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桂枝二麻黄一汤巧治伤寒感冒皮肤发痒荨麻疹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以案说医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68篇原创文章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 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 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 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方药解析

关于临床应用,注家多以桂枝证和麻黄证孰多孰少,作为临床用药依据,我看这个很难把握,很难说清楚,我试图做一下分析:

一是有疟状者,在桂麻汤选择。即有先冷甚至寒战再发热者,必为桂麻汤; 二是先冷在发热,身痒者,必为各半汤;三是先寒战后发热,必为二一汤;四是无疟状者,无先冷后发热必为桂越汤;五是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冷一会热,寒热不并存,也不是发热恶寒!总结:身痒用各半,寒战发热用二一,伤害脉微用桂越,往来寒热用柴胡。

关于疟疾症状: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方剂解析】桂枝二麻黄一汤由桂枝二份和麻黄一份相合而成。方以桂枝、麻黄为主,具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宣肺利水、微发其汗等作用。

【方证要点】

1、汗出不彻,邪气欲退证:以寒热如疟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寒热如疟,发热头痛,寒热往来,一日两发,体弱,舌淡苔白,脉浮或紧。

2、常用于寒热往来、湿疹、荨麻疹、夏季慢性腹泻、发热稽留不退等属于病如疟状,热多寒少者。

【类方鉴别】

1、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与小柴胡汤:同可治形如疟。不同者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是太阳方,形如疟日再发者,只可微汗而解;小柴胡汤是少阳方,形如疟有定时,只可和解。

2、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与麻黄桂枝各半汤:感冒日久未经发汗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已经发汗,正虚邪浅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医案解析

 1、寒热往来 王(右六月二十二日) 寒热往来,一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

川桂技(五钱) 白芍(四钱) 生草(三钱) 生麻黄(二钱) 光杏仁(五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病者服此,盖被自卧,须臾发热,遍身漐漐出,其病愈矣。又服药时,最好在寒热发作前约一二小时许,其效为着。

依仲圣法,凡发热恶寒自一日再发(指发热二次,非谓合发热恶寒为二次)以至十数度发,皆为太阳病。若一日一发,以至三数日一发,皆为少阳病。

少阳病多先寒而后热,太阳如疟证却有先热而后寒者,观大论称少阳曰寒热往来,称太阳如疟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无微意于其间欤。以言治法,少阳病宜柴胡剂,太阳病宜麻桂剂,证之实验,历历不爽。若反其道以行之,以柴胡剂治寒热日数度发之太阳如疟,每每不效,以麻桂剂治寒热一作之少阳病,虽偶或得效,究未能恰中规矩。

《方极》云:“桂枝二麻黄一汤治桂枝汤证多,麻黄汤证少。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桂枝汤麻黄汤二方证相半者。”此言似是而非,将令人有无从衡量之苦。余则凭证用方,凡发热恶寒同时皆作,有汗者用桂枝汤,无汗者用麻黄汤;发热恶寒次第间作,自再发以至十数度发者,择用桂二麻一等三方,层次厘然,绝无混淆。

曹颖甫曰:少阳病之所以异于太阳者,以其有间也。若日再发或二三度发,则为无间矣。太阳所以异于阳明者,以其有寒也,若但热不寒,直谓之阳明可矣,恶得谓之太阳病乎?固知有寒有热,一日之中循环不已者为太阳病,寒热日发,有间隙如无病之人者为少阳病,此麻桂二汤合用与柴胡汤独用之别也。病理既明,随证用药可矣。

由此可知:太阳病,少阳病,桂枝二麻黄一汤应用区别如下:①发热恶寒循环无端,为无间,为太阳病。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②寒热日发,有间隙如无病之人者为少阳病。③发热恶寒次第间作,自再发以至十数度发者,择用桂二麻一等方。

