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个审稿人都有这种能力,会有多少篇SCI被秒拒?
在科研圈,很多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变化:第一篇SCI被接收到成为多个期刊的审稿人,基本上做过通讯作者的都会有机会成为审稿人。作为SCI期刊审稿人都是免费劳动力,没有经济上的报酬。因此,有些审稿人是很随意的,随便看几下,就开始写意见,甚至随便写审稿意见。当然,也会有比较负责任的审稿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全面把关文章质量,提出专业的问题和修改意见。不过有一种能力绝大多数审稿人都是没有的,这就是识别图片重复性的敏锐洞察力。凡是察觉图片涉嫌部分重复性、一图多用,审稿人应当提出质疑,要求作者提供合理的,具有强大说服力的证据与解释。
例如下面这些SCI论文图片就是被读者质疑部分重复性、一图多用:
如果当时审这些论文的审稿人能够提出上面这些质疑,并且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实验记录等来解释,那该多好呀。因为那个时候进行解释是最好的时机,提供不了证据和强有说服力的解释可以立即秒拒。等文章已经出版了若干年,再要求作者进行解释就会很容易出现这种尴尬的解释局面:由于粗心大意导致图片重复性,实验室搬迁数据记录丢了,或者原始数据被洪水冲了。上面这种解释已经成了模板,面对质疑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按照上面的模板进行解释,然后再也没有下文。实验室搬迁数据记录丢了,或者原始数据被洪水冲这些理由仍然不能消除读者的质疑,但是却成为了作者最好、最简单的解释(钻空子)。
如果你是第一次审稿,但是对作者研究内容这些一点都不懂而你又非常想审稿,不妨直接仔细观察图片是否有问题,有问题的可以提出质疑,以防作者一图多用、数据造假等不端行为,然后再去研究文章逻辑、语法表达这些问题。一旦作者是学术不端行为,文章质量再好也是白折腾。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审稿当中,很多审稿人的审稿时间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夸张的连摘要没有看完就完事了,更不要说看出图片是否存在重复使用。
如果每一个审稿人都这份心,有这样的洞察力,估计会有无数篇文章被秒拒,而撤稿的文章将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