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秦末第一辩士,劝韩信谋反,靠诡辩免死,之后还福寿双全
韩非子之《说难》有云: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什么意思?
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故而好利者说之以名,好名者说之以利,基本上等于对牛弹琴,不但不能达到游说的目的,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
归根到底,这句话其实就是游说的精髓,虽然不过短短十几个字,然而其中的精义,数千年来,天下辨士如过江之鲫,深刻领会这十几个字的,恐怕就是凤毛麟角。
但很显然,蒯通就是这凤毛麟角当中的一位,他也因此成了秦末第一辩士,为什么这么说?
一:一张嘴就拿下三十余城
蒯通本名蒯彻,汉武帝时,为避刘彻的讳,史家将彻改为通,从此,蒯通之名就流传千古了。
那么,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蒯通是赵地范阳,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定兴县人,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派武信君武臣进攻赵地,武臣自白马津(河南滑县)渡过黄河北上,一路兵锋甚急,
蒯通得到消息后,那颗年轻的心就躁动起来了,躁动起来怎么办?
非常之世当立非常之功,又怎么能老死于户牖之间呢。但这个功该怎么立?
当时,范阳县令徐公,不是什么好鸟?
范阳掌权十多年,对待老百姓特别严苛,老百姓都恨不得杀了他,原本还有秦朝管着,老百姓也不敢怎么胡乱折腾,可现而今,天下大乱,徐公就有点惴惴不安。
他不是笨蛋,知道秦朝长不了,长不了怎么办?
殉难,当秦朝的忠臣?说实话,一来没那个力量,二来也没那个觉悟;既然不能殉难,那就向义军投降,然而,徐公知道,自己手头血债甚多,万一人家秋后算账呢。
就这么患得患失,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蒯通摸透了他的心思,于是立刻求见徐公,曰:
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
听说你就要死了,所以,我特来吊唁,尽管如此,但还是要恭喜你啊,因为我又给你带来生路。
见面毫不客气,出口就危言耸听,比如当年子贡见越王勾践,一句特来吊君,牢牢抓住了徐公的心思。
到了这个份儿上,徐公基本上就要跟着蒯通的思路走了,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了,跟辩士,特别是优秀的辩士打交道,就千万不能让他开口,一旦开口,事情就有点麻烦。
很显然,徐公的麻烦开始了,他就不该问为什么,然而这一问不要紧,蒯通就开始侃侃而谈,大意是:
武信君听说过我的名头,所以派人向我询问凶吉,我打算告诉他,靠打仗攻城略地,绝对是下策中的下策,我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意,你想不想听听呢 。
我这么一说,武信君是一定想听的,于是我就会说了,范阳县令徐公,天生贪生怕死,因为恐惧将军的威名,早都想向您投降,然而,又担心您秋后算账,故而一直犹豫不决,依我的主意。
你如果好好对他,让他坐着黄轮朱盖,只有诸侯才能享用的车四处巡视,消息传扬出去,别人一定会说,是徐公率先投降取得的富贵。
投降能得到富贵,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了徐公做榜样,还怕赵地不传檄而定吗。
徐公一听,有道理,于是再拜而谢,今后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就寄托在先生身上了。
蒯通当然不会辜负他的希望,那是快马加鞭,直奔武臣大帐,军帐里一通忽悠,让武臣看到了点千金买马骨以及高筑黄金台的意思?
看出了意思怎么办?
照办,于是徐公发达了,赵地的官员呢?
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不长,他们本来就心存故国,原先,担心跟义军尿不到一个壶里,但现在,过去就成了自己人,那还犹豫什么?
于是,三十多城投降,武臣彻底平定赵地,开始琢磨起怎么当赵王了。
一张嘴下三十余城,凭的就是对人性的精准把握,蒯通就能有这么厉害。
二:刘邦的如意算盘
毫无疑问,说赵国建立也好,赵国复国也罢,蒯通都是立有大功的,然而,一则武臣胸无大志,不是个什么平定乱世的英雄,二来呢,武臣手下有张耳、陈余,这俩人自恃才高,小觑天下英雄,致使蒯通在他俩手下过得很不愉快,很不愉快怎么办?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于是,蒯通辞官不做,满天下游荡,一直到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奉刘邦之命,偏师远征,经营魏、赵、代、燕、齐等地时,蒯通又找到了可以效命的主子,于是投靠到韩信麾下。
前203年,韩信虏魏王,破赵、代,降燕,定三国,引兵将东击齐,眼看着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候,齐国方向传来消息,汉王刘邦派说客郦食其游说齐王。
韩信得到消息后,打算停止进军,然而,蒯通却看出其中蹊跷,什么蹊跷?
韩信一路灭魏、破赵、代,降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都没什么话说,可为什么偏偏攻齐的时候秘密派出使者,与齐国和谈。
原因无他,不想韩信势力过大而已。
刘邦当时正与项羽对峙,几乎处于拉锯状态,暂时无暇他顾,如果这时候韩信拿下齐地,再加上以前的魏、赵、代、燕,三分天下有其二,将来还不知道谁能当皇上,刘邦再大方,也没有替他人作嫁衣裳的觉悟,没有怎么办?