 2、水气不发而致经事淋漓(附列门人治验)施(右住唐家湾肇周路仁德里二号)【按】本年七月十五日,予施诊于广益中医院,有施姓妇者蹙頞告诉曰:“先生,我昨服院外他医之方,病转剧,苦不堪言。”余为之愕然,令陈其方,照录如下:“经事淋漓,入夜寒热,胸闷泛恶,苔灰腻,治宜荆芩四物汤加味。

炒荆芥(钱半) 炒条芩(钱半) 全当归(二钱) 大川芎(八分) 炒丹皮(钱半) 赤白芍(各钱半) 金铃子(二钱) 制香附(钱半) 元胡索(钱半) 贯仲炭(三钱) 荷叶(一角)

余曰:方未误,安得转剧?妇曰:否,初我夜寐粗安,大便如常,自进昨药,夜中心痛甚剧,辗转不能成寐,且大便转为泄泻,乞先生一治之。

予按例首问其病历,妇曰:半月矣。次问其寒热,妇曰:倏冷倏热,不计其次。余闻其言,若有所得焉。妇自陈其异状,汗出自首至胸而止,既不达于胸下,亦不及于两臂。予思论有“剂颈而还”之语,此殆剂胸而还乎?察其舌,黑近墨而不焦,口奇干。余疑其方进陈皮梅、松花蛋之属。妇曰:非是,日来苔黑,常作此状。按其脉,幸尚不微细。两肩至臂颇麻木。加以经事淋漓不止,妇几不能悉陈其状。

予对此错杂之证,亦几有无从下笔之苦。使从所谓对症治法,琐琐而治之,则用药得毋近数十味?然而此非我所能也,因书方曰:

初诊 (七月十五日) 寒热往来,每日七八度发,已两候矣。汗出,剂胸而还,经事淋漓,法当解表为先,以其心痛,加生地,倍甘草。

净麻黄(一钱) 川桂枝(二钱) 生甘草(三钱) 生苡仁(一两) 杏仁(三钱) 生白芍(钱半) 生地(五钱) 制川朴(一钱) 生姜(二片) 红枣(六枚)

二诊 (七月十六日) 昨进药后,汗出,遍身漐漐,心痛止,经事停,大便溏薄瘥,麻木减,仅自臂及指矣。黑苔渐退,口干渐和,夜中咳嗽得痰,并得矢气,是佳象。前方有效,不必更张。

净麻黄(一钱) 川桂枝(钱半) 生甘草(二钱) 生白芍(钱半) 大生地(五钱) 制小朴(一钱) 杏仁(三钱) 生姜(二片) 红枣(六枚)

【按】子遵仲圣脉证治法,而疏昨方,心未尝不惴惴也!以为次日覆诊,能得寒热略除,即是大功,乃喜出望外,非但热退神振,抑且诸恙并差,有如方案所云,斯亦奇矣!试求其所以能愈病之理,以证状学之立场言之,必曰能治其主证,斯一切客证或副证不治自愈也。此言不误,然而无补于病理之了解。幸有博雅君子,阅吾此案,赐予说明其中一切病理。如苔黑口干,何以反宜麻桂?发汗伤津,何以反除心痛?经水淋漓,大便溏泄,犹风马牛之不相及,何以戛然并止?所深愿也。

曹颖甫曰:太阳水气留于心下,则津不上承而渴,此意丁甘仁先生常言之。

舌黑不焦,大便又溏,知非阳明热证,而黑色亦为水气,水气凌心,心阳不振,故痛。大便溏,则为条芩(黄芩)之误,不用条芩,溏薄自止,非本方之功也。水气不能化汗外泄,故脾阳不振,而指臂麻。经水淋漓,亦水分多于血分,为水气所压故也。知病之所从来,即知病之所由去,不待烦言矣。

