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白的“白”到底是什么样的白

我们玩古玉的时候经常听到人说“鸡骨白”一词,鸡骨白一般是指那些玉料一般、沁(风化)得严重,玉质疏松且整体白化的高古玉;也可以指玉质白化严重的现象。鸡骨白现象在经常使用地方玉料为主的良渚和红山等史前文化玉器中多见。

那么鸡骨白到底白成什么样呢?鸡骨白字面意思是指像煮过了的鸡骨头一样疏松惨白,那么真正的鸡骨白古玉真的是一片惨白吗?先看看几个馆藏玉器:

大英博物馆藏

台湾震旦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天津博物馆藏

可以看出,馆藏玉器的“鸡骨白”现象似乎不是一片死白,是在白中间杂着一些其他的颜色,而且白中透着一些润的感觉,并不是像一张A4纸一样一片死白。

我们再对比几个仿品鸡骨白玉器的白:

可以看出仿品的感觉是白得很生硬、极少有其他颜色间杂,而且几乎没有润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从之前的文章“古玉受沁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古玉泡在酸性或强碱性环境中非常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玉质降解、结构疏松,如果埋藏的时间足够长,水可以顺着疏松的缝隙一层一层渗透进古玉里,最终将玉“泡透”,并不断发生化学反应将它通体白化,形成真正的“鸡骨白”。

而如果玉料够好,比如透闪石含量非常高、或是用玛瑙水晶等一类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材质,泡在水里由于结构紧密或化学性质稳定,风化会进行得比较缓慢。所以在高古玉里,我们常见的通体鸡骨白现象常常发生在使用地方玉进行雕刻的玉器上,比如良渚玉器、夏家店玉器、凌家滩等玉器,通体鸡骨白现象较普遍。而齐家玉器、龙山玉器和红山玉器由于常常使用闪石含量高的玉料进行雕琢,它们的鸡骨白往往只发生在表层,打强光对的情况下薄弱处依然能透光。

那么鸡骨白为什么会有“润”的感觉的,在“古玉受沁过程”一文中描述过古玉在受风化的同时,外物会随着水进入风化的间隙,最终会再次填满缝隙,形成一种胶质感,这就是“胶结”现象,随着长年累月“风化”和“胶结”两个现象的同步进行,最终出土后古玉的“白”一定会有一种胶质感,也就是润的感觉。

下面看一些子韵轩收藏的较重沁的“鸡骨白”现象的表面,感受一下受重沁后那种温润的、夹杂着多种成分的“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