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大倭寇真相:让当局头疼的倭寇,大部分竟是国人
01
引言
在明代的嘉靖年间,倭寇横行,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事迹让我们记忆深刻,所以我们在固有的印象中便认为倭寇是活跃在沿海附近的日本人,他们活跃在海上,成为海盗,无恶不作。其实,当时在海上作乱的倭寇,其实大部分其实就是中国人,而真正的倭寇其实只占一部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2
倭寇之溯源:海禁
明代出现的倭寇其实很多程度上应该怪罪于当时政府。
在明朝初年,倭寇在沿海一带就有,但只是小打小闹,对明朝政府构不成很大的威胁。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巩固国防,在沿海城市设置了近60个城池,朝廷派遣了近6万将士在海边戍守。此外,朝廷还设置了浙东等卫所,就是专门为了防止倭寇,这些倭寇根本兴不起太大的风浪。
到了永乐年间,也就是朱棣在位时,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关系是交好的,两国有着正常的贸易往来。中国海域附近也有一些倭寇作乱,为了维护两国的正常外交,当时的日本政府还专门捉拿倭寇,交给明朝政府来处理。
在明朝的嘉靖年间,爆发了“争贡之役”,具体经过历程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但就是因为这件事,明朝政府认为沿海作乱的倭寇,就是因为两国贸易带来的,遂决定实行海禁。
03
国内外形势的转变
当时的皇帝是朱厚熜,这个皇帝就是我们熟悉的嘉靖皇帝,这位皇帝沉迷于道家炼丹之术,竟然长达20多年不上朝,皇帝荒废,自然导致了国家衰败,当时的奸臣严嵩把持朝政,海军废弛,将士们的粮食都会短缺,战斗力自然下降,甚至还会打家劫舍。
而这时的日本国内此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局,在公元1467年,国内爆发了“应仁之乱”,国内的军阀割据,进入了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国内的局势动荡。
当时许多的日本武士没有生计,沦落为浪人,还有一些没有生计的人只能去海上寻求生路,成为了海盗,也就是明朝官方所称的倭寇。这些海盗在海上掠夺,大部分是浪人,武艺高强,逐渐发展强大,为祸一方。
而在国内,由于当时明朝政府实行海禁,国内一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利益就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一些商人,走投无路只能悄悄的进行走私,当时的明朝政府只要是抓到在海上从事走私的人,都把他们看作是在海上兴风作浪的海盗,严加剿灭。
这些人丢掉了养家糊口的饭碗,无奈之下,只能落草为寇,有的只能下海,去别国谋生。
04
假倭逐渐代替真倭
而当时倭寇的最高头目就是徽商的王直,同样的人越来越多,酿成了“嘉靖大倭寇”。倭寇的性质也逐渐变味了。
王直原名为汪直,汪家在安徽当地也是名门大户,家族的很多人都在浙江杭州一带做生意。
当时的徽商王直在嘉靖20年来到日本,一直在日本呆了50年。后来还勾结葡萄牙人侵略中国。后来,中国实行海禁,王直就勾结日本人,还易姓为王。
王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就纠结了一些日本的浪人,自立门户,还称为“徽王”,让他手下的这些小弟在中国的沿海附近从事骚扰。
除了以王直为首的海盗头目,还有许氏为首的中国倭寇,还有以徐海为首的倭寇,都是本土中国人,这些人和王直一样,都是来自安徽的徽商。
在倭寇中,真正日本倭寇的数量有多少,中国当地的倭寇有多少呢?
在《明史》中就记载到:大抵是真倭十之三,从倭十之七。
当时参加平定倭寇的将领叫胡宗宪,他的手下有一个叫茅坤的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当时在海上作乱的海盗,一个船上大概有200多人,船上的头目大部分是来自浙江温州、福建、宁波,还有安徽人,日本人顶多有10来个。
这个幕僚说道,那这么看来,这些倭寇其实就是打着日本倭寇的旗号为掩护而已,其实大部分都是中国的本土人士。
05
真相是怎么被误导的?
当时倭寇的头领王直,每次打下一个地方,都要放出风声,让当时的明朝政府以为是日本人干的。当然,纸上是藏不住火的,中国政府当然也发现了王直这伙人,后来直接称这些人为倭寇,即便他们不是真正的倭寇。
当然,这些误会也是与当时官方平定倭寇的将领瞒报有关,当时明朝官方规定,只要能抓到一名真正的倭寇,并将其制服,就可以升官,或者获得奖赏50两银子。当时负责剿灭倭寇的将士为了升官发财,往往夸大其词,即便是中国本地的倭寇也说成是日本倭寇。
当中一些人当中害怕自己落海为寇的行径拖累自己的亲属,也会声称自己是倭寇,还有一些人会故意将自己打扮成日本倭寇的形象,剃成日本倭寇的发型。
这些以国人为首的倭寇集团,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明朝政府解除海禁政策。以胡宗宪为首的明廷在嘉靖34年出发,招降王直等一行人。王直对政治斗争这些并不了解,便接受了胡宗宪的招降。
还没多久,以王直为首的这些人就被胡宗宪一举捉拿,斩首示众。明廷以为杀鸡儆猴就能解决所有事情,这些倭寇至少能消停下来。没想到这些倭寇反倒闹的越来越凶。
直到嘉靖皇帝驾崩后,沿海贸易逐渐开通,官方还启用了像戚继光这样能打的将领,沿海作乱的倭寇们的声势才渐渐平息下来。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史讲稿》
《明代倭寇史略》
《论嘉靖时的倭寇问题》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