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污泥膨胀得罪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
污泥膨胀(sludgebulking)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基本上目前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不但发生率高,发生普遍,而且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一般来说,活性污泥的SVI值在100左右时,其沉降性能最佳,当SVI值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应立即予以重视。
导致污泥膨胀的因素盘点
1、温度
低温有利于丝状菌生长,Daigger等人发现10℃容易导致丝状菌性污泥膨胀,而污水温度提高到22℃则不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2、pH
活性污泥微生物适宜pH范围为6.5~8.5,pH小于6时,菌胶团活性减弱,生长受到抑制,但丝状菌能大量繁殖,取代菌胶团成为优势种群,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变差并发生污泥膨胀。pH值低于4.5时,真菌完全占优势。
3、DO
若DO成为限制因子,菌胶团生长受抑制,而丝状菌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更易获得溶解氧进行生长繁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具有低Ks的丝状菌在低基质浓度下,具有比菌胶团高的比生长速率,这可以解释基质限制、溶解氧限制和营养物质限制引起的污泥膨胀现象。只要溶解氧成为限制,任何负荷下都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中DO控制在2左右,太高太低都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4、F/M
低F/M经常出现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大回流比的氧化沟(如卡鲁萨尔氧化沟)、沿程分散进水曝气池中;低负荷容易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高负荷容易引发污泥粘性膨胀。负荷分布不均,好氧区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易造成丝状菌大量增殖。Li等人对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负荷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M<0.2kg/kg·d时,容易引发污泥膨胀。an和Su等人将污水通过好氧选择器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将F/M调整到0.4kg/kg·d,有效的控制了污泥膨胀;而Laitinen和Luonis等人则是利用缺氧选择器,加强反硝化除磷作用,有效解决了污泥膨胀。
高有机负荷下,反应器内底物充裕,在这种情况中菌胶团比丝状菌具有更强的吸附与存贮营养物质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高浓度的底物迅速增殖,具有较高的比生长速率,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但是如果DO浓度不够,在0.5mg/L以下,菌胶团在低溶氧的条件下增殖受到抑制,而丝状菌由于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即使在低溶氧的条件下也能获得氧,其增殖速率明显高于菌胶团,发生高负荷低DO下的污泥膨胀;低负荷下由于长时间缺少足够的营养物质,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丝状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菌丝会从菌胶团中伸展出来以增加其摄取营养的表面积。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条件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也很不一致。尤其是关于有机负荷与污泥膨胀关系的说法也比较混乱。高低有机负荷都可能引起污泥膨胀,Ford和Eckenfeilder等人发现高低负荷下都可能发生污泥膨胀,Palm等人认为根据负荷不同,在任何DO浓度条件下都可能发生膨胀,Chudoba等人认为即使对于推流式曝气池,虽然沿吃长方向存在着高的浓度梯度,但在高负荷下也会发生污泥膨胀。
5、N、P营养物质
N、P含量不均衡的废水,会引发丝状菌与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R.E.Sheder等人发现在缺N的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N、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营养物质,造成竞争优势;非丝状菌污泥膨胀:BOD5/N为100:3时,菌胶团未能有充分的N完成代谢,于是把有机物以高亲水性的多糖胞外聚合物(EPS)的形式贮存在胞外。因此要降低进水C/N比。
6、微量元素
完这可用痕量金属缺乏症理论分析。由于丝状菌具有比菌胶团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在痕量金属含量不足时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对痕量金属的吸附能力,从而抑制了菌胶团的生长。
7、有毒物质
