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能从临摹里学点啥?
前面写过几篇关于《能跟汉印学点啥》、《零基础,一步一步学篆刻》等文章时,提到过篆刻学习的过程中,临摹非常重要,今天有点时间,再把临摹这件事儿说得更清楚些。依然只是我自己的体验,希望有点用,名家大神,别打我就好。
人自出生之初学说话,就叫牙牙学语,所谓学,就是向别的擅长的人学习。小孩子听大人怎么说话,于是自己跟着发相似的声音,于是学会了说话,看大人怎么做事,于是学会了做事。对于篆刻,同样是这个道理。因此古往今来的所有篆刻学习者,包括那些大家,没有一个不从临摹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所谓师从,所学的师父水平高下放下不提,也当提供更好的作品供学生临摹,并且指导学生如何临摹才对。因此,篆刻教学,也当从临摹做起。
那么,能从临摹里学点啥呢?
我们说,篆刻虽然就只是在一方小石头上经营,经营的空间不像书法、绘画那么宏大,但虽然只是方寸之间的经营,却比书法绘画更多了“刀法”这一特有技法。再加上石有方圆,印有大小,字有金篆甲骨,印有红白之分,更加多出来更多需要学习的信息。
既然有书法、章法、刀法三个方面需要学习,应用又完全在一方小小的石头上,那就分别说说。
先说书法
前几天写过一篇有关汉字造字法的文章,说“六书”,有好多朋友说,那个可能跟书法不相关,其实不然,明白六书,是理解汉字造字规律的重要思路,古文字一个笔画的偏差,有可能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要不仔细去学习,就有可能想刻甲字,出来的却是乙字,闹出笑话来。而临摹就可以大致知道更多的常用字的刻法,知道想刻的字,以前的人是怎么写的,在一方一方的老印章临摹中,掌握篆书书法以及其他古文字书法的书写规律。
积的时间越久,识篆越多,掌握的也越多,慢慢积累,最终每想刻什么字,心中已经有了大致面貌,既不会出错,又不会出现在篆书字典里查出来的字一样呆板,所谓,心中所出,比照猫画虎,更加生动。比如,临摹汉印,其实是掌握了汉代篆书的书写。
(汉《韩仁铭》)
再说章法
古人的篆刻印章,特别是那些大宗匠们的作品,在章法上无不匠心独运地体现出章法乐趣,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白红阴阳交错,一字有一字的妙韵,几字有几字的组合生趣,石头大小不同,方圆不同,笔画的长短不同,粗细不同,何时该收,何时该放,都经过不断的试验磨练,而我们临摹这些成品,大都会挑自己理解的较好的作品加以学习,不知不觉间就接受这些篆刻章法的熏染,进而掌握这些章法上的安排技巧,体会古人们匠心熟虑的艺术精粹。
因此,临摹篆刻作品的时候,一方面要临得像,不说完全像对着强光的“向拓”一样精确吧,也至少要像模像样。一方面又要体会原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布局,会什么会这样安排。这样的话,临一方印,就收获一方印的布局章法的方法,比如借边,比如满白,比如破形,比如粗细,比如“计白当黑”(这个我后面会专门来写)等等。
举个例子,比如,吴昌硕的“甲申十月园丁再生”印,为什么上面的边几乎全部挠边,又为什么“丁”字以园点落在厚重的底边上,而“生”字的下两画又伸脚到园字下方的空地,配重,布白,都可见到大师思索。
(吴昌硕“甲申十月园丁再生)
再比如丁敬老人的“白云峰主”印,“白”字头部的留红,恰以“主”字的上部两个留红互相呼应,“云”与“峰”两个字又完全不留红,“密处不使透风”,章法之巧,可谓天工。
(丁敬“白云峰主”)
临摹的印越多,在自己以后创作作品时越能得心应手,不由自主地意与古会,成就好的篆刻作品。
最后说刀法
刀法前面我专门写过,中国人讲庖丁解牛,熟能生巧,国外人讲肌肉记忆,都是长久练习之后形成的大脑和手上技能,要练成好的刀法,一定是日日刻,月月练的结果,到了最后,心里想刻什么样,在刀下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就像拿笔写字,就像骑自行车,就像开汽车,就像走路一样自然,因为自然,所以更有生趣。在临摹前人作品时,注意前人何时用冲,何时用切,何时冲切并用,何时刮擦,何时锥凿,一边临摹,一边要体会,为什么用这种刀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久而久之,刀法与章法均在一字一印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其实,临摹虽然是照样画葫芦,算是一种体验过程,但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创造了我们自己心中的作品,书法、章法、刀法,都可能在熟练之后,创造出自己浑然天成的作品。
(关于篆刻的闲言碎语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