自然要暗地里插一杠子,稍稍遏制下韩信的发展势头。
刘邦的如意算盘,韩信明白不明白不知道,反正蒯通门儿清,为什么?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玩谁的聊斋,刘邦用的是阴谋,可要说起阴谋,蒯通也是其中高手,于是就很正经的对韩信说了:
汉王派使者游说齐王,告诉你了吗?已经明确下命令不许你进攻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把功劳白白的让给一位儒生,以后让人笑话你百万雄兵还不如人家的三寸不烂之舌吗。
孙子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韩信很自负,很高傲,蒯通就故意刺激他,果然,韩信受不了激,蒯通这么一说,当即勃然大怒,那是立刻发兵。
齐国还以为汉要跟他们和谈,从而撤去全部防卫,可现在韩信突然发兵,那还怎么打,很快就兵败山倒,江山易主,成了韩信的地盘。
三:劝韩信造反
韩信平定齐地后想当个假齐王,古代的假就是代理,他的意思很明白,齐地人心未附,需要一个能力高强的英雄好好管理。
当然,他自己也是有私心的,但这个私心也仅仅是取得功名富贵,事实上,韩信此刻尽管已经三分天下,但绝没有背叛刘邦的意思。
然而,刘邦不满意了?
我在前方与项羽血战,你居然想当什么齐王,这是做臣子的态度吗?
不满意怎么办,勃然大怒,当时就准备对韩信下手,然而,关键时刻,还是张良、陈平提醒了他。
现在的主要敌人是项羽,其余,只要矛盾没公开,就应该先放一放。刘邦很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当时就明白过来,他脑子反应也快,为了掩饰刚才的愤怒,便做出怒其不争的样子对韩信的使者说:
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
之后呢, 就立刻派人给韩信送去符印、节钺。
刘邦身边也不是没韩信的好朋友,这点小动作自然很快传到韩信耳中,传到韩信耳中怎么办?
韩信是没什么反应,但蒯通,结合当年攻齐派出郦食其,就对韩信的处境门儿清了,门儿清怎么办?
项羽也听到风声,派说客武渉游说韩信,言下之意:
现在大王势力过大,已对汉王造成威胁,今后你俩好好相处是不可能的,不能好好相处怎么办?
要么与项王合作,一起打败刘邦,今后平分天下。要么,谁都不帮,居中观望,也能落个三分天下。
武渉说的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韩信不听,他认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做人不可以没良心。
于是呢,武渉叹息着离开,蒯通呢,觉得武渉说的很有道理,所以决定再努力一把。
他怎么努力?
先后游说两次,第一次,以相面为由,说看韩信的面相,只能到王侯,而且还有危险,可看背面 ,却贵不可言。
这是隐晦的劝韩信谋反,但韩信不听,还顽固的认为: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
蒯通没有办法,只能明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天下通理,如今你势力过大,刘邦早起了疑心,这时候,就别想什么辩白能尽释前嫌,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词而已,你只要活着,就是汉王的心病,所以,为考大王虑,不如刘邦、项羽两不相帮 ,待他们相持不下之际。
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西向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听从!
您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我听说'上天赐予而不接受,反而会受到罪责;时机到来而不行动,反而会得到灾祸,希望您深思熟虑。
一番话不但说出韩信面临的危局,还提出打破危局的方略,事实证明,对当时而言,这是一套非常高明的方略。
然而遗憾的是,韩信还是不听,事已至此,蒯通高明就高明到这里,已经能一眼看穿韩信的将来,看穿怎么办?
出门就装疯卖傻,流落到民间当巫师去了。
四:靠诡辩免死
韩信不肯听蒯通的话,表面上看起来很忠心,然而,为什么平定齐地后索要王爵;迁移到楚地后僭用仪仗,收留项羽麾下大将钟离昧;贬做淮阴侯,带到京城后口出怨言,还秘密教唆陈烯在代地造反。
种种行为,让人对他的忠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心思很难猜测,于是,这份本事就变成危险,刘邦、吕雉当然不能让这种危险继续存在。
遂于前196年,将韩信骗至长乐宫诛杀。
韩信临死之际,终于后悔了,说: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
后悔没听蒯通的话,楚汉相争之际,他要听蒯通的话 ,至于死的这么窝囊吗。
然而 ,世上哪有后悔药,韩信只能带着无尽的懊悔死去,刘邦可一点儿也不想后悔,他后半辈子的努力,就是打算将所有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好让汉家天下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如今听韩信说了个蒯通,那当即出了一身冷汗,怎么把这主儿给忘了,忘了怎么办?
蒯通在齐地当巫,发一封诏书,就把他拘到京城,问了:是你当初劝韩信造反吗。
很显然,这是已经准备杀他了,可刘邦倒霉就倒霉在,你干嘛不抓住就杀,还非要问个为什么,这一问不要紧,杀不了了,为什么?
蒯通说:
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
刘邦一听,是这个理啊 ,他可是以大度闻名的,也就是好名,话说到他那份上也只能好名,蒯通就以名来劝说,言下之意,你若杀我,就向天下证明, 你是个小肚鸡肠的小心眼。
刘邦能落这个名声吗,不能,不能怎么办?
只好把蒯通放掉。
蒯通之后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因为特别有名,曹参齐地为相的时候, 聘请为宾客。从此,成了刘邦的忠臣,踏踏实实得帮曹参出主意,将齐地治理的风调雨顺,闲下来的时候,还总结自己的经验,写成《隽永》一书,著书立说,一辈子福寿双全,修身治国平天下样样俱全。
这就是号称秦末第一辩士的蒯通,之所以如此,无非见微知著,随时调整方略而已。
孟子有云:大而化之之谓圣。说的大概就是蒯通这类人吧。
参考资料: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