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杭州

千年杭州    作者:追风少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被我们所有人都承认的一句话。现在的杭州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的,人们匆匆赶来欣赏它的美景,他们游西湖、逛寺庙,一步一步的踏在这数千年历史的土地上;疲累之时,便满怀欣喜的离去,从来没有人会过问关于杭州的前世今生。它一直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现如今的每一个令人眷恋的地方,都是经历了众多曲折的历史进程之后才得以发展,得以壮大,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杭州也不例外。
在夏禹治水时,大禹南巡,曾乘舟航行于此。于是,人们便把此地称为“禹杭”,因为发音的关系,又被说成“余杭”。在春秋时期,历经了很多国家的争夺,它的归属权也是变了又变。直到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首次称杭州为“钱塘”。这时的杭州开始兴修水利,修筑海塘,从此西湖与海隔断,成为了内湖。随着历史的变迁,在经过了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之后,隋炀帝建立了隋朝,此时“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的刻度上。
只看名字,杭州是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杭州的。当初的杭州原本只是一方浅浅的海湾,很多泥沙堆积、海草覆盖,几乎是一片荒地。如果一直没人问津的话,它可能永远都会是那样,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杭州了。它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各个时期建设者的规建。
最初投身于杭州建设的是白居易,这里为什么不说是诗人白居易,因为他来杭州并不是写诗的,他是来做事的。西湖边上的农田等待西湖水来浇灌,而此时的西湖已没有足够的蓄水量。他便潜心研究,把湖底挖深、修筑堤坝、定量泄水,并把民用六井给疏通了一下,从而大大增加了西湖的蓄水量,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这看似很轻松,三言两语便一笔带过,但实则这里面的艰辛与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此时的白居易已经五十岁了,这在当时已算不小。这时的他,早在十六年前就完成了《长恨歌》,十年之后《琵琶行》也应运而生。每一部都可以说是流芳百世的巨作,但他并没有任何一点作为作家的傲慢姿态,只是潜心的为民做事。也许,这就是大诗人该有的人文情怀吧。
杭州真正建设的初始应该说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吴越国的国君钱镠(liu)定都杭州,他是把它当作家的。要想把杭州治理好,就要从西湖入手,因为西湖是杭州的命脉,二者是息息相关的。他首先修筑海堤,防止海水倒灌,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他早就知道西湖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水草蔓延,此时的他,像一名军事家指挥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仿佛在打一场西湖保卫战。对他来说,治水就是建城,想要把这个家安定下来,只有医治好病了的西湖。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以及当地百姓同心协力的努力下,他胜利了,西湖胜利了。这时的杭州也慢慢地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之地。
这不得不让我们提出些许的疑问,钱镠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他既不是一代枭雄,也不是文坛泰斗。曾经的他只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搞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你不刻意寻找他,便永远不会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但他对杭州做出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他关注的并不是那些非常宏远的东西,只是想建设好自己这一方土地,不为功名,只为民众谋福祉。他虽做不到让后世记住他、甚至膜拜他,但他却让当地的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体会到了真正的国泰民安。
我国一直以来看重的都是那些惊叹世人的名家作品,很少关注生态环境。但历史只要把着眼点放在生态治理层面时,我想,他的高度是谁也掩盖不住的。这,就足够了。
杭州这座城市真的很幸运,后来的它遇到了苏东坡。苏轼曾两次到达杭州。第一次,当他刚开始对杭州六井进行大规模修复的时候,便被政府调离杭州,很是遗憾。也许是命运弄人,也许是杭州真的不甘于此,苏轼第二次被调到杭州,但此次并非任职,而是被贬。我们可能会认为,此时对于已年过半百的他来说,可能已没有足够的心力去打理杭州了。但我们都想错了,他可是苏东坡,那个无论经受多少磨难、诽谤、非议,都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此刻的他,已不再是以一个诗人的身份驻足在杭州湖畔,面对西湖严峻的形势,他只想变身为西湖的水利工程师,去帮助治理杭州。他同时制定多种方案,全面开工。他带领建立石塔三座,种植菱藕,防止湖底淤淀;修建“苏堤”,连通了西湖南北两岸的交通;翻修建筑、美化环境,把西湖变得更加美丽。这下,可把整个杭州都给忙坏了。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在整治、修建。也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苏轼治理下的杭州和西湖仿佛大变样,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此时的杭州,文化和经济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也许历史就是这样吧,你越认真对待它,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会反过来回报你。在历史上众多大大小小为杭州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杭州从当初的蛮荒之地,一点一点的发展成为如今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杭州怕是与环境分不开了,关于它的所有文化都与环境和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民间故事。最惊人的当然是《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你也许会想,她和我们常说的文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当我说出杭州用一湖清水、一座断桥、一座雷峰塔来侍奉她的时候,你又会陷入沉思。其实,每一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为什么会提到这段故事呢,因为这段故事会发生在南宋,而不是其他历史阶段。当苏轼建造完杭州之后的不久,北宋被金军打破都城开封,宋高祖赵构建立南宋。这时的杭州已变的非常繁华,人口也在快速增长。相应而来的各种传说和坊间故事就会相对增多。当白娘子姗姗走来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底是先有环境还是先有文化呢?根据杭州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应当是先有环境。只要有了足够的环境基础,人便会聚到一起创造文化。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猿猴时代一点一点的进化到现在,经历了很多时期,不管是远古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不管是为推翻残暴统治者的人民起义、发展文化的文人运动,还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太平盛世,等等等等。它们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安史之乱如此,贞观之治如此,杭州亦如此。
它们的前提是人们的聚集性和发展力,正是有了像白居易、钱镠、苏轼这样愿意用心治理一方土地的人,在时间的流动下持续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杭州。
现如今的人们,游西湖、走苏堤、赏曲院、望断桥。西湖十景给人的美不言而喻,发生在西湖畔边的些许故事也是让人着迷。这个由生态和建设者共同努力完成的宏篇巨作,正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熠熠生辉。我始终相信,当钱镠他们跨越了千年来到杭州,看着这个他们经过无数个黑夜与清晨一手打造的地方正在持续的发着光,一定会露出满意的微笑吧。时间的巨轮依旧在转动,历史的车辙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痕迹,愿杭州也会一直续写属于它自己的篇章。

参考文献:余秋雨《文化苦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