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一声鸟鸣》是谁的作品?王宜振吗

讲一个阅读插曲。

我看了很多本书,这首诗的作者署名都是王宜振。但是,在王宜振编著的《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 中小学生适用 上》里,这又是辛令的《一声鸟鸣》,请看下图。

但我又没找到辛令是谁。在王宜振自己编著的书里,写了辛令的《一声鸟鸣》,是不是很奇怪?难道辛令是王宜振的笔名?

更奇怪的,还在方卫平主编的《新课标语文阅读最佳选本 21世纪新语文 小学二年级 拓展篇》里面,请看下图。

诗题“一声鸟鸣”下面确实写着“王宜振 著”,可在题目的注解中,又写着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那,这首诗,到底是王宜振的呢,还是卡尔·桑德堡的?——而且,在这个“最佳选本”的版本里,最后一节中不是“谛听春雷”,而是“谛听春雪”,真是粗糙了。

你是不是也搞混了?

总之,现在三选一,王宜振、辛令、卡尔·桑德堡,你觉得是谁?如果是王宜振,难道出版物是这么随便的,犯这么简单的错误?王宜振、方卫平,可都是有咖位的。——也确实,市面上不少主编的书籍,主编都是挂名的,名人效应么,本质上就是糊弄读者。所以,冲着名头去,未必好收成。

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也即我的阅读体验

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想象力很丰富。我们都会背诵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鸟的啼鸣,给它一个拟人,在说什么呢?仿佛念咒施法一样,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布置出了一个漂亮的春天。

读《一声鸟鸣》,里面岂止一声,而是声声,就像唐诗“处处闻啼鸟”的处处。

读诗歌,语言是变形的,或者说是诗化的、诗性的,与我们平常的语言不一样。这是艺术的表达,你看看梵高的向日葵、麦田、星空,跟我们日常所见是不一样的。因为诗人写下的,画家画出的,是他们眼里的世界,是他们心里的感觉。

但是,艺术必是源于生活的,必有源头。所以,我们要读懂诗,看懂画,——就是审美了,——就要找到艺术背后的现实是什么。任何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的,是把现实的世界变形了,换了个马甲,或把看不见的东西从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凸显出来。这个说法,这个意思,我在《三月桃花水》《好的故事》等小学语文课文的分析中都讲过。

而且,诗歌讲意象,“意”是靠“象”表现出来的,“意”——心音,是看不见的神,“象”是看得见的体,大象那样看得见,有特点,所以首先要读出、读懂诗歌里的象,才能更准确理解它所蕴含的意。慢慢,才有了境,意境的境。意境就是用意象造出来的境界,就是作者领悟到的境界。

那《一声鸟鸣》的原型(象)是什么呢?

我们来读诗,一共五节,我以为可以分成三部分:一节二节一部分,这写的是景;三节四节一部分,这写的是人;五节一部分,这是人与景的合一。

具体讲,第一部分的阳光、云朵好理解,腰肢、舞步也好理解。我以为,腰肢细,就是柳条儿,杨柳腰,这是植物代表。蝴蝶本就说它翩翩起舞,当然就是舞步了,这是动物代表,它的背后自然还有花朵。所以,这是春天的好时光,阳光灿烂,风暖和,杨柳发青随风摆,蝴蝶在花丛飞舞,舞步当然乱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蝴蝶也迷啊。春天的美景,作者选了几个代表性的象,抓住特点,就表现出来了。

在这么美的景色中,面对这么美的景色,人总要做点什么啊。春游去啊,孔子最欢喜的就是这个啊,三五人,咏而归;我们背诵的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找同僚去踏青春游啊。

所以,接下来三、四两节,人物就要上场了。脚印、衬衫、词语、纽扣,这全是人物的事情。而且是小朋友,一帮小朋友。

人物奔跑在草地上,草绿了,脚印自然也是绿的(春来草发芽,一直到天涯,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不就是春天留下的脚印?——但这么理解,与最后一节重复了)。春天与冬天相比,自然暖和了,春暖花开,衣服穿少了,衬衫换薄的了。快活的词语,是人物的说话啊,出来春游当然开心,天南海北、上天入地随便聊,说的都是开心,哈哈笑,快活,笑得跟花儿一样,嘴巴里蹦出来的词,内心里蹦出来的词,也是带着花香的。纽扣,就是衬衫上的纽扣啊,跑热了,纽扣都解开了,在阳光下反射着光,闪亮。

所以这第二部分,就是春游,一帮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作者用几个具有特点的象就表现出来了。

说句题外话,对“把春天的脚印叫绿了”,我还有另外的想象,比如梧桐叶、枫树叶、鹅掌楸,多像脚印啊,这也是春天的脚印哦。纽扣呢,春天的蘑菇像纽扣吗?像的。——这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发挥了,无关诗句本义,而是借诗句发散开去,也是很有意思的。讲到蘑菇,也很像音符啊。

再讲第三部分,我为什么讲它是人、景合一呢?

因为儿童也是春天啊,冰心不是有“只拣儿童多处行”吗?所以我对“小草”的理解,是有两部分的,一是真的小草,二是喻体的小草,就是小朋友。

小草在长,小朋友也在长。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与小草共同成长,都在春天里成长。在大自然里发现,“竖起耳朵”,一个细节,传神,这是发现什么了吗?感悟什么了吗?——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竖起耳朵,带上放大镜,一定会发现春天,也感悟春天。

以上所讲,是对这首诗的意思的理解,看到诗歌语言的生活原型。我以为,我已经大部分还原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生活背景,可能他带子孙儿去春游,有草地,有树,树上鸟鸣,孙儿在奔跑……诗人就从中捕捉到了这样的美好,满眼都是蓬勃的生命力。

读诗,还有写作方法可以讲。比如反复,“一声鸟鸣”出现了好多次啊,加题目,共十次;比如感官的组合,视觉,听觉、嗅觉,肤觉……;比如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言之有序;比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字词的选用、搭配,等等。

以上都是理性的分析。读诗还是要一点感性的。这是我最近老是在讲的,运用头脑,感受心跳,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小朋友哪怕读不懂这首诗也没关系,去读就是了。千万不要乱模仿,照葫芦画瓢,一声鸟鸣,一声鸟鸣,写出很多所谓的诗句来。写诗哪是这么简单的?——不要用这种流水线的仿写把一首好诗给糟蹋了。去感受吧。既在诗句中,更要在生活里。读诗,是给生活添诗意。

最后,呼应一下推文的标题,《一声鸟鸣》是谁的作品?当然是诗人的,但,也是你的,也是我的。

1、夏天的诗 / 陆生作

2、陆生作:记住李白这句诗,理解一个写作方法

3、第13课:诗歌里的微童话,不仅儿童诗,古诗也很行

4、陆生作汉字童诗31首,用一个个汉字练习写作

5、诗人余光中:星空,非常希腊

6、陆生作:和三年级同学一起写童诗

7、01图画诗:《蝶梦》

8、陆生作:黑与白——雪的想象

9、冬月初三雨过灯塔桥

10、难道你的名字只是两三个发音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