因为隔开众多的游人,显得格外肃穆。两座金质的圣骨匣,一为圣母玛利亚的遗物,一为查理大帝的遗憾,都是教堂最难得的宝物。八角中庭的二楼安放着宝座,非常俭朴,却很贵重,是历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所在。我扶着二楼回廊望下去,还真有点俯视芸芸众生的感觉。
下一站布吕尔离科隆不远,那里有科隆大主教克莱门斯·奥古斯特的猎宫。本以为时间太晚,只能看看花园,没料到赶上了最后一次导览,得以进入奥古斯图斯堡宫内参观。巴洛克式建筑会用尽戏剧化的手段抓人眼球,奥古斯图斯堡宫的大楼梯便是如此。想象乘坐马车的贵宾步出车厢看到繁华到无法附加的楼梯时,会是如何震撼。参观其它宫室时,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听过介绍才知道,这座建造长达43年,耗资3000余万的宫殿用尽了大主教的财富,宫殿建成之日,大主教已逝,只能变卖陈设还债,后补的陈设家具真是差着一口气。无论如何,远离城市的布吕尔主教宫幸运地躲过了盟军的轰炸,还成为西德的国宾馆,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
宫殿中不允许拍照,走到花园可以拍个够,这儿也真是个值得拍摄的地方,很多组拍婚纱的人们散落在林湖花树之间,也成为我镜头里的一景。漫步无边无际的花园,遥望奢侈繁华的宫殿,心里却想着宗教和教团的差别。我读经文,却不信宗教,我学习宗教中普适人性的部分,却不相信宣扬宗教的主教和僧侣。人多的地方,就会复杂,也许会远离最初的路。科隆大主教,政教合一管辖四个教区,是可以票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七名选帝侯之一,被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家族占据长达七百余年。这样一位主教,更像一个皇帝,完全不能引发我的任何信仰之心。
今天还要赶往莱茵河畔的博帕德小镇,又是一百多公里的路途,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一天辗转四座城市,参观三个景点——科隆大教堂、亚琛大教堂、布吕尔主教猎宫,只能匆匆一瞥,肯定遗憾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