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研究十大前沿话题(三)

谭天  初令伟

五、知识传播(知识付费)
随着互联网在教育、医疗、法律等领域推出知识付费产品,目前研究多集中在针对知识付费市场发展、运营模式等应用研究,但学者更关注在知识传播理论层面的探讨。
有学者认为,线上知识付费平台的兴起缘自用户在知识盈余的压力下的渴望与焦虑, 是一种内容消费的升级形式。“线上知识付费所指称的’知识’与经典意义上的知识定义略有差异, 线上知识付费所提供和分享的知识主要指聚焦于某一垂直领域、在人们的一般经验中稀缺的具有高场景度、高可操作性的知识。”[i]有学者研究认为,“知识付费”是互联网平台知识范式的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公共、分享式的知识社区转变为有着工业化、专业化的知识生产机制和基于数字经济的知识服务产业;从过去碎片化的信息获取转变为依赖知识中介,获取跨界通识、中层化的知识类型。[ii]
对于知识付费的研究,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其发展现状、特征与模式,问题与对策等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个体的节点式传播、开平台的参与式传播、多元整合的内容传播是知识付费的主要特征。[iii]有学者从价值指向、内容构造和媒介服务三个层面剖析指出“”重心下移与头部资源是线上知识付费的形态架构及特征。”[iv]也有学者基于实证分析,剖析了用户在线知识付费行为的底层逻辑:人们在线知识付费的意愿较少来自于工作、学习、生活中对知识、学习的实际需求与现实压力,而更多来自于对知识内容的专业性、有趣性感值和主观规范等体验因素驱动。[v]
有学者指出网络知识付费传播中知识系统性缺失、专业性存疑以及快餐式获取也会弱化知识的价值属性。[vi]消费者满意度并不高,为数不少的消费者的选择是“离它而去”;知识付费中的娱乐化和猎奇现象有所增加,相当一部分知识付费发生变味;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屡屡发生,消费者进行知识付费遭遇资金瓶颈问题。[vii]有学者指出,可以预见,若不加以把控,以资讯化的知识为内核,以知识充电、能力提升为外衣的知识付费成为当下逃避现实焦虑、过度满足人性偏好的工具,最终恐将逐渐成为受众的新型精神娱乐产品。[viii]
、场景与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作为用户与新媒体的重要接口和连接节点,场景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彭兰、谭天最早对场景问题展开研究,他们指出场景可能成为移动媒体的新入口。(彭兰,2015)场景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谭天,201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越来越成为承载人的需要、生活空间、市场价值的新的承载物。(喻国明,2017)接入、场景、资本是社交媒体三大构成(谭天、汪婷,2018)有学者提出家庭、交通车载、个人媒体是 5G 时代三个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卢迪、邱子欣,2019)还有学者论述了内容与场景的关系。(李易阳,2019)
学者们进而对场景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有学者从应用层面考察:“移动互联网络的场景构建和传播模式变迁,为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创新路径参考。”[ix]郜书锴开始构建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他强调指出:“场景时代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质上是个信任的问题。”[x]然而,场景毕竟只是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转换空间,它与相关要素和所在环境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空间。
场景只是互联网连接的一个特定空间,学者们进而把研究的目光投向新媒体传播中各种空间的研究,从话语空间到信息空间,从逻辑关系到利益关系。有学者探讨了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生成。(饶苗苗、何小春,2019)有学者探讨了算法定义的新型信息空间,指出其利益导向和信息操纵的特点。(罗教讲、刘存,2019)谭天应用空间理论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电视发展中的空间转向:“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正呈现生产空间多元化、传播空间社交化、运营空间平台化的新特点。节目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思维赋予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电视正不断地推动节目创新创优。”[xi]从场景到空间,新媒体传播研究不仅是空间的延伸和拓展,还要关注空间的转向与文化的转向。(未完待续)

新媒体传播研究十大前沿话题(一)

新媒体传播研究十大前沿话题(二)

研究新媒体

关注一点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