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沉浸式视频,一场聒噪的颅内核爆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黄瓜汽水
编辑 | 渣渣郡
题图 | 电影《头号玩家》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短视频的博主们,越来越不敢大声说话了。
自从“沉浸式视频”成为新风口之后,只要打开抖音或者小红书,就能目睹各个博主在一夜之间变身ASMR达人。他们对着高精度收音器窃窃私语,纤长的指甲就像清朝的贵妃,抓起身边一切能敲出声的物件,“咔咔咔”地演奏起来。
图源:抖音@肖恩雅addy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就是沉浸式视频的常态。当人声与BGM被弱化之后,不到3分钟的视频里,只剩下吸溜螺蛳粉、咀嚼脆皮炸鸡、或是指甲敲击金属外壳的声音。镜头里的人如痴如醉,镜头外的观众猛拍大腿:真解压。
在沉浸式视频爆火之初,人们被视频中的声音细节吸引,灵巧的手指轻轻敲击,就能抚平你打工一天的疲惫。
但谁也没料到,本应瞄准“疗愈放松”的沉浸式视频,逐渐变得疯狂聒噪,成为现在人见人烦的“声音邪教”。
在抖音搜索“沉浸式”,累计已经产生了36亿次播放量;在小红书上搜索“沉浸式”,会弹出近30万笔记。内容涵盖了生活的犄角旮旯——只要你想,万物皆可沉浸式。
其实说白了,沉浸式视频就是ASMR穿了个马甲刺溜一下又回到了短视频大舞台。
咱们的老朋友ASMR,英文名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名“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翻译过来就是,通过感官的奇妙搭配组合,爽得让你天灵盖都翻开。
人 麻 了
每个人有自己最钟爱的味道,可能是汽油、墨水、太阳晒过的棉被。同理,每个人也有最钟爱的声音,恰好能触发你的神经,就像听到一首特别踩点的劲歌热舞,鼓点正好落在你的大脑皮层上,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舒适感与共振,整个后脑勺穿过一股暖流。
沉浸式视频之所以让人如此魔怔,就是套了ASMR的魔法之壳,内里包装的是更加日常化的内容,也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
沉浸式微电影《裁缝店》,在B站拥有151万的播放量
一切不过是在ASMR的基础上,多了视觉上的刺激,增加了参与感和体验感。用各种剪辑手段让受众沉浸,达到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双重愉悦。
就算是在家躺尸一天,也能做成沉浸式视频
在一系列沉浸式视频里,最先抢占视线的是沉浸式吃播。毕竟看人吃饭带来的快感,甚至超过了自己进食。打开上帝视角,观赏一个第三者代替我们进行咀嚼吞咽,
牙齿咬掉炸鸡酥脆外壳的咔吱声、粉面吸溜进嘴里的呼噜呼噜声、水果被咬下一口的清脆爆破声、五花肉在铁板上冒油的滋滋声、冰可乐流淌进喉咙的畅快咕咚声。
这些罪恶的声音搭配上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对干涸的大脑来说就是一场“想要触碰又缩回手”的脂肪盛宴。
图源:B站Up主@张喜喜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博士Charles Spence研究发现,声音不会改变食物本身的味道,但是可以令味道感知增加,这个过程称为“音波调味”(sonic seasoning)。
沉浸式吃播放大了这种通感,每一口都好像在替你品尝。3分钟的吃播结束时,你也奇妙地酒足饭饱。
图源:抖音@小贝饿了
除了吃播,沉浸式美妆护肤视频,凭借着其强劲稳固的观众基础(女性用户),成为热门流量收割机。
博主们在镜头前专心摆弄脸蛋,没有台词和脚本,只有洗面奶的搓泡泡声、护肤油按压在皮肤上发出的“咕唧”声、以及化妆刷碰撞化妆品发出的“咔咔”的清脆声音。对于好这口的观众来说,无异于免费听了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瓶瓶罐罐碰撞在一起,就像激昂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图源:抖音@马宝儿
化妆品盖子合上的那个瞬间,就像倚天剑送入刀鞘般顺滑。眼影盘罗列收纳,就像兵器库里的加特林和M22在列队向你敬礼。
我愿称之为阅兵
当听觉已经不足以吸引观众时,沉浸式又加入了新的门派。
比如沉浸式回家,从指纹解锁智能大门开始,一场沉默的炫富拉开序幕:不经意丢在桌上的车钥匙,明亮宽敞的玄关,有求必应的“小爱同学”,一抬手就工作的感应垃圾桶和洗手液,装满鸡鸭牛羊各式零食饮料的冰箱。
