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图阁】朱耕原先生国画欣赏
一九四六年出生于苏州,青少年时随吴中名宿朱西村、吴允庄先生学画及长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张文俊教授,从事山水画专业创作。重视写生,其作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深得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好评,先后参加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苏州、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泰国等地的展览并获奖,分别在苏州、曼谷举办个人画展四次,在多级专业报刊发表作品和论文300多幅,出版有《朱耕原山水画集》和<<中国实力派美术家.朱耕原>>.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1_20201215054322644.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2_20201215054322946.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3_20201215054323259.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4_20201215054323556.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5_20201215054323868.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6_20201215054324212.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7_20201215054324478.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8_20201215054324728.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9_20201215054324978.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10_20201215054325197.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11_20201215054325431.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12_20201215054325728.jpg
查看原图 来源://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0/12/1517/210077530_13_2020121505432624.jpg
执着水乡 格高隽永
——析朱耕原的山水画艺术
欣赏朱耕原先生的山水画,感到心情特别宁静和愉悦,又仿佛听到“江南丝竹”那般优美动人的旋律,因为从他的作品中折射出一股浓郁的江南水乡的温馨,在扣击着观众的心灵。
自古以来,在“烟著层层柳,云生面面溪,欲寻垂钓处,咫尺使人迷。”的江南丝竹声中,在太湖的万顷碧波,山峦重叠,云烟浩渺,青山丽水,古村幽居的空濛灵秀中,多少历代名家作诗咏太湖,挥毫画太湖,故而创造了不少有情有神的作品。其实太湖之美,它的内涵是一种多元状态的,由于古人的审美切入点不同,作品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相比之下,耕原先生刻苦勤奋,在吸收传统的前提下,敢于创新,因而他创造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水乡风情画。尤其是画柳,独树一帜,被美术界誉为“耕原柳”。
创新来源于生活,耕原先生就是这样,对生活有着独特的发现和理解。他自幼生活在太湖之畔,太湖之滨多柳,他与水乡农民同生活,共劳动。江南水乡清秀的风光,就是孕育他创作灵感的基地。这一点,他是得天独厚的。近年来,生活在太湖深处的民众,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环境遭遇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使大批良田丢失,他们的生存状态,日趋艰难。耕原先生就处于这艰难生活的挑战中。由于他的良知和责任感,他没有选择城市的灯红酒绿,而是坚持和当地民众在一起,不畏艰辛,守卫着这块土地,用他手中的画笔,努力地表现着这块土地的秀丽和美好。
《新柳种莲》、《柳溪渔歌》是耕原先生的大幅近作,近景以焦墨勾出湖边柳树之干,线条苍劲雄浑,形态奇倔,似龙似虬, 借以表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再以细笔勾画出初春的柳丝,并以淡汁绿少许点之,一派春天气象。 “老树已成铁,逢春又著花”,这是对一种新生命诞生的赞美和讴歌。纵观耕原之作,大多有柳,耕原之柳,具有注重骨法,墨韵浑厚的特点,给人以清幽、空灵的印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现代色彩,故创造和已经形成了“耕原柳”之誉。
“耕原柳”是耕原先生江南水乡作品的一大特色,其画大多以柳树为主体,如“江南新柳图”、 “新柳含烟翠影低”、“新柳晨炊”、“莺啼柳新”、“烟波深处”、“山村二月”、“新柳疏雨”等,无不有柳。透过柳树,远望空旷的太湖、或一望无际、或湖边一角、或点点白帆、或古镇幽居、或小桥曲径、或蟹舍渔庄、或炊烟绕渺、或渔舟待发、或水乡耕种、或春雨孤舟、或柳间小亭、或湖滨结茅、或水上劳作、或块块巨石露出水面等,所有作品都充满着诗情画意,且格局高简,笔墨酣畅。画幅舒展,以绿柳青山,遥映水天春色,有渔舟、小桥、茅亭、石屋,一片江南水乡风光。柳树下,有水榭、蟹舍,水中有栏蟹之篱,层层点染,虽不见蟹,而将江南春天之美,吴中风光之秀,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诗情的笔调,境界具佳。耕原先生还善于以平远手法,构图布局,非常简洁,画面上一般只有两个大的空间层次,近景是绿柳掩映,修竹短篱,远景施以淡淡的渔村、或渔舟、或山影,整个情趣充满着轻狂寂寥和虚空,但在这空灵淡远之中,却蕴涵着一种幽秀雅逸的隽永韵味。我还有一种感觉,有宛如在休闲中,细品着一杯清茶,面对着柳荫下的江南水乡的韵味,享受着美好的人生。因而朱耕原之画,引起了各个阶层的关注,纷纷预以推介,社会各界都肯定了他的成就,尤其在上海几家拍卖行推出先生的作品后,许多收藏家竞相购藏。
朱耕原先生四十年代生于的苏州,青少年时期随吴中名宿朱西村、吴允庄先生学艺,研习六法,临摹传统,奠定了深厚的传统基础。及长,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新金陵画派大家张文俊先生,系统地接受了现代教育。几十年来,默默地从事山水画专业创作,他的幅幅作品都味不雷同,千变万化,耐看动人,其内容所表现的精神气质确有画家的革新特点。先生为人宽厚,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一时之得失,颇得好评。这些成就都凝聚着先生的心血和汗水,也是画家的学养积累和长期修炼的结果。目前,先生正处于一个艺术创作的黄金年龄时段,我期盼着先生有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问世。
(丁亥季春于扬卅国画院 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