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0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基础巩固

下图为北京市某企业利用雨水而设计的厂房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径流

C.蒸发D.水汽输送

2.这种雨水处理方式,带来的影响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不能直接影响降水、蒸发、水汽输送,B项正确。第2题,这种雨水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花草、冲厕等,带来的影响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项正确。没有补充城市地下水,A项错误。对减缓城市内涝作用不大,B项错误。对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影响较小,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面沉降示意图(图中颜色越深,地面沉降越深)。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面沉降(  )

A.保定比沧州严重B.幅度鲁比冀更大

C.渤海湾沿岸地区小D.从城市向四周扩展

4.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B.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城市

C.人类过度开采地下资源D.城市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保定地面沉降没有沧州严重,河北省地面沉降幅度大于山东省,渤海湾沿岸地区地面沉降大,地面沉降从城市向四周扩展,D项正确。第4题,过度开采地下资源会导致地面沉降,C项正确;气候变暖、人口迁移、城市服务范围扩大与地面沉降关系不大。

能力提升

(2019河南名校联盟联考)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5~7题。

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5.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大兴安岭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6.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

A.降雪量大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D.多大风

7.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

A.增加融雪量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D.缩短汛期长度

答案5.A 6.C 7.C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积雪期长,且在3月中旬,林外空地积雪开始消融,结合植被类型(落叶松和云冷杉),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东北地区。A项正确。青藏高原以草原、荒漠为主,黄土高原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四川盆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故B、C、D三项错误。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地表积雪比落叶松人工林厚度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枝叶繁茂,对积雪的截留多。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下降慢,说明其林下积雪消融慢。C项正确。第7题,林地仅仅是对积雪起到截留作用,不改变其数量,因此融雪量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融雪速度会减缓,因此其水文意义是可以降低汛期水位,延长汛期长度。C项正确。

(2019江苏七市调研)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333公顷。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

8.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D.冰川融水

9.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

A.夏季风的增强B.全球气候变暖

C.冬季积雪增多D.植被覆盖增多

答案8.C 9.B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项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项错误。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可知,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C项正确。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因此该地湖水不是直接由冰川融水补给,D项错误。第9题,该地由于远离内陆,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项正确。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增多对湖泊面积扩大影响不大,C项错误。植被生长会耗用水量,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泊面积缩小,D项错误。

(2019湖北黄冈中学二模)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量(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2是图1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月份最低,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7月份最高,降水量大,无蒸发

C.6月份最低,正值梅雨季节,降水量大

D.8月份最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

11.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

A.甲>丙;甲海拔高,昼更长B.甲>丙;甲晴天多,降水少

C.甲<丙;丙晴天多,降水少D.甲<丙;丙纬度高,昼更长

答案10.A 11.B

解析第10题,由图2可知,甲、乙、丙三地最低值均出现在5月份。根据图1,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5月份气温回升快,气温高,蒸发量大。A项正确。第11题,根据图2曲线分析,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太阳辐射少。因该时段是夏季,甲地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丙地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晴天少;且甲地纬度较高,夏季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所以太阳辐射量甲地大于丙地。B项正确。

(2019广东惠州模拟)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据此完成12~14题。

12.“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

A.降低地下水矿化度B.提高地下水位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农田单产

13.是否适合“井灌”,取决于(  )

A.耕地类型B.作物类型

C.黄河水文条件D.地下水质条件

14.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A.1—2月B.5—6月C.7—8月D.10—11月

答案12.C 13.D 14.D

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发展“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弥补黄河水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提高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C项正确;“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对于地下水的矿化度没有影响,A项错误;地下水位提高会导致盐碱化加剧,B项错误;提高农田单产应该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手,D项错误。第13题,读图,结合材料,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如果矿化度高,含盐量大,则不适宜进行农业灌溉,与耕地类型、作物类型及黄河水文条件关系不大,D项正确。第14题,由题意可知,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的目的是淋盐排盐,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由此可见,集中浇灌时间应在春季之前,D项正确。

15.(2019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长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而这座大湖本身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年均潜在蒸发量可以达到1 800毫米,而年均降水量则不足100毫米,因此湖水本身的盐度平衡主要受河流和气候影响。1958年,博斯腾湖湖水的盐度只有0.39克/升,但随后由于开都河流域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这座淡水湖的盐度迅速升高,最高接近2克/升,变成了微咸水湖。甲图示意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右下小图示意沙漠盐池附近地质剖面),乙图示意1958—2010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

(1)概述开都河、孔雀河及湖区气候在影响博斯腾湖盐度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2)推测200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主要人为原因。

(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盐池的形成过程。

答案(1)开都河注入大量淡水,降低博斯腾湖盐度;孔雀河河水由博斯腾湖流出,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降低湖水盐度);湖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增加了湖水的盐度;三者维系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

(2)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上游河流截流建设水利工程(引水),下游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湖泊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也使湖泊中盐分增多。

(3)湖泊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地势低洼处;沙漠中降水量小,但蒸发量大;水分被蒸发后,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

解析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气候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开都河的河水流入博斯腾湖,淡水的注入降低了博斯腾湖的盐度。博斯腾湖的水流入孔雀河,孔雀河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区域内的气候、开都河和孔雀河维持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第(2)题,根据湖水水位变化图数据得知,博斯腾湖2001年后水位不断下降,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材料“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说明流域内农业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少,下游用水多,水位下降。“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说明流域内生产、生活废水进入湖泊,使湖水盐分增加。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博斯腾湖与盐池之间相隔山地,博斯腾湖的湖泊水可通过含水层渗透到地势较低的沙漠。沙漠气候干旱,蒸发量旺盛,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

16.(2019江西赣州模拟)读我国南疆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南疆地区深居内陆,河流多有面积大、水浅、弯曲、经常改道、蒸发量大的特点,当地水源可利用率很低(图甲)。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过去40年间,冰川加速消融,地表水大量增加,甚至洪水频发。

材料二 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当地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设计出“拦蓄洪水—地下水库储备”水利工程,其中引渗回补工程被称为“现代坎儿井”,该工程采用地下大口径管道衔接不密封方式,使管内外流水可互通。(图乙)工程修建于山前冲积扇上,冲积扇自前缘至山口沉积物依次为黏土、粗砂、砾石层。

甲 南疆地区主要水系分布图

(1)依据图中水系特征归纳出该地的地形特征。

(2)分析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的自然原因。

(3)阐述图示“现代坎儿井”工程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答案(1)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表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上游支流分布,表明西、北、南为山地;向心状河流水系,表明图示区域为盆地;下游有季节性河湖(改道、断流),表明中下游为沙漠。

(2)夏秋高温,蒸发旺盛;下游河道弯曲、流经沙漠地区,水源损失大;河湖流量季节分配不均,春季洪涝多发。

(3)工程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利于拦截地下水;工程冲积扇中部为粗砂层,工程施工量小;与地下水库区有一定的落差,便于自流补水。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河流干流为塔里木河,该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表明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上游支流分布,表明西、北、南为山地;向心状河流水系,表明图示区域为盆地;下游有季节性河湖(改道、断流),表明中下游为沙漠。第(2)题,该地位于南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秋季节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下游河道弯曲,主要流经沙漠,水分下渗量大,水源损失大;该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断流,所以河湖流量季节变化大,分配不均,春夏季洪涝多发。故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第(3)题,根据图乙联系材料便可分析出“现代坎儿井”工程位置选择的合理性。该工程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有利于拦截地下水;且工程冲积扇中部为粗砂层,工程施工量小;与地下水库区有一定的落差,便于自流补水。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