光是舀一大勺子冰块倒进杯子,这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声,让多少人颅内又高潮了一次。
图源:抖音@Uni颖儿
值得一提的是,沉浸式回家必不可少的环节“沉浸式泡澡”。
博主们优雅地走进辽阔的卫生间,眼前浮现一座巨大的浴缸,泡澡配套不可缺少的几件法宝:香氛蜡烛、玫瑰花、泡泡球、和一杯葡萄酒。
如此沉浸30秒,甚至拥有了自己也能当一把“美酒配咖啡,一杯又一杯”的贵妇的错觉。
图源:小红书@了不起的水晶
除了管窥贵妇生活,沉浸式视频也不乏接地气的亚种。
比如沉浸式体验家政阿姨,跟着镜头把整个家里里外外打扫收拾一遍,严丝合缝地收纳每一件生活用品,看得处女座用户狂喜。
《全冰箱沉浸式收纳》
图源:B站Up主@Freya飞呀
甚至还衍生了许多奇怪的分支。
比如和博主 @大瑶同学remix 一起沉浸式追剧,聆听她用指甲盖敲击手边的ipad,打开刚点的麻辣烫外卖,伴随着剧情发展,发出开水般的笑声或者杀猪般的哭声。天涯共比邻,从此你又多了一个好闺蜜。
图源:B站Up主@大瑶同学remix
比如沉浸式学习,博主学了就是我学了,除了翻书的声音和圆珠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万籁俱寂,比高考考场还安静。
有这个学习氛围,四六级早就过了。
图源:B站Up主@EPIC没烦恼
还有人献祭了自己家的宠物猫,只为了让你感受一次沉浸式老鼠视角。有属鼠的网友感叹:已经开始害怕了。
图源:B站Up主@橘域网
如果沉浸式视频止步于此,那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离谱的是,“沉浸式”的概念在短视频的传播中,渐渐扭曲了自己原本的面貌。
当抖音博主 @羊毛月 在北大拍摄他的凡尔赛视频时,“沉浸式”这个网络热梗被送向另外一条曲径。
未名湖畔鸟语花香,他开始了柔声细语的沉浸式表演:“北大毕业证,我的; 北大学位证,硕士,我的;北大校友卡,我的。”
图源:抖音@羊毛月
搭配上夸张的面部表情,这条视频的抖音点赞量已有210万,“沉浸式凡尔赛”冉冉升起,成为新的模仿对象。从此之后,北大著名校友里算是抹不掉这页了。
这个视频开启了沉浸式的新纪元:与沉浸的本意背道而驰,相反,对方的凡尔赛在轻飘飘的语气里,显得愈发刺耳。
像冤家路窄一般,清华大学也紧随其后,博主 @张笑寒 仿照羊毛月,不仅晒出了自己的毕业证,还晒出了父亲的、祖父的毕业证,以及手边的一位清华在读博士男友。
图源:抖音@张笑寒
在这一轮热梗狂欢之后,“沉浸式”三个字甚至被官方采纳,从视听版ASMR,变成了“我想炫耀,你忍一下。”
至此,沉浸式视频中的“炫耀”被无限放大,在凡尔赛面前,沉浸与否已经无人在意了。网友也终于忍无可忍:怎么,北大清华是不能大声说话吗?
讽刺的是,在沉浸式视频里,人们不但无法沉浸,还越来越出戏、尴尬、不知所措。
直到沉浸式社死化妆出现,沉浸式的内卷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B站Up主 @嗯呐尤大拿 带着全套化妆品来到水上乐园化妆,录制过程中被泼水、被路人撞倒、被保洁阿姨把化妆品当作垃圾收走。
重点是她最后化了什么妆吗?当然不是,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化妆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小品。
沉浸式视频,就这样从升级版ASMR演变为一场民间行为艺术。
图源:B站Up主@嗯呐尤大拿
无利不起早。尝到流量甜头之后,千篇一律的网红出镜、套路剧本、拙劣演技,彻底搅乱了沉浸式视频的生态。甚至有网友总结了这套视频的三板斧:社死——偶遇帅哥——合影写真。
可以在办公室工位上沉浸式化妆,然后偶遇帅哥。
图源:抖音@烧酒栗子
可以在上海外滩沉浸式化妆,然后偶遇帅哥。
图源:抖音@美妆豆
可以在闹市的步行街路口沉浸式化妆,然后偶遇帅哥。
图源:抖音@美妆豆
可以在网吧沉浸式化妆,然后偶遇帅哥。
图源:抖音@叶欣壹
可以在相亲公园沉浸式化妆,然后偶遇帅哥。
图源:抖音@美妆豆
“不经意”闯入画面的男主角,与美女博主圆满地完成一出戏,最后再来一套影楼风大合影。但如果你也照猫画虎去闹市区沉浸式化妆,恐怕只会等到城管和罚款。
沉浸式变成一种影像形式,用来包装MCN公司粗糙的言情剧本。
电梯里也能拍沉浸式化妆,场地已经无法限制他们了
高度同质化的沉浸式视频涌入各个平台,观众只要看到“沉浸式”三个字便充满厌恶地划走。第一次看到也许感到新鲜,第三百次看到只会反感。
但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厌恶本身就是一种流量,流量制造了梗,而梗会带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参与者,由此,一个粗制滥造的闭环形成。
