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藏村镇|灵芝小镇遍地灵芝撒“金”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汝晔 王开智 贠建伟 唐学钰
10月初,正是灵芝孢子粉采收的季节。在聊城市冠县店子镇灵芝生产基地大棚里,一个个伞状撑开的灵芝“仙气”缭绕,采粉机正在采集着灵芝喷射的孢子粉。靠着种植灵芝,这片土地早已处处生金。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店子镇灵芝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交易量能达到全国的六成以上。伴随着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灵芝产业早已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店子镇也享有山东省“灵芝小镇”称号。
冠县店子镇的种植户正在采收制作盆景的灵芝
灵芝变成“黄金草”
在冠县店子镇,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从事灵芝种植,镇里基本上没有耕地,全都被大大小小的灵芝大棚所占据。每年一到10月份,家家户户的院落、屋顶都晾晒着灵芝片,赤红色和黄金色相映交织,场面十分壮观。
在人们印象中,灵芝大多生长在深山密林或悬崖峭壁上,平时难得一见。但在店子镇,种植户的大棚内长满喷着金黄色孢子粉、形态万千的灵芝。冠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故道,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菌袋灵芝种植。20世纪90年代初,店子镇引进菌袋灵芝,开始尝试推广种植。
靖当铺村村民靖永果是较早种植灵芝的种植户。他回忆,那时候,村里都靠种菜为生,收入十分微薄,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现在想想,我们村真是沾上灵芝的光了”。
刚开始种植灵芝时,不少村民都觉得这是新鲜事物,不敢轻易下手。有愿尝鲜的村民就在自家院里搭一个小土棚,用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配料,培育几百只菌包。灵芝种植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几位村民很快掌握了灵芝的种植技术,而且从菌包接种到采收结束只需要五个月时间,到了九月份生长成熟期,种植户手里的灵芝就被外来的采购商收购一空。
灵芝不愁卖,一个菌包长出的灵芝就能卖一块钱,相较于其他经济作物,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1994年,看中了灵芝种植的大好前景后,靖永果放弃了外地的印刷生意,专心在老家搞起了灵芝种植。“就是看中灵芝能赚钱,种植周期短又能顾家。”投产的第一年,靖永果一口气种上了一万只灵芝菌包,成本在15000元左右。
“灵芝菌包原料比较简单,就是要在接种养护上多费心思。”种灵芝是个精细活,从菌包拌料、装袋、灭装、养菌、开口、出芝等,要经过十多个阶段,经过精心养护和管理,靖永果种下的灵芝一包能产一两左右,“那时都流行卖灵芝片,灵芝成熟后就被商贩收走了。”灵芝卖了足足三万元,靖永果的投产当年就回了本,他尝到了灵芝带来的甜头。当时,村里流传着一个说法,种灵芝投一万块就能挣一万块。
就在这一年后,靖当铺村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种植灵芝。如今,村里310多户村民,有200余户都种起灵芝,全村建了1400多个灵芝棚。“在我们这里,十几岁的孩子都懂得灵芝棚怎么通风。80多岁的老人还能到灵芝棚里采集孢子粉。”靖永果说,靠着灵芝种植,靖当铺村也挂起了“中国灵芝第一村”的金招牌。
全国灵芝价格的“晴雨表”
在店子镇有一句流行语:“早知冠县灵芝好,不去峨眉盗仙草。”灵芝成熟期可以喷射孢子粉,灵芝片可以做药材,废弃的菌包还能做有机肥,可以说,灵芝浑身都是宝。
如今,冠县店子镇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灵芝生产经营集散地,年产各类灵芝7000余吨、灵芝孢子粉1200余吨,冠县灵芝在全国已颇具名气,这其中就离不开高质量孢子粉的采集和销售。
在店子镇灵芝产业振兴示范园的标准化灵芝大棚里,灵芝的伞盖及周边覆盖了厚厚一层“褐色粉末”,一个个采粉机正在呼呼地运转,透过微光,能看到有细小的粉末飘起来,被采粉机缓缓吸入风筒内。
“这粉末就是灵芝的孢子粉,紫芝在生长成熟期会不断喷出孢子粉。”冠县煜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焕斌介绍,孢子粉是灵芝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经过收集生产后,孢子粉产量及价格要比灵芝本身高许多。之前镇上种植的品种大多是赤芝和鹿茸芝,主要是卖灵芝子实体,一斤售价在20元到40元。近年来,灵芝作为健康养生品越来越被市场认可,按克出售的孢子粉成热销产品,售价也比灵芝子实体高许多,他们种植的品种也变成了出粉量较高的紫芝。
灵芝大棚内,种植户自制的采粉机正在采收孢子粉