三诊 (七月十七日) 寒热如疟渐除,大便已行,舌苔黑色亦淡,麻木仅在手指间。惟余咳嗽未楚,胸胁牵痛,有喘意,参桂枝加厚朴杏子法。

杏仁(四钱) 厚朴(钱半) 川桂枝(二钱) 生草(三钱) 白芍(二钱) 大生地(六钱) 丝瓜络(四钱) 生姜(一片) 红枣(六枚)。服此大佳,轻剂调理而安。

3、太阳中风案(吴鞠通医案) 唐,59岁。头痛恶寒,脉紧,言謇,肢冷,舌色淡。

太阳中风,虽系季春天气,不得看作春温,早间阴晦雨气甚寒,以桂枝二麻黄一法: 桂枝6钱,杏仁5钱,生姜6片,麻黄(去节)3钱,炙甘草3钱,大枣(去核)2枚。煮3杯,先服1杯,得微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再不汗,促投其间。

寥笙注:本案亦系邪微郁表,宜和营卫,小发汗,为太阳病兼变治法。患者头痛,恶寒,脉紧,是麻黄汤症,肢冷,舌色淡,言赛,显系阳虚体质,营卫两虚之象。表症虽急,但不宜峻发,故用桂枝汤二以顾护不足之阳气,麻黄汤一以疏散表邪,两者互相为用,固正祛邪,得微汗而解。

吴氏虽温病学家,但亦善用伤寒法,虽时当春令,而天气阴晦,雨气甚寒,故亦以伤寒法治之,不为春忌麻黄之说所囿。要知药所以治病,非所以治时,有是病即用是药,此仲景辨证用药之心法也。

4、感冒长期不愈案(唐医易医案)孟氏,46岁,2003年2月6日就诊。主诉:去岁腊月二十八患感冒至今尚未痊愈,昨夜忽发烧,今晨就诊西医谓患泌感,输液处理后似觉无碍。现忽觉又发冷,且越来越厉害,不时伴有咳嗽。

我问有是否有发热?答:这几天都一会发热,一会发冷,每日都发生几次,几天来均如此,伴有咳嗽。刚才医院见我说咳嗽就好象审犯人似的,我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当时是非典初期)我问她:有汗否?答:有时微似头颈项有汗至胸而止,两肩臂更觉寒。诊其脉左右三部俱浮紧,舌苔厚白。此症与《伤寒论》上载桂枝二麻黄一汤症符合。

拟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加味。桂枝12克,麻黄9克,白芍12克,甘草9克,杏仁12克,大枣12克,生姜4片,射干9克,远志9克,苡仁30克。

上药二剂,加射干和远志兼治咳嗽,且射干有解毒治淋泌作用,配上苡仁利水祛湿表里标本兼治。后患者反馈,一剂服下一会即双肩臂寒冷解除咳嗽止,第二天早上再剂汗出痊愈。

5、类疟案 刘××,女,12岁。初春感受风寒邪气,头痛发热,家人自购“平热散”,服药后汗出较多,随后发热消退。但第二天发热恶寒如疟疾之发作,上午一次,下午二次。脉浮略数,舌告薄自而润。(刘渡舟)

究其原因,属于发汗太过,在表之邪气反而稽留不解,当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小汗之法治疗。桂枝5克  白芍5克  生姜5克  大枣3枚  麻黄3克  杏仁3克  炙甘草3克  一剂  药后得微微汗出而解。

按语:《伤寒论》指出:“服桂枝汤,大汗出,……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汤”。这里所说的“形似疟”,是指发热恶寒发作的情况,而不是真正的疟疾。

大凡先发热而后恶寒,或发热恶寒同时并存,寒热一天发作两次或数次,大都属于太阳病变,往往是由于表证发汗太过,既损伤营卫正气,又未能使邪气彻底外解,这是辨证时需要注意的。正如曹颖甫所说:“少阳病之所以异于太阳者,以其有间也。若日再发或二三度发,则为无间矣”。无论伤寒或中风,只要是表邪稽留日久不解,而且证情较轻,寒热如疟者,都可以用本方治疗。临床上这类病证多见于年幼或年老、以及久病体弱的患者。

6、连续三日恶寒战栗发汗俞长荣医案:李某,男,49岁,1963年4月10日就诊。恶寒战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伴见头痛,肢楚,腰疼,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