而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越看不惯的人越先开始反击。
图源:豆瓣
沉浸式变成爆款密码时,反其道行之的咆哮式视频,竟也被冲上了热搜。几个回合下来,分不清谁到底赚到了更多点赞。
但可以肯定的是,替大众发泄了情绪,就会得到投票。
抖音博主 @胡楚靓 在怒吼咆哮中化妆
这其中,我最欣赏的短片作品是“乞丐式回家”。他用恶俗对抗精致,狠狠地解构了一把沉浸式视频中的中产生活。
在“乞丐式回家”的视频里,你根本分不清这户人家到底是穷是富:拥有全自动窗帘和智能热水器却家徒四壁,打开冰箱只有一桶康师傅、一罐可乐和一袋双汇火腿肠。
图源:抖音@智能说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些沉浸式回家的中产博主们,以及他们拥有的富丽堂皇、物资充足的大house,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和摇晃的红酒杯。
图源:抖音@智能说
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沉浸式视频里的精美画面,只存在于少数人的生活里。而许多收看视频的用户,甚至未曾拥有一个安静整洁的书房书桌。
视频中那丝滑的、不带一丝褶皱的生活,就像一场精心制作的游戏画面。每一个点开视频的人近乎于VR游戏玩家,跟着视频博主的第一视角,沉浸式感受ta为你制作的场景。
图源:抖音@Rika_花花
沉浸式去住一次富豪的房子,沉浸式和学霸一起看书学习,沉浸式和美女一起化妆洗脸。
沉浸了这30秒,再滑到下一个30秒去。
在无数个30秒的循环之后,你会发现,曾经ASMR带来的疗愈微光已不复存在。
如果说原教旨主义的沉浸式视频是一片安静祥和的净土,那如今作为流量密码的沉浸式视频,摧毁了这片精神乐园。
沉浸式视频爱好者小刘告诉我,每当夜晚焦虑来袭、躺在15平米的合租房里辗转难眠时,她总会打开收藏列表里的沉浸式视频,去体验几分钟别人的生活,带着美好的幻想沉沉睡去。
那里有热气腾腾的炒菜声,收纳家居时的利落咯哒声,扣上眼影盒的清脆啪嗒声。看着这些精致优美的画面,小刘徜徉在一片独属自己的精神密闭空间。对她来说,这是目之所及性价比最高的解压方式。
然而,小刘和其他依赖沉浸式视频的观众也许还没发觉,“沉浸式”这三个字,在这场疯狂的传播过程中被滥用了。
其实,关于沉浸的本意,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著作《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就描绘过。
图源:百度
米哈里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被一股洪流引领着的心理状态”。人们在心流状态下最为快乐,这是一种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和所在情境的完全的投入和集中。越沉浸在某件事、某个游戏、某个视频中,你的感官就会屏蔽掉外界的干扰,达到忘我。
如果用热力学定律中的“熵”来参照,人的精神世界也有熵,当你的精神状态十分混乱时,你的“精神熵”就高;反之,当你沉浸在心流之中,大脑内的想法井然有序地被引领着,此时你的“精神熵”就非常低。
真正的“沉浸式”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的、玄妙的概念。观看者成为主体,拍摄者成为他者,我们借用了他者的视角,体会了一场又一场精神按摩,就像零成本的VR游戏,随时可以进入,也随时可以喊停。
安迪·沃霍尔在1964年拍过一部长达485分钟的无声电影《帝国大厦》,现在来看,就是最早的沉浸式视频。全片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镜头:帝国大厦。
如果换一种说法,这部“行为艺术电影”也可以被理解为:什么都不做,沉浸式和安迪沃霍尔盯着帝国大厦看8个小时。
简单来说,沉浸式世间万物,对于当代人来说,近乎一场有秩序有组织的灵魂出窍。我们着迷于沉浸式视频,无非是想在混乱嘈杂的生活中找到精神熵减的可能性。
焦虑和急躁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无法抹去的底色。每个人都在寻找平静的出口,这个出口可能是游戏、电影、也可能是一个3分钟的吃播视频。
沉浸式视频为你打开了第一视角,让你和主人公一起沉浸在他的世界里。
沉浸式视频,也许是不戴VR眼镜的一次零成本深度体验。
无奈的是,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违背了本意的声音邪教,让你的耳边愈加聒噪,博主们咂巴着口水吞咽螺蛳粉的声音,像噪音一样立体环绕在你的AirPods里。于是你又划向了下一个视频,企图寻找3分钟的解压与舒适,就这样无限循环。
当“沉浸式”不再是缓和焦虑的圣经,一场流量狂欢不可避免地降临。