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对拉与弓劲
拳经云:“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正是一身备五弓(指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蓄放相间。
五弓合一乃宏观所述,细微之处和练功要领还得习拳者思考研练才获真知,曲中求直产生劲的对拉,确立了弓架的角度。
所谓开弓,“弓”的理解可模拟为拳架的动作,外形姿势的正确和内功修炼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到弓劲(为了方便研讨,本文暂且称它为弓劲)的质量。太极拳从头至尾都包涵着有如弓状的对拉劲道,在完成一个动作时,总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怎能使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动作像拉足的弓?发放的箭?这个具有浓郁太极味道的问题,确是值得拳友们共同研究的。
1、头部百会穴与会阴穴之间的对拉弓劲,“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为上下对拉,保持匀称。
上以提顶相吸相系(提顶要领是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身),大椎与裆的中心或尾椎骨上下相对连成一条中线,下以吊裆(两股用力臀部前送,裆部有向前上翻之势,就是吊裆)相随,形成上下一致的对拉弓劲,体现出分合统一的整体性。这个对拉弓劲以腰为弓,以大椎和骶骨为弓梢,腰背命门穴是“身弓”中重点的关键。
人的脊柱骨占人体总长度的45%,天然形成S形的生理曲线,做好顶头悬,松胸内含和尾闾收能使人体脊柱骨拉开,能降低人体重心,使下盘稳固。具体练法以弓步为例说明:头往前松,胸往后松;尾闾往前松,胯(前腿)往后松,要松至恰到好处,这是两个相反的对换拉弓劲,刚好形似英文字母的S,太极阴阳圆图中的阴仪与阳仪是被S分开的,正所谓“太极生两仪”。
2、肩肘、腕之间的对拉弓劲,肘称为弓把,手腕和臂部称为弓劲对拉,产生松肩、垂肘、松腕三者之间的弓劲对拉,也产生含胸拔背与松肩松腕之间的对拉弓劲。
3、胯膝、足之间的对拉弓劲,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两胯之间对拉撑圆,产生了弓劲,同样,两膝关节相反方向微屈,微向里扣内含圆,加上两足前弓后撑,产生外形屈,内中求直,形成对拉弓劲的圆裆。
4、两手与两足之间的拉弓劲,两手与两足向前后左右或上下分开,方向相反相成进行对拉弓劲的拔长,做到上下左右内外贯通一气。林墨根曾说过:“……在练拳架或推手时,要下松涌泉,上松劳宫……”,这也是一个手与足之间的对拉劲道。往下松涌泉穴,意识引导涌泉穴位贴地,这样能使下盘稳固,还能较好地产生反坐力:若下盘不大稳固,上身又怎能松得好呢?往上松至劳宫穴,能使五条手指自然舒伸,因此劲道能从手指畅通透出,亦能提起拳意精神;再有说劳宫穴的内气之感较强,对听劲极为有利,感触对方来劲灵敏。单鞭掌的动作是大家熟悉的,若练得法时至少产生四个对拉劲道:一是两手之间的对拉弓劲;二是两足之间的前弓后撑,裆下有桥的圆裆的对拉弓劲;三是右垂腋钩手与左足之间的对拉弓劲;四是左掌与右足的对拉弓劲。又如玉女穿梭,若练得法时亦至少产生四个对拉弓劲:一是两手之间的对拉弓劲,二是左(右)掌与右(左)足之间的对拉弓劲,三是右(左)掤滚手与左(右)足的对拉弓劲,四是两足之间的对拉弓劲。
对拉弓劲和太极拳中的阴阳变化与放松有着很大关系,譬如说单鞭掌,对手而言,左掌为阴,右钩手为阳。再如玉女穿梭,对手而言,左(右)掌为阴,右(左)掤滚手为阳。放松就是在不违反生理和形态特点的条件下,使全身关节松开,骨胳韧带拉长、开放、舒展,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有放展撑开和沉重的感觉。所以说,对拉弓劲的大小在很大程度度上取决于阴阳相济与练拳求松(是自然追求,不是刻意强求)的质量,这点要下功夫揣摩才有感受,不同水平的练拳者有着不同层次的对拉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