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薄为阴中阳

​味薄为阴中阳:

淡味渗泄为阳:

对药物的

阴阳划分

相对于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渗泄是

渗利水湿

通过使用

甘淡药物

使得水湿

向下渗利

排泄而出

概念:

渗泄渗利

排泄水湿

淡味药

能使水湿

向下渗利

排泄而出

药性属阳

通草和薏苡仁味淡

都能利小便去水湿

解读: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从语言的

顺序来看:

淡味药

咸味药

相比较

作用上来说

二者虽都有

泄下的作用:

一个是通泄

一个是渗泄

通和渗

一个势急

一个势缓

一个作用强

一个作用弱

强者为阳

弱者为阴

再者

味道上

淡味药

寒的盐分较少

甚至可说相反

当属味之薄者

味厚为阴

味薄为阴之阳

淡味药亦有

渗泄的作用

但是比较

咸味之薄者

属阴中之阳

两者比较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中医应用:

指导临床,选药组方

如猪苓汤,味薄通利

《内经》

依据药食气味的

厚薄及其功效性能

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

一以气味分阴阳

气属阳,味属阴

气味厚薄

复分阴阳

气厚为阳中之阳

具有发热的功效

气薄为阳中之阴

具有发散的功效

味厚为阴中之阴

具有泄下的功效

味薄为阴中之阳

具有通利的功效

二以味分阴阳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药食

气味性能的理论

对临床选药组方

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药物分为:

风升生、热浮长、

湿化成、燥降收、

寒沉藏五类:

气之厚者,阳中之阳

气厚发热,辛甘温热

味之厚者,阴中之阴

味厚则泄,酸苦咸寒

系对《内经》的发挥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用方也体现了这一经旨

桂枝汤之辛甘发散

承气汤之味厚泄下

正确把握药食气味

对人体作用的利弊

药性气味温和者

可以补益精气

药性气味

峻烈则易

耗伤精气

用药应当

掌握法度

使用恰当

药食气味

协调阴阳

补益精气

使用太过

药食气味

反而能够

损伤阴阳

(0)

相关推荐

  • 五脏特色“阴与藏"论气味,及免疫与阴阳特色。

    前言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本文分四部分:1.起于五行特色.2.起于食用物.药用性及阴阳.厚薄性.3.五脏阴藏特色论食用气味,及免疫系统等与阴阳特色.4.饮食营养的基本法则. 内容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

  • 早春茶未必一定味薄

    毫无疑问,过完年,对于很多喜欢新茶的朋友来说,就开始了各种期待.清明是一个槛,明前茶简直是热爱绿茶的人心头的那抹茶魂,但是我们前面的推文也介绍过,太早的茶通常会比较清淡,尝鲜可以,不太适合作为日常茶. ...

  • 尚先早课|阳为气,阴为味 水为阴,火为阳

    本句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在自然界中,最能表征阴阳的,莫过于水火.故本篇又云:"水火者,阴阳之征 ...

  • 汤色浅的白茶,滋味足,汤色深的白茶,茶味薄,这是为什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聊一件古怪的事. 有位茶友,近两年爱上了喝白茶. 不久前,别人送给他一饼老白茶,据说是2006年的老寿眉,放在福鼎本 ...

  •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五官阴火医案案例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五官阴火医案案例

  • 一个流传千古的妙方,4味药抑阴扶阳,调脾和胃,补气补血又补虚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北方尤其如此,这种"冷"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商店饭馆纷纷闭门大吉,好似所有人都极其畏惧着"刺骨的寒冷". ...

  • ​牢(阴中阳)

    ​牢(阴中阳)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脉诀>不言形 ...

  • 打坐是阴中阳,站桩是阳中阴

    打坐是阴中阳,站桩是阳中阴,这两种修炼方式结合最容易开大小周天,使七经八脉深入融通.修炼的要领就是身体松静自然,内心清晰每一个念头是否执取.每日一到两次,每次15-30分钟,坚持一月就会有突破.

  • 牢(阴中阳)

    牢(阴中阳)

  • (2)阳中有阴中阳 阴中有阳中阴的三层阴阳之道

    阳中有阴中阳 阴中有阳中阴的三层阴阳之道 柳下子 太极,两仪一阴一阳,相反相成,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阴一阳是直线变化之道. 四象二阴二阳,阳阳.阳阴.阴阳.阴阴,二阴二阳有平面曲线变化之道.其中,阳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