不过,孢子粉在自然环境下收集非常困难。早些年,店子镇孢子粉采集还是使用十分传统的方式,就是用一把小刷子扫下灵芝表面的孢子粉,这样收集的孢子粉含油量较高,卖不出好价钱。“孢子粉在灵芝成熟期,每天都会通过菌褶弹射出来,人工扫得不及时就浪费了,还有一些成熟的孢子粉掉落在地上,很难收集。”
生长成熟后的紫芝有40多天喷粉期,为了提高孢子粉的产量和质量,店子镇的种植户自制了采粉机,就是利用鼓风机,将飘起来的孢子粉通过风筒收集起来,“其实机器的结构和原理十分简单,但通过这种方式,咱的孢子粉品质提高了一大截。”通过采粉机,一个大棚在喷粉期可收粉400到800公斤,一斤孢子粉的收购价60元左右,一个标准化灵芝大棚,一年采收孢子粉的纯利润能有三万元。
冠县店子镇的孢子粉出粉量高,品质又好,慢慢打开了销路。“现在,我们享有了定价权。”南焕斌自豪地说,冠县店子镇灵芝的生产状况和销售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全国灵芝的价格走向。
每年六七月份灵芝成熟季,全国各地的采购商都聚集在店子镇选货、订购,灵芝片和孢子粉更是供不应求,“一到11月份,种植户手里的货都已经出完了。”
灵芝盆景变“聚宝盆”
有了育种种植、烘干加工等技术还不够,店子镇要想真正靠着灵芝走得更长远,除了做鹿茸芝、灵芝孢子粉、灵芝切片等初级产品,还得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
在灵芝文化产业园展览室里,百余盆灵芝盆景一株一景,造型别致。一盆灵芝盆景根据大小和造型不同,售价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让灵芝有了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董学堂就是灵芝盆景的创始人。
生在店子镇,长在店子镇,让董学堂对灵芝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我从小对书画艺术感兴趣,灵芝又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我就想能不能把灵芝做得更有艺术感。”董学堂是一个喜欢钻研和创新的人,灵芝的形状、颜色以及吉祥富贵的寓意,让董学堂萌发了制作灵芝盆景的想法。
“灵芝盆景讲究层次美,枝干要错落有致,叶片大小搭配匀称,嫁接的刀痕要严丝合缝。”董学堂说,灵芝盆景种植是个十足的技术活儿。一株赏心悦目的灵芝盆景,从品种选择到育成,历时近一年,经过大大小小两百多道工序,对温度、湿度、光度、氧气量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工序有失误,全年心血就泡汤了。
2000年,经过数次失败后,董学堂所培育的活体嫁接灵芝盆景终于取得了成功。制作成盆景后,灵芝被赋予了较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灵芝盆景在国内外市场上也颇受欢迎,相比按斤售卖的灵芝,价格翻了好几倍。眼下,冠县生产的灵芝盆景占全国销量的85%以上。
灵芝文化产业园展览室内,灵芝盆景造型十分别致
在董学堂看来,灵芝产业潜力无穷,他把这门种植技术推广开来,让更多人受益。2011年,他联合十家灵芝种植户,成立了冠县芝艺缘灵芝盆景艺术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300多种植户加入,合作社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让更多灵芝盆景走向市场,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我们现在已有近600个大棚,一个棚能种600多盆灵芝盆景,赚40多万元。”
随着效益不断提升,董学堂带领社员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新建了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以前店子镇连个从外面来的人都没有,现在平均每天都能有两三个旅游团来参观。”
开辟技术新“钱”景
靠着灵芝盆景,董学堂做出了大名堂。全国各地前来取经学习的人很多,他又做起了老师。
董学堂如今已收了300多名学员,有的学员专门赶到灵芝文化园的大棚学习观摩,董学堂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嫁接、种植,保证农户“学得会、种得好、不愁销”。“过几天我还要去西藏和长沙,去那里教学员们怎么种植。”董学堂乐此不疲地讲解灵芝种植技术,在他眼中,这是推广和打响冠县灵芝品牌的一条新路子。
在店子镇,不少人都已成为灵芝种植的行家里手,每年外出传授灵芝种植技术的人不在少数。
靖当铺村党支部书记靖广礼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村里每年都会派出近百名有经验的种植户到各地,推广冠县灵芝种植技术。而且,他们外出教学时,都会带着培育好的菌包,村里每年卖出的菌包能有1000多万只。
靖广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种植户拿到的技术指导费,每个菌包卖1.7元到2元,一个菌包的毛利润大概在0.8元,通过菌包售卖,种植户也就多了一份收入,这也激励更多种植户走出去推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