治宜辛温解表轻剂,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麻黄4.5克,大枣3枚。

服药后,寒热已除,诺症悉减。现惟心悸少气,昨起腹中微痛而喜按。大便正常,脉转弦缓。此因外邪初解,荣血不足,气滞使然,遂与小建中汤,1剂而安。

按语:恶寒发热,头痛肢楚,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但无心烦喜呕,胸胁苦满,知未入少阳;又二便自调,知未传阳明。邪在太阳之表,其脉浮紧,本当麻黄取汗,但虑已出汗,不便峻剂发表,故取桂二麻一汤以小发其汗,宣利肺气。

7、表郁不解 王占玺医案:刘某,女,26岁,1976年1月5日初诊。感冒已四五日,仍发热恶寒,体温38℃,微汗出,虽经服感冒冲剂及解热镇痛剂不效,身痠痛,二便正常,苔薄白,脉浮紧。

随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桂枝8克,白芍5克,生姜5克,甘草5克,大枣4枚,麻黄8克,杏仁5克,浮萍9克。药后取微汗,2剂诸恙悉平。

按语:外感数日,无少阳、阳明见证,仍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紧,宜小发汗,与桂麻各半汤愈之。

8、风隐疹(荨麻疹) 刘景棋医案:孙某某,女,45岁,1982年7月20日初诊。恶寒发热,全身起大片风团已二十余日。

发病前曾汗出冒雨,过一日后即发现全身起大片风团,每日发作五六次,痒甚,心烦。曾注射钙剂,口服扑尔敏、维生素丙等无效。面色苍白,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全身散在大片风团,胸部较多。舌淡苔白,脉弦。

辨证:风寒束表不得宣泄。治则:辛温透表,疏风止痒。处方:桂枝5克,白芍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大枣4个,炒杏仁3克。服6剂,临床治愈,随访三个月末复发。

按语:据报道,本方治疗感受风寒所致荨麻疹,有寒热表证或日久不愈,邪微而痒者,有良效。

六吉堂|倡导天人合一中医生活

我是莲花笙

来自秦岭深山的民间中医人

每天分享经典中医理论及临床验案

中医外治小验方

只为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以及成就人人都能获得健康的热切期盼

如果你有关于中医健康方面的问题与看法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

我们一起交流

(0)

相关推荐

  •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经方医案一则

    经方医案一则 李某,男,78岁,2017.02. 27初诊:既往史: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多而就诊.自诉近一周来活动后.饮热水后汗出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腭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 ...

  • 桂枝二麻黄一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原方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5.4克),芍药一两六铢(3.7克),麻黄去节,十六铢(2.1克),生姜切,一两六铢(3.7克),杏仁去皮尖十六个(2.5克),炙甘草一两二铢(3.2克),大枣五枚 ...

  •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一.表郁轻证俞长荣医案:李某,男,49岁,1963年4月10日就诊.恶寒战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伴见头痛,肢楚,腰疼,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治宜辛温 ...

  • 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症,热多寒少)

    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 ...

  • 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医案

    周海虹实施的一项临床病例观察,样本量为32例.以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治疗.组成:桂枝.当归各12g,麻黄.川芎.红花.炙甘草各6g,白芍.生地黄.威灵仙各15g,生姜.桃仁.防风.蒺藜.乌梅 ...

  • 胡希恕讲伤寒(27):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的鉴别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施(右住唐家湾肇周路仁德里二号) [按]本年七月十五日,予施诊于广益中医院,有施姓妇者蹙頞告诉曰:"先生,我昨服院外他医之方,病转剧,苦不堪言."余为之愕然,令陈其方,照录 如下: ...

  • 《经方实验录》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 王(右六月二十二日) 寒热往来,一日两度发,仲景所谓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证也.前医用小柴胡,原自不谬,但差一间耳! 川桂技(五钱) 白芍(四钱) 生草(三钱) 生麻黄(二钱) 光杏 ...

  •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第7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肌散邪,小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出处 <伤寒论> 功用 解肌散邪,小和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