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再来,这里的子方“温胆汤”。这个温胆汤...
那再来,这里的子方“温胆汤”。这个温胆汤又一点写的不对,就是原出于孙思邈的《千金方》哦,可是后来宋朝的时候,李东垣的《济生方》也是对的,但是大家比较喜欢说的是温胆汤一般出自于陈无择的“三因病机”,简称“三因方”。宋朝陈无择的。
那么这个温胆汤呢,就是我们上次不是有教那个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对不对?讲到那个气要如何从少阳区块升上来,然后再从肺那个胸中大气降下去。所以一个周流,让这个流动能够顺畅,就用我们讲的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
可是各位同学,在中国的历代的,就是因为桂林古本这本书是最近才挖出来的东西嘛,那最近才重现江湖东西,古时候的那个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四逆散,如果你是看那个宋本的《伤寒论》,它是治这个手脚冰冷的,等于没有用到地方
所以中医的这个少阳区块的处理,一直缺了这一块。那缺了这一块就有人会把他补起来,而补起来的方法呢,就是温胆汤。
温胆汤原来的这个它的基本结构是二陈汤。二陈什么?是陈皮和陈半夏,那这两个药都是去痰的,那陈皮和陈半夏这两个药去痰的药,如果我们加引经药的话会怎么样呢?
好比说,我们说竹子,有一个药,有一个部分,叫竹茹,对不对?就是那个竹的皮膜,那竹的皮膜吃下去刚好就会对应到人的膜网系统,是不是?
所以你用竹茹当引经药的时候,这个陈皮跟陈半夏这两种去痰的药,就自然而然的为你带进了膜网系统。也就是他开始有一种类似小柴胡的作用开始发生了,它不用柴胡,就用竹茹,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那另外呢,枳实的话,我们谈到这个气要降下来的,还是要用枳实嘛,然后陈皮,然后白茯苓哦,然后,哦,然后呢还有白茯苓的话我们也知道,就是这样苓桂术甘汤的结构,就是你要代谢这个痰,总要有一些帮忙水进行气化的药。
而且原来这个方是用在宁心安神,那宁心安神总是要用茯苓来保住心的区块,不要被阴浊之邪所掩盖嘛哦。所以茯苓会放的。那这个,我现在引用的这个内容,好象是沿用了“济生方”的这个条文。
那如果是孙思邈《千金方》的这个温胆汤的话,生姜放得很重,孙思邈的《千金方》生姜放得很多,然而后代宋朝的这个温胆汤,生姜放很少,差别在这里。
因为一开始有温胆之名,是在《千金方》,而这个中医的研究者就说呀,在《千金方》的温胆汤呢,才能够称之为“温胆”,因为生姜放那么多,火辣辣的,他的这个感觉上它是有增加少阳胆经的火性。
可是等到后来的那个温胆汤,生姜放得少少的,那个姜枣调营卫,这样一点点,然后其它药加在一起,他会说其实竹子是凉的东西,那所以有竹茹,然后半夏又被洗过,然后怎么样,所以总加在一起,就会汤不热,有一点凉凉的调子。所以竹茹跟半夏加到一起之后哦,其实是药性不太热。
所以后代就会常常,因为中医,历代的中医其实很可怜,像我们现在有电脑可以检索很多档案,我要开《千金方》档案就看《千金方》对不对,我要很容易有各种图书资料入手,可是古时候的书人要用手,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历代医家针对宋朝的温胆汤就写黑很多注解哦,就是类似在告诉你说:啊为什么用的是凉药可是还能够温这个胆怎样的,因为讲出很多,他说这个胆其实,这个温并不是要它变温,而是要让它什么,舒畅条达,然后胆就比较舒服。就是讲很多掰的,掰的很多话。
那其实你看唐代的《千金方》的话,那的确就是可以说温胆的。那我今天引用的是颜用和的,他就说,他说治心虚胆怯,处事易惊,梦寐不祥,。。。,就是温胆汤这个汤,这个里面哦,同时有夹杂一点柴胡龙牡汤的调子,有没有觉得?
因为它能够把三焦之痰去掉,那柴胡龙牡汤是全身性的,就是无论是血,或者骨头,或者是全身轮廓内的,都在治。那温胆汤光是处理一个三焦区块,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然后呢,这个三焦区块有痰的时候,他说“气郁生涎”,生,也就是气郁而有痰,然后痰跟气纠结在一起呢,结果这个人就会怎么样呢?短气。
你想想看,这个三焦区块被痰塞住了,你就没有胸中大气了,对不对?我说胸中大气是三焦这样子伸展过来的,那没有胸中大气了,你的心就象是一个孤脏,它周围的那个能量场都没有了。所以你的心会不会容易慌,
因为心是受这个肺的这个胸中大气保护的。你当然心就会慌啊。当然或者是自汗啊,什么心阳虚然后自汗,然后呢,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动不安。就是这个人慌慌的,然后很容易失眠,那这个东西我妹会说:要清三焦区块的痰,所以就放了温胆汤。
那其实呢,因为我们教了柴胡汤,教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本来这些主症我们也不一定要温胆汤,只是温胆汤你看到里面有放点茯苓,放点什么,可以让心更舒服,柴胡龙骨牡蛎汤就不管心的,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