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后感及笔记
写完上一篇后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所以加一篇把书中的内容做大致介绍并且附上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围城》的主人公名叫方鸿渐(曾有一同学名字也是鸿渐二字,当时并无特别感受,只觉好听。现在才明白,对方怕也是出自书香门第。)。方鸿渐是留洋欧洲的学生,本书主要围绕的人物大都是留洋的学生,有欧洲、美国等等。故事的主体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方鸿渐的感情线,一条是他的事业线。从乘船回国开始,就与多位女学生有瓜葛,后在唐晓芙身上失恋。远走湖南,开始他的教书生涯。
一路为伍去湖南的有5人,在路上发生了精彩的故事。单单截断这一段路程的片段来看,一行人似乎相处还算较好。可到了目的地,5人各自似乎又恢复了原本的地位后,个人的发展就又大相径庭了。在有些时候差距会被无限缩小,可错觉终究是错觉,最后现实的长矛会无情地戳破幻想的泡沫。最后,方鸿渐与一行人中唯一的女性结婚,回到上海后,争吵不休。
书中描写精彩连连,多处妙趣横生,而我的讲述太过平实了,推荐大家读一读全书。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
1. 在大学同学的时候,她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予。现在呢,宛如做好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一副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现在许多人都没有自知之明,不明白怎样的品质才能经久不衰。这造成了许多过了时的姑娘们剩下了,有些敢于主动出击,而有些忍着一口气,独自过下去。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是足够真心的选择就好,否则伤了身子未免亏了这一世。
2. 在旅行的时候,人生的地平线移近;坐汽车只几个钟点,而乘客仿佛下半世纪全在车里消磨的,只要坐定了,身心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地看书、看报、抽烟、吃东西、瞌睡,路程以外的事暂时等于身后身外地事。
——这段对于时间感觉的描写极好,当路程很长的时候,进入某一个状态之后,就不想从一个状态中出来,否则长时间的路程会让整个人十分的焦躁。想想抢位子的人,那其实就是堵上了自己后半生的斗争。想我自己那么不争不抢,倒是亏待了我这副皮囊。
3. 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得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的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
——有太多东西像这句谚语了。不过最近有件事教我发现,不近距离接触无法看到它的美。事物不同,总归还是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教它美,那样不是就没有不美的东西了,怪不得都说就差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了。
4. 这就是生离死别比百年团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不但鬼不会长大,不见了好久的朋友,在我们心目里,还是当年的丰采,尽管我们自己已经老了。
——这或许是对于不能见面的一种慰藉吧!所有我们记忆中的人都活在过去,那样美好,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变得更加美好了。
5.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酒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这一段描写极好,可能这样是为什么孔子主张一定要品德高尚之人才能作君主,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推崇哲人王,身居高位自然会当凌绝顶,可也同样暴露于泱泱大众知下。好与坏一看便知,能否受得起,入得了大家的法眼,着实重要。
6. 年龄是个自然历程里不能超越的事实,就像饮食男女,像死亡。有时,这种年辈意识比阶级意识更鲜明。随你政见、学说或趣味如何相同,年辈的老少总替你隐隐分了界限,仿佛瓷器上的裂纹,平时一点没有什么,一旦受着震动,这条裂纹先扩大成裂缝。
——有许多东西是迈不开跨不过的,若是真就存在了,那就尽量维持着稳定,别受着什么震动,四分五裂了。
7. 有几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像对唐晓芙的一番情感。有几个自己,仿佛是路毙的,不去收拾,让它们烂掉化掉,给鸟兽吃掉——不过始终消灭不了,譬如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
——我们这一生有多少个自己,有时回忆起来自己都不像自己,有多少个自己消失了,有多少个自己总隐隐存在那里,生怕忘了,又生怕记起。就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在意记得与否。那么那痕迹可能也就平了。
8. 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得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读到前半句觉得比喻用得真好,冷不防看到最后这一句,心里是惊了的。拿睡眠和死做类比,准确而沉重,符合了内容,对应了气氛。
钱先生是无锡人,而我外婆也是无锡人,这样算来我也是四分之一的无锡人。或许冥冥中是有那么些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