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如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孙悟空才不会死心塌地的保唐僧取经呢
其实孙悟空保唐僧取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为什么?
如果他不答应,就无法从五行山下出来,无法获得自由自在之身,所以,为了自由,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答应做唐僧的护法,保唐僧取经。
本想去一趟西天,能有多大的事情,不过十万八千里路而已,一天之内,几个筋斗就能跑五十多个来回,而且还不用等到太阳落山。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西方为唐僧取经,竟然还设定种种规则,其中最可恶的是:
必须让唐僧走过穷山恶水,历经八十一难,否则,就不会传下真经。
一个游戏,居然还这么认真!
知道这个规则以后,孙悟空就老大不情愿了。
为什么?
孙悟空当年游遍九州四海,他也知道,这一路得多么危险。
保着一个凡僧,紧要关头处处掣肘,有可能连自己性命都保不住。
从这一点看,孙悟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还懂得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
出于上述原因,孙悟空保唐僧取经,绝不像电视剧里说的那么忠心耿耿,而是把唐僧看成一个负担,一有机会就想甩出去。
所以,取经路上也多次诉苦,说什么观音害了他,如来吃饱了没事等等。
心中如此不满,要不是有紧箍咒管着,恐怕早跑没影了。
可这种情况,直到如来说了这么一句话之后,就完全改变了。
到底什么话?
这一回,孙悟空因打死几个剪径的毛贼,又被唐僧赶出师门,孙悟空委屈的无法排遣,便去南海找观音诉苦,说是诉苦,其实也只是找个由头,让观音收了紧箍圈,还他一个自由之身,说白了,借这点委屈毫无心理负担的甩掉唐僧。
孙悟空主意虽好,但被观音婉言拒绝。
观音的意思是,让他先在落伽山休养几天,等她找机会给唐僧说合,孙悟空没有办法,只好很不甘心的忍耐下去。
但谁能想到,就在孙悟空在落伽山的时候,六耳猕猴乘隙而入,终于将事情搞大,于是孙悟空为了降妖,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拉着六耳猕猴到处分辨真假,最终呢,在西天大雷音寺将六耳猕猴打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算解决的比较圆满了,孙悟空应该赶紧回去才是,可他呢,再次很恰当的表达了已对唐僧心灰意懒的意思,并对如来说:
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咒念一念,褪下这个紧箍儿,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吧。
取经路上,这也不知是第几次希望摘掉紧箍圈,希望离开唐僧,这一次,还是当着如来的面儿说,甩掉唐僧的心情得有多么迫切,已经可想而知了。
面对如此心怀二意的孙悟空,如来怎么办?
要不怎么说,如来能当观音领导呢,他知道孙悟空始终不愿保唐僧取经,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抓住问题核心,当场给孙悟空说了一句话,把事儿都挑明了。
你别说,就如来这句话,比观音做多少思想工作都管用啊。
如来是怎么说的?
如来说:
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极乐,汝亦坐莲台。
什么意思?
关键这五个字:
汝亦坐莲台。
亦,古汉语里,表示两者同样,也,也是的意思。
如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好好保唐僧取经,功成之后,我保证,你跟我一样,也坐九品莲台。
九品莲台是西方最高正果,等于如来已经承诺,可以让孙悟空成佛。
孙悟空在乎职位,在乎待遇吗?
当然在乎了,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因嫌官小大闹天宫。
如今如来当众亲口许诺,光明的前途已经触手可及,孙悟空能不去争取吗?
所以,要不是如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孙悟空才不会死心塌地的保唐僧取经呢。
孙悟空是忠诚于唐僧吗?不是,九品莲台而已。
正因为有九品莲台做保障,从那以后,孙悟空就再也没有提过什么松箍咒儿的事儿,而是死心塌地的保唐僧取经,成为取经队伍真正核心,赶也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