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查德·耶茨的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并不是愉快的过程。“像一次冰冷的旅行”,这本书的译者陈新宇这样形容。她的译后记标题为“孤独的人写孤独的书”。耶茨用白描的笔写普通人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孤独,失落,绝望。生活并非不能继续,但似乎有一堵墙阻隔在人与人之间,也阻隔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心灵无法安适。阅读过程的不愉快不只在于耶茨展开现实和人生的残酷。更触动人的一面是在那些普通人的心思意念、行事方式或遭遇中,隐约可见熟悉的影子——或许耶茨写出的正是自己的苦闷和耿耿于怀。耶茨讲述人生之痛,不闪躲不回避,仿佛也不同情。说是痛,却也不至危及性命——也许更准确地描述是又痛又痒,使人无法忘记。张爱玲说,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在耶茨细致入微的观察下,生命不再华美,咬噬性的烦恼不断放大。
长篇小说《革命之路》是耶茨更为知名的作品。长的篇幅,对人物有更充分的叙述描写。虽然结局也是无奈、冰冷,但在故事中间能够更多看到人物命运的一步步走向,更多感受作者的温度。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佳作。耶茨笔下的“无情”使我想要了解他本人的生平: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将他塑造得敏感,犀利,嘲讽?“幼年时生活不安稳……当他们饥饿难耐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轰走时,母亲却对着他们高声朗读《远大前程》……”简短的生平介绍中有如此的记录。童年成为一生的底色,也决定耶茨终生眼光注目的方向。他的犀利、直面、嘲讽也许是渴望爱,想要重新建立信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
独立小楼
--- 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筑自己的世界 ---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