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插上科技与产业的双翅高飞
序
喜闻杨旦修博士又一部力作出版,这是他博士后研究的成果。我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自然愿意为此写几句话。
记得三年前,南京大学博士刚毕业的杨旦修找到我,说要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站并选定我为他的合作导师。说实话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在茫茫人海他找到了我,名气不大却有独创性的研究者,不能不佩服他的独到眼光。担心的不知道未曾谋面的他研究实力如何,进站是真要做研究还只是找一个跳板?通过了解我发现旦修是一个实在人,而且他和我有相似的学科背景和经历,我们都是理工科出身,他先后就读中南大学地质勘探本科、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硕士和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博士,这种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十分适合做综合性研究。进站后,他远离家庭,潜心学术,锲而不舍的继续探“矿”。其间,他参与了《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3)》、《粤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撰写,同时还承担学院部分教学任务。
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与战略规划: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同年,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6部委颁布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这两部文件突出了文化科技创新在文化发展领域中的关键意义。2012年,在第八届文博会上,科技部等6部委首次联合发布了16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开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旨在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如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进入升级转型与融合发展新阶段。据官方数据,预计2015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18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许多新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文化产业散、小、弱、泛,面临文化资源开发层次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新型文化业态发育不成熟、企业融合动力不足、体制机制保障不力等困境,亟待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业态新生、文化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由此“文化—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成为学界的一大课题,然而由于大多数学者单一的学科背景,很难展开综合、系统、深入的研究,杨旦修敢于闯入这一极具挑战性领域,是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的。
杨旦修的学术之旅可以说实现了两次转型和成功超越:他在南京大学做的博士论文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研究,已经从文化跨越到产业。在暨南大学博士后站,他跟我一起研究互联网与新媒体,再次从文化产业跨越到科学技术。经过我们反复讨论,最后他把博士后报告定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化机制及其影响研究》。他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逻辑起点,结合演化经济学与创意经济理论,探讨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生成创意、文化新业态、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的产业化机制,同时分析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形成的影响:实现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创新转型与走向创意社会。他进而论证了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并提出了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需要顶层设计与市场体系建设。毫无疑问,杨旦修的研究成果无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者、创业者,还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决策者,都起到智库的作用。
诚然,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还需要借助业界的广泛应用才能充分释放出成果的能量。
最近,“互联网+”、“一带一路”、“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等新概念新构想也为我国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欣慰的看到:深圳文博会催生“互联网+文化创客平台”新模式,“数字敦煌”展示的高保真复原的石窟、超高像素输出的壁画、三维打印彩塑、虚拟漫游洞窟,中国团队用建筑投影技术还原了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互联网和高新技术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驶上了“快车道”,这些都为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杨旦修出站后来到了具有丰富文化产业资源的云南省任教,由此我也期待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巨大舞台上,能看到杨旦修博士做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性研究,以服务于彩云之南的文创产业,以服务于我国的创意经济。
序
杨旦修博士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新著《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作序,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我义不容辞。
电视剧是我国电视节目中市场化开始最早、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类别,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已经完成了它的产业化过程。但从更完善的角度来看,处于产业升级阶段的中国电视剧仍处于漫长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电视剧研究也繁荣起来,CNKI上电视剧的文章高达4万多篇,但电视剧产业的文章只有400多篇,仅占1%。此外,出版的电视剧专著也不少。电视剧产业研究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产业整体发展的宏观分析,一类是产业发展某一问题的微观探讨,对中国电视剧产业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论著尚属空白,杨旦修博士这部专著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杨旦修博士与我有相似的学术经历,都是有理工科背景的文科学者,都具有十分严谨的学术风格。此书初稿于2011年他的博士论文,此后经过近4年修改补充和精心打磨才定稿,这种用心和认真是我十分欣赏的。
我国自有电视即有电视剧,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广播。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莱饼子》。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快速发展还是最近三十年里的事,电视剧成为中国电视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我国现已成为一个年产15000集以上的电视剧大国。近两年来,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电视剧制作公司正经受市场重新洗牌,互联网公司也频频出手,电视剧制作行业刮起了整合并购风,一方面电视剧产业集中度在提高,另一方面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粉丝经济拉长产业链,文化创意激活版权运营,IP改编衍生更多产品。2015年初,阿里巴巴在以24亿元入股投资光线传媒,双方合力打造以传统媒体、互联网、金融等方式相结合的全新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中国电视剧远没有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中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超过1.5万集,但大约只有200集能够出口。尽管一些当代中国家庭生活剧也开始进入外国电视圈。但在国际市场上,这些“中国制造”的电视剧还不具备重塑中国形象的力量。在国内年轻观众中,美剧和韩剧仍然是他们的首选。展望未来,中国电视剧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面对这样的发展现实,电视剧产业研究的理论支持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
我国电视剧产业主要依靠政策管理,来自外部环境的政治压力、经济需求与文化选择构成了电视剧产业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由此也形成了市场规律捉摸不透的产业变局。对于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复杂系统研究起来是十分困难的。《中国电视剧产业研究》一书分别从政府规制、资本市场、制播关系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电视剧产业,作者认为“我国电视剧产业是一种政府规制下的产业,政府规制由强到弱,市场机制由弱到强,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演进,呈现出一段中国特色的电视剧产业化进程。”并作出现实判断“目前我国电视剧产业还是一个幼稚产业,是一个有缺陷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有潜力、有希望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进而提出“我国电视剧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有待政府宏观调控、制度创新与积极扶持,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特别是需要电视剧产业领域自身不断创新和努力奋斗。”此外,书中最后还介绍和分析了美剧、韩剧的产业经验。我认为杨旦修这些分析是到位的,当今中国已成为电视剧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优质电视剧还不多,能走出去的更少。年轻观众更喜欢看美剧和韩剧,国产电视剧的观众偏老龄化,危机与转机并存。如何求新求变?如何做大做强?是当下中国电视剧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重大课题。杨旦修提出的观点和对策也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不仅对于电视剧产业的研究者,而且对于电视剧产业的从业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相信此书对于促进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和研究是有贡献的。
诚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一书不是研究的终结,而是研究的起端。互联网时代的“剧变”,新媒体、新生态、新文化、新业态都会给予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理论需求。杨旦修博士是一位十分勤奋的学者,成果丰硕。近年来他除了电视剧研究之外,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上也屡有建树,他在博士后阶段所做的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研究也会给他的后续研究给予有力支撑。我期待他有更出色的研究成果,不必追求数量多,但务必要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