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十期新闻类邹韵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十期新闻类晋级主持人5分钟实战考核主持文稿

新闻类  邹韵

大家好,欢迎收看《环球新瞭望》,我是邹韵。

就在我刚刚停顿的这几秒钟里,在非洲可能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饥饿在我们看来已经是一个有些遥远的话题,但是在非洲却仍然这样地真实和残酷。饥饿的问题在近些年得到了一些改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因素是中国和我手中的杂交水稻,今天我们就带您,聚焦一个非洲国家和一个来自中国的科研团队。

马达加斯加,这个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是一个梦幻般的地方,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团队在2006年去到那里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骨感。

(视频:张立军:没想到这么艰难,我们的基地没有自来水,很远的地方有一口井,用大铁桶把它集中以后,用一些明矾来沉淀两天,然后再烧开了才能用。当时有一个翻译到那个参赞家里去洗澡,参赞夫人看到小翻译真的是都哭了,因为他身上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全身都长满了小坨坨(小疙瘩),因为那个水不干净。)

生活上的困难,团队成员们可以克服,可是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我们来自中国,来帮你们种杂交水稻,这种水稻的产量至少可以翻倍,这个国家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视频:张立军:不相信,不理解,不了解。当地人,普遍都把中国的杂交水稻称为是“魔稻”,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要面临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说青蛙,在我们的稻田里它是吃害虫的,可是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就有这么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更爱吃水稻。再比如变色龙,他们稍微好一点不吃水稻,可是呢,喜欢在成熟的稻田上爬行“冲浪”,会压倒大片的稻田,导致减产。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袁隆平的团队,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攻克,一位农民,一位农民,手把手的去教课,一粒米一粒米的播种收获。如今团队的农业专家和当地人在一起的时候,在肤色上已经不分伯仲,而这种坚守的背后,还有一位灵魂人物的支持,那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视频:袁隆平:它当地的水稻的产量每公顷二点五吨,我们已经有两万公顷了,平均产量是七吨,那不是翻番将近两倍了。)

用产量和事实说话,如今,当地人再提到杂交水稻的时候会说“擦拉贝”,也就是当地语里最好的东西。从“魔稻”到“擦拉贝”(最好的东西),这种转变源于杂交水稻十几年出色稳定的产量,让他们相信这种水稻可以帮助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将近两百万的饥荒人群,吃上饭保住命。这种转变来自于2017年的一场水灾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农业专家划着船去看稻田,发现当地的秧苗都倒了,只有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还屹立在那里。

十几年的光阴,这些水稻不光立在了稻田里,也立在了人们的心里,十几年的付出,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光在马达加斯加,而是在非洲的十个国家都结出了金黄的稻穗。如今杂交水稻还登上了我手中的这张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纸钞并被列入国家的发展国策。

其实我们采访元老的那一天,他已经工作了一个上午有些许的疲惫,但是当我用英语问他“Why do you want to promote hybird rice in Africd您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杂交水稻?袁老立刻就有了精神。

(视频:袁隆平: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

我想这句英语的回答,不光我们听到了,我们的国际观众也听懂了。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曾经吃过袁隆平院士的米,这些水稻不光让我们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更让中国从一个世界粮食救援的接收者到国际粮食安全的保卫者,这是一群人的努力,是几代人的坚持,更是一个国家的担当。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非洲的孩子吃上袁隆平爷爷的米,我想我们要感谢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要感恩那些面朝土地,心怀世界的播种者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