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母亲的猪油罐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灶台上放着一个瓦罐——母亲的猪油罐。它,20厘米来高,通体刷着青色的釉,很光滑,在罐体正中间刻有长寿花和楷书体“寿”字的图案。它与当下装修风格的厨房显得格格不入,却流露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记得儿时母亲很宝贝她的这个猪油罐,它也铭记了母亲的一段艰难岁月。1987年,母亲父亲结婚,也是在这一年,他们与爷爷奶奶分家。母亲是个县城的姑娘,家务和下田劳作能力不是很好。而爷爷奶奶经济又拮据,父亲结婚于他们而言就是完成了一项任务,所以父母亲很快就被迫分家了,还被分到了一批数目不小的债务。这对母亲而言挑战很大,心理压力就更大。
母亲心气高,倔强,却也能吃苦耐劳。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从不低头认输,不会的就向村里的长辈请教。在母亲的勤奋好学下,很快就学到了不少本领:种红薯苗,种土豆,种油菜,种荸荠……
有一次,母亲去外婆家探亲,外婆看着消瘦的母亲,眼睛湿润了,母亲却笑嘻嘻的,装得若无其事。回家的时候,外婆就端出了这个猪油罐,里面有半罐子油。让母亲有事尽管开口,日子不要过得太紧巴巴的。
母亲像获得了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搂回家,怕摔了,也怕油洒了。据母亲回忆就是这半罐子油让家里吃了很长时间。每次炒菜,母亲都是用白色的陶瓷勺子伸进去舀一点出来淋到锅里,有时舀多了还得滴回一点到猪油罐里,还把舀油的陶瓷勺子在罐口刮了刮才淋到锅里,生怕浪费了一滴油。母亲每次洗碗都要把猪油罐擦得一尘不染,通身锃亮。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母亲怕我们祸害她的宝贝,把猪油罐放在厨房隔板靠墙的角落,我们够不着。有一次,天不亮母亲就和村里的婶婶们上山打柴去了,我们实在是太饿了,三个人就合计炒油盐饭吃,反正母亲去的地方很远,一时半会是回不来的。我们分工协作:我烧火,姐姐掌勺,弟弟等吃,分工完毕,我们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因为灶台有点高,姐姐就搬来椅子垫在脚下,轻轻地抱起猪油罐放在锅旁边,等着锅烧热放油,突然听到母亲的声音,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看见厨房里面的我们大吃一惊,叫我们小心别伤着,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珠,飞快地把我们抱到一旁坐好。随即瞥到灶台边的猪油罐,很着急,直喊:“我的小祖宗们,你们可得小心点,你们可知道这是我们全家多长时间的食用油?”说着让我们安心地等着吃饭,撸起袖子给我们炒蛋炒饭,油在锅里嗞啦嗞啦响,饭粒在热油锅里跳跃,喷香味引诱得我们直流口水,终于端起热腾腾的油盐饭,全家人开心地吃起来!
渐渐我们长大了,家里条件慢慢改善了,盖了楼房,母亲依然把她的猪油罐搬进了新家,放在漂亮的厨房里。只是里面装的不再是菜籽油,而是猪油。而且母亲对于我们接近猪油罐也不再那么紧张了。我们每次要吃猪油炒饭都会自己下厨,总能顺手做到猪油一点不浪费,饭后把猪油罐抹得干干净净。
后来呀,我们成家的成家,读书的读书,父母亲也去外地打工了。家里没人,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亲才会回来住上个把月,母亲依然留着她的猪油罐,把它洗得能照出人影,用新毛巾把里里外外都擦干,然后用袋子包好。每次过年回家打开都跟新的一样。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父母亲在家待的时间久一些,猪油罐就又派上了用场。后来终于解封了,父母亲外出前来家里住几天,端来了熟悉的猪油罐。因为要外出,但猪油罐里还有一点猪油没吃完,不能浪费,就端来让我吃。早已习惯用猪油炒素菜,吃着猪油罐里的猪油炒的菜总感觉特别香!
每每进厨房看见灶台上的猪油罐,往事如电影般放映着。有生活的青涩,有童年的稚气,有家的温馨,是平淡的,是快乐幸福的,也是代代相传的。
作者:孙静 黄梅县濯港镇小学教师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主要方式是文学和摄影,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