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小岞镇建制沿革简介
小岞[Xiao Zuo]位于惠安东部沿海,东、南、北三面临海,西与净峰七里湖狭长地带接壤,成半岛地形。南部与崇武半岛呈犄角之势,形成大港湾,东望台湾海峡。有明(洪武年间)东山卫城、南宋宰相李文会府宅等胜迹。
惠安置县前归属泉州府晋江县管辖。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 置惠安县时,分三乡十六里,小岞属崇善乡延寿里管辖,后增十二里因之。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乃三乡十八里。熙宁间(公元1068年)王安石设置保甲法,惠安分为三十四都,“十户一甲,百户一保,置正副保长各”。至元朝元贞元年 (公元1295年)惠安改为四乡十八里,分为文质乡、行满乡、忠恕乡、信义乡仍设三十四都,小岞属文质乡延寿里三十一都(后改为三十都)。
元朝至正末(公元1341年)“兵燹四起,山海寇所出没,户口消耗 至明正统间犹未复,乡、里、都虽然如旧,但户籍人口已损失至半” 。至明嘉靖三十 四年(公元1555年)惠安因受倭寇、瘟疫之灾,户口大量减耗,因此合并为三十个都,每都设十甲,每甲设一班。
清朝初期, 惠安都甲班因之。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因迁海令, 沿海居民被迁入惠安内陆。“图甲十减六七”。 至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改革里班区域制置。惠安设为六十八铺。小岞分属黄坑铺(三十都)。
民国时期(公元1912- -1949年) 小岞初期制置沿用清制。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始设区公所,小岞、净峰隶属东岭区公所。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惠安县改编三个区公所,设置三十个乡镇,小岞、净峰隶属第三区署(设在涂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裁撤区公所设净峰乡。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小岞属于净峰乡,公所设在净峰赤士尾村,辖9个保。
备注:小岞:
后内保(后内村.新桥村.东山村)
前内保(前内村.南赛村。民国三十七年析南赛东山置东南保)
东南保(南赛村,东山村)
1949年9月,惠安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小岞属第三区(东岭区)1952年6月,第三区析为14个乡,成立第四区,区公所在湖街。
1956年6月并区并乡,撤销第四区设小岞乡,归东岭区管辖。
1958年5月,撤区并乡,保留小岞乡。9月人民公社化,小岞属飞跃人民公社,归净峰管理区管辖。1961年9月析分小社成立小岞人民公社,辖12个生产大队,133个生产队。1970年4月撤销小岞公社,井入净峰公社。1974年3月恢复小岞公社,辖5个生产大队。1981年析前内为前群、前海、前峰3个大队,计辖7个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成立小岞乡人民政府。1985年1月,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从后内村析出螺山村,计8个村民委员会,下辖70个村民小组。同年5月,南赛村分为南东、南西2个村委会,小岞乡共辖9个村民委员会,81个村民小组。1989年12月.计辖9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2000年. 撤销小岞乡、设立小岞镇。现辖9个行政村(前群、前海、前峰、后内、螺山、新桥、南东、南西、东山,镇址在前群村岞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