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的笔触和认真的思考,让作品在微弱地呼吸
《山外暖阳》,79x56cm,2020年
胡声畅细微的观察力呈现出景色的独特之处,他用心与环境沟通,把自己的思考融入在笔触中。
声畅是我高中和大学的同学。他为人低调、学业勤勉、多才多艺,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才子,在学生时代就洋溢着艺术的热忱与创作潜能。参加工作后,初心不忘,耕耘艺事,创作了一大批直抒胸臆、温润亲切而意境悠长的佳作,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他的禀赋、才情与精神追求。
他的作品,表现的都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景,如家人、生活片段、居住场景、旅途写生、家乡风景等,是一种似曾相识的风物。如果将其比照当代艺术史谱系,可归纳为“日常”和“乡土”,而这两大题材,正是解构现实主义和宏大叙事的主阵地,他们以贴近生活与人性的本真,提供了典型叙事之外的另一种书写生活的形态。与上一代艺术家不同的是,声畅以其新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语境,在对传统现实主义解构之后,以另一种更为个体化的思绪和更为当代的艺术语言,尝试建构新的“乡土”与“日常”的表述逻辑。
声畅的家乡在粤东乡村,生于斯、长于斯,每年定期往返,儿时的生活情景历历在目,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乡村空心化,乡村不再是猎奇的对象,而是精神的家园。家乡的山水、竹林、村寨、池塘、溪流、劳作及活动情景,是他反复表现和咏叹的题材,童年的生活场景,是他心灵的驿站,家乡的秀美与淳朴,成为他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持本真的源泉。“诗与远方”的词句曾引发一代人的共鸣,而对于声畅而言,诗不在远方,而在家乡,在纸笔之间。
声畅毕业于南中国知名的广州美术学院,并始终赓续着学院的学术品格,既注重艺术法则的传承,又能保持对技术的谨慎,持续探索新的造型语言和视觉领域,做到文质并重,言意兼得。他擅长用灰色调,让水与色在画纸上交融,或涂抹,或皴擦,或勾勒,随类赋彩,随心而施。通过景与情、情与笔的交融,塑造出朦胧、宁静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岁月的无痕与摇曳。
石涛画语云:“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绘画是心与景的融合。从心,这是东方绘画的精神内核,也是声畅作品的基本格调。他的画,以写生为主,但又不完全是实景的技术再现,而是心灵之景,是心象与情感的传达、转译和外化。心是内心的感受,也是由技术学习而内化的关于景象的表达手法,无论是乡村的景还是城市的景,无论是家乡还是他乡,都是精神与风景的深度对话,是心灵世界的符号呈现。
声畅早已在艺术圈崭露头角,获奖频频,但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艺术的业余爱好者,称不上“画家”。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业余状态”,使他没有创作的压力,没有应酬的压力,不追随潮流,不标榜主义,在体悟中潜心创作,得之于心,形之以画。这是一个画家本真的状态,也是一种超然的艺术境界。
《田背水口》,79x56cm,2020年
《溪岸赶鸭》,39x56cm,2020年
《彼岸》,79x56cm,2020年
《故乡稻田》,79x56cm,2020年
《旅途· 去远方》,79x56cm,2020年
《旅途 · 只身打马过草原》,56x38cm,2017年
《江岸觅诗》,79x56cm,2020年
《深山人家》,79x56cm,2020年
《知音本在云水间》,39x56cm,2020年
《春临小院》39cm x56cm,2019年
《产溪》 ,38x56cm,2017年
《夏至》,38x56cm,2018年
声畅的水彩作品在题材和绘画技法的表现上,都充分地展示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让画面完美的独特个性。他善于观察、思考身边生活的细微景象,并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理解自然事物的内在精神力量。他的画作更具有生活气息,能在安静平和、朴实自然的生命中,去掌握和寻求诗意的美感,进而构建起具有个性风格的和谐世界。艺术应是精神的创造物,画家应从主观上重新安排它们。声畅潜心研究、不断尝试,以灰色调的色彩和印象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温暖的家庭情景,从而创造了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佳作。
《溪上闲戏》,39x56cm,2020年
《山下人家3》,36x36cm,2020年
《小溪春深处》,79x56cm,2020年
《三月》,38x56cm,2018年
主要出版画册:
《世纪新艺丛—胡声畅水彩作品集》、《联考水彩教学》。
主要发表及媒体介绍:
作品曾发表在《美术》、《画廊》、《美术界》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