当有毒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出现中毒现象,Novak在对非丝状菌膨胀的研究中发现,菌胶团吸收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后,粘性物质分泌减少,生理活动出现异常,可能引起污泥膨胀。
8 、其他污泥膨胀原因
1、一般认为悬浮固体少而溶解性和易降解的有机物较多,特别是含低分子量的烃类、糖类和有机酸等容易发生丝状菌膨胀,例如啤酒、食品、乳品、造纸废水;丝状菌对高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弱,较难吸收不溶性物质,对低分子有机物可直接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最有代表性的丝状菌是球衣菌属,它能将葡萄糖、蔗糖、乳糖等糖类物质直接利用,当废水中含有可溶性有机物多时,易诱发丝状菌膨胀,而不溶性有机物作为去除对象的废水则不易产生污泥膨胀。Van等发现葡萄糖、乙酸盐这些低分子可溶性有机物容易引起污泥膨胀,而大分子淀粉不易引起污泥膨胀;
2、腐化的污水,还有大量硫化氢的污水,污水在下水管和初沉池等贮存设施中,停留时间过长,发生早期消化,使pH下降,产生利于丝状菌摄取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和硫化氢,引起硫代谢丝状菌。但是硫化氢大部分是厌氧发酵中的副产物,而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小分子有机酸,这是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3、一些厌氧装置虽然出水含有大量硫化氢,但是挥发性有机酸浓度很低时也不会发生污泥膨胀,当挥发性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其中主要的低分子有机酸(乙酸、丙酸)易于降解,因此造成耗氧速率的增加,引起DO限制膨胀。
污泥膨胀解决办法
1、应急措施
(1)增加絮凝剂,如投加硅藻土、粘土、厌氧污泥、金属盐类、混凝剂,如投加铁盐(氯化亚铁5~50 mg/L)、铝盐(矾土10~100 mg/L)。
(2)采用消毒氧化剂,如采用回流污泥加氯措施,投加量一般为2~10kg Cl2/1000kg干污泥,既可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也可对二级处理出水消毒,同时使控制污泥膨胀所需要的加氯量最少。铜离子浓度在0.75mg/L时或食盐浓度为4g/L时对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效果良好。但是此法治标不治本。
2、改变工艺
(1)设置选择器,选择器是曝气池之前或前段设定的高有机负荷区(接触区),为菌胶团细菌提供高浓度的可吸收的溶解底物,以提高其摄取和贮存能力,使其在与丝状菌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2)改变反应器形式,如将完全混合曝气池改为推流式曝气池,连续进水改为间歇进水。丝状菌几乎都不能在完全无分子氧的环境中吸收底物,这使得通过脱氮和除磷过程而利用底物的功能菌迅速增殖,所以A/O和A/A/O系统能有效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在A2/O工艺中,厌氧、缺氧区不利于丝状菌增殖,如果在好氧段能旁流一部分进水提供碳源,则丝状菌在整个系统中都处于不利状况。
(3)工艺运行调控:由于污水腐化产生的膨胀,可以对消化污水预曝气,沉淀池中污泥应及时刮除;N、P缺乏的污水,可及时投加尿素、铵盐、化肥或与生活污水混合,使BOD5:N=100:5:1左右;缺氮时可从污泥消化池往曝气池投加高含氮污泥上清液;低溶解氧可以增加供氧,采用表面转刷曝气的氧化沟,欲提高DO,可通过提高出水堰的高度,以提高转刷的吃水深度的方法,强化转刷的曝气能力;低负荷导致的污泥膨胀,可以适当提高F/M;高负荷污泥膨胀,可射流曝气剪切丝状菌,射流高的传质效率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增加水力剪切力:通过曝气时产生的强水力剪切作用使蓬松污泥自聚、密实,同时使絮团表面不稳定的丝状菌脱落。
(4)在完全混合曝气池中负荷0.1~0.5 kgBOD5/(kgMLSSd)都发生膨胀,而推流式中污泥负荷大于0.5 kgBOD5/(kgMLSS·d)才发生膨胀,而间歇式反应器内没有发现膨胀现象;变化的水力负荷造成SVI上升,具体分析为高负荷、低溶解氧刺激了丝状菌的生长,且丝状菌生长的不可逆性,造成污泥膨胀,特别是当有机物浓度剧增时极易引起污泥膨胀;污泥有机负荷为0.5kg/kg·d,并且DO在2mg/L时,可以有效的控制丝状菌的生长。
(5)低负荷引起污泥膨胀的恢复:加大污泥负荷,利用在高底物浓度的环境条件下,菌胶团的贮存能力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均比丝状菌的高这一特点,在反应器中创造出有利于菌胶团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使其取代丝状菌逐渐成为污泥中的优势菌种,从而使发生膨胀的污泥逐渐恢复正常。
(6)增大污泥回流量有利于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并且增大与丝状菌的竞争力度,抑制丝状菌的膨胀。丝状菌的生长速率小于非丝状菌,长SRT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因而增加排泥量,可以有效排除池内过多丝状菌。并且长泥龄情况下,发生污泥老化,老化的污泥活性不够,竞争不过丝状菌,会使丝状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污泥膨胀自然消除的解释
污泥膨胀导致污泥的大量流失,使MLSS浓度降低,其结果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机负荷提高,DO上升,OUR减小,这都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