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明代的张景岳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01

古代名医张景岳一家言

【隔葱灸】隔葱灸,早在明代刘纯《玉机微义》及张景岳之淡豆豉别名香豉、豉、淡豉、大豆豉,味苦,性 辛、平,归肺、胃、心、膀胱、小肠、三焦经。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豆豉含有维生素3、维生素B2、烟酸、四甲基毗嗪等。豆豉灸又称隔豉饼灸,该灸法最早见载于晋《范汪方》(据《医心方》卷十五)。《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记载较隔葱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葱而施灸的《类经图翼》中就有记述,大致可分为隔葱泥灸法和 隔葱盐灸法。现代又有很多医家釆用隔葱白灸。

【隔姜灸】隔姜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姜片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在明代的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代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渝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

隔姜灸法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一般对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风寒湿痹、肠胃症候和虚弱病证均可采用。如呕吐、泄泻、 脫腹隐痛、痛经、遗精、阳痿、早泄、周围性面神经麻 痹、关节酸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治眼疾】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明代张景岳,如此有地位和贡献,人家可以军队的将军

【咳嗽】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将咳嗽分为内伤和外感两大类。

张景岳指出:“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凡外邪袭之,则必先入于肺。久而不愈,则必自肺传至五脏也。内伤之咳,必起于阴分,盖肺属金,为水之母,阴损于下,则阳孤于上,水涸金枯。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但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

景岳之论,就外感内伤讲了咳嗽的共性和个性,使医者知共性之中有个性。辨析明了,治病疗效方著。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多因于寒邪。盖寒随时气,入客肺中,所以余治嗽多治以辛温,其邪自散,惟六安煎最妙。其方:半夏9克、陈皮4克、云苓6克、甘草3克、杏仁3克、白芥子2克(老弱不用),或加生姜。凡属外感,余多以此汤加减主之。

【口苦】从理论上言,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即谓:“胆热则苦,口苦亦有肝虚寒者”。张景岳亦谓“口苦口酸等证”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属火证,绝无虚寒之病矣,岂不谬哉。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盖凡以思虑劳倦,**过度者,多有口苦……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故凡临此者,但察其别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此治有不容误也”。朱、张二氏都明确指出,口苦也有属虚寒者。验之今日之临床,信而有证。张景岳谓;“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昔”。

【慢性前列腺炎】由于老年脾肾气虚,膀胱气化健运失常,如《诸病源候论》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景岳说:“淋如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由此可知,诸淋皆因肾虚而膀胱热也,肾与膀胱相表里,为津液之府,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小便下涩,数而涩则淋沥不宣,成为淋证。其原因多因酒色劳倦或淋沥日久,耗伤正气,以致脾肾两虚,经久不愈,若劳累过度,则更耗气伤精,故遇劳即发。

【出汗】《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亦多以此为据,认为汗是由于阴阳之间的相互变化而产生。例如明代张景岳说:“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加于阴,阴气泄矣,故阴脉多阳者多汗。”《内经讲义》中指出:“阳脉之象倍受盛于阴脉之象,当有汗出。”然“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可理解为阳气的功能:包括气化功能、运动功能等,是形成津液内存及外出为汗的主要因素,即体内阳气推动津液排出体外,谓之汗。

中医的汗又有“动汗”和“静汗”之分。动汗是指运动或活动时,引起的汗出;静汗是指人体相对静止时,而发生的汗出。

【神阙】古人认为神阙能总理人体诸经百脉,是十二经之根本也,正如明代张景岳所说“一点真灵之气聚于脐下”。

【肾与后阴】主封藏,为之关,既开窍于前阴,又开窍于后阴。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导功能,但脏象学说常常把大肠的功能统属于脾的运化功能范畴。脾之运化赖肾以温煦和滋润,所以大便的排泄与肾的功能有关。肾的阴阳失调可出现泄泻、便秘等大便异常。总之,饮食之受纳在于胃,便溺之排泄关乎肾。故张景岳说:“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景岳全书·泄泻》)。

【食疗】明代张景岳对食物疗法也经常运用,而陈念祖攻击他“为厨中一好手,为医中一坏手也”。这种看法实是一种偏见

【六郁证】以肝之气郁为先,“木郁达之”,故治疗以疏郁利气为主,但疏之不可太过。张景岳曾告诚:“见肝之病者,尽以伐肝为事,愈疏而愈虚,病有不可胜言矣”。(《质疑录》)尤其针对老年人肝肾精血已虚,肺脾气血亦虚,疏肝之品大多辛香刚燥,易耗气伤血,化燥伤阴,故宜据证相应配伍补肾健脾、养血滋阴柔肝之品。一俟咽中稍舒,即可改用以花为主的香而不燥、疏而不伐之品泡水代茶饮,渐舒拂郁,其功甚妙。此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临证时,注重精神开导,郁证易痊。

【中风之病本在肝】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至《金匮要略》方有专篇论述。唐宋以前的医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迨金元时期,对“外风致病说”提出了不同见解。

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以为正气自虚,朱丹溪认为以湿热生痰为主,是为内风说。王履将外风致病者称为“真中风”,内风致病者别为“类中风”。张景岳提出了“非风”的观点,认为中风病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中医认为,中风病的病因,有外感之风,也有内伤之风,外风和内风往往相因为病。

风邪从外而入者,必有肝风为其内因,痰火食气从内而发者,也必然有肝风为其基础。如无肝风,则外邪和痰火食气等病因只能发为其他病症,不会变为突然昏倒、偏枯、口眼歪斜等中风病症。

【阴阳采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句话,是张景岳先生在《新方八阵》的“补阵”中提出的。原话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具体些说,这是《黄帝内经》“用阳和阴,用阴和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治则的变化运用和进一步发挥。

张景岳说:“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缓,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阴阳之治辨也”。又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此阴阳邪正之离合也”。这些理论看起来好像难以捉摸,实际是中医观察疾病变化的客观规律,用现代话说,就是具体矛盾具体解决,中医治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差半分毫厘。

